然而,在所有的帝王中,有一个人的反应最为激烈,也最为痛苦。
那就是身处三国时代末期,正在白帝城养病的刘备。
当“刘禅”两个字出现在他面前那同样存在的光幕上时,刘备只觉得眼前一黑,气血翻涌,喉头一甜,差点一口血喷出来。他本就病重,此刻更是面色瞬间煞白如纸,冷汗涔涔而下。
“阿斗……”他嘴唇哆嗦着,发出微弱的气音。
他的儿子,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竟然是这神秘天幕第一个“盘点”的对象!而且,后面的称号是“蜀汉后主”、“安乐公”!
后主!安乐公!
这两个称谓像两把淬毒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刘备的心脏。这意味着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蜀汉……亡了!他的儿子,成了亡国之君!还得了这么一个带有耻辱意味的封号!
“不……不可能……”刘备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的痛苦。他一生颠沛流离,奋斗半生,才有了如今这片基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匡扶汉室,将这份基业传承下去。可现在,这天幕却告诉他,一切终将成空,他的儿子,会成为亡国之君!
他心如刀绞,既怕家丑外扬,被天下人耻笑,被那些看着天幕的其他时代帝王,尤其是他老刘家的先祖们鄙视;又怕这天幕所言是真,那他一生的奋斗岂不都成了笑话?
同时,在他内心最深处,也涌起一丝极其微弱、近乎绝望的希望:“盘点……会不会……会不会有什么转机?或者,这只是……只是‘魔改’的版本?”他死死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幕,既恐惧又带着一丝病态的期待,等待着接下来将要展现的内容。他身边的诸葛亮、李严等托孤大臣,也都是面色凝重,神情复杂地看着天幕和刘备,殿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尤其是刘备心胆俱裂之际,天幕光华流转,画面开始浮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混乱惨烈的战场。烟尘弥漫,火光冲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伤者哀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人间地狱般的景象。镜头聚焦处,一面“赵”字大旗尤为醒目,旗下有一员白袍银甲的将军,手持长枪,胯下白马,正在万军从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军人仰马翻,无人能挡!
“好一个猛将!”
几乎是同时,不同时空的帝王们,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武艺高强或欣赏勇武的,如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朱棣、康熙等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
画面中,那白袍将军怀中似乎护着什么,行动间尤为小心。他杀透重围,浑身浴血,却依然目光坚定,勇往直前。旁白字幕适时出现:【当阳长坂,赵云赵子龙,七进七出,于曹操百万军中,救出幼主刘禅。】
“赵子?!”李世民眼中闪过激赏之色,“果然是万夫不当之勇!忠勇可嘉!”
朱元璋也难得地点点头:“是条好汉子!够忠心!”
康熙亦赞道:“于百万军中救主,古之恶来、樊哙亦不过如此。”
画面一转,赵云终于杀出重围,来到一座小桥边,将怀中襁褓递给了早已在此等候的刘备。刘备接过孩子,看到孩子正在酣睡,脸上却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
就在这时,刘备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观看者都愕然的举动!他接过孩子,看了一眼,然后猛地将孩子往地上一扔!
“啊?!”
“这是作甚?!”
“疯了吗?!”
惊呼声在各个宫殿响起。
刘邦看得目瞪口呆:“这……这刘备搞什么名堂?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儿子,咋给扔了?虎毒还不食子呢!”他挠着头,很是不解。
画面中,赵云连忙上前,从地上抱起啼哭的婴儿,跪地泣道:“主公何故如此!”
只见刘备也流着泪,扶起赵云,痛心疾首地说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看到这里,诸位帝王瞬间明白了刘备的用意。
李世民微微摇头:“收买人心之术罢了。看似爱将,实则……对其子未必真有多少舐犊之情。此举虽能得将士死力,却也显得刻薄寡恩。”他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们,虽然也有不满和猜忌,但断然做不出当众摔子的举动。
朱元璋撇了撇嘴:“哼!假惺惺!为了拉拢手下,连亲儿子都利用。皇帝做到这份上,也是够窝囊的!咱要是手下有赵云这样的忠勇之将,只会加倍赏赐,用得着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赵匡胤也皱眉道:“此举不妥。大丈夫恩威并施,何须作此小女儿态?”
刘邦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演戏给赵云看的?啧啧,这刘备,有点意思,心眼不少。不过……对自己儿子好像是真不咋地。”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身处白帝城的刘备,看到天幕重现自己当年摔阿斗的一幕,一张老脸顿时涨得通红,尴尬无比。尤其是听到其他时空帝王(虽然听不到具体声音,但能从天幕下方滚动的、代表性的评论弹幕或文字中看到大意)毫不留情的评价,更是羞愧难当。他当时确实是情急之下,想要以此举收拢赵云之心,巩固君臣情谊,却没想过千年之后会被如此“公开处刑”。他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诸葛亮等人,只见他们也是神色各异,想必心中也在评判吧。刘备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天幕画面再次切换,场景变成了一座肃穆的宫殿,病榻之上,一人形容枯槁,气息奄奄,正是刘备。床边,站着一位羽扇纶巾、面容凝重的文士,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白帝城临危托孤】字幕浮现。
只听病榻上的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气若游丝地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什么?!”
“君可自取?!”
所有观看的帝王都为之震动。让臣子在自己儿子不行的时候,取而代之?这是何等的信任?还是何等的试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