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诸天游之我爸赵立春 > 第二十六章 钟小艾
换源:


       京城中央党校的秋天总是格外宁静。

校园里的银杏叶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随风飘落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苏杭坐在宿舍的书桌前,窗外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斜斜地洒在桌面上,照亮了他正在研读的《新时期领导干部素养》。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断了苏杭的思绪。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党校教务处的号码。

“苏市长,您好!校门口有两位同志找您,说是中纪委的。”电话那头的声音礼貌而克制。

苏杭微微皱眉,中纪委?

他在脑海中快速检索着自己最近接触过的项目和人员,确认没有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后,才回答道:“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苏杭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和西装外套。

镜子里的男人三十五岁,面容端正,眼神沉稳,正是仕途上升期的黄金年龄。

作为如今的吕州市长,即将上任的吕州市委书记,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关注。

党校主楼前的广场上,一对穿着得体的夫妇正站在喷泉旁等候。

男子约莫三十多岁出头上下,身材挺拔,面容刚毅;女子看起来年轻靓丽一些,气质干练,眼神中透着遮掩不住的聪慧。

苏杭第一时间就是认出了来人,没想到竟然是侯亮平和钟小艾。

“您好!请问是你们找我吗?”苏杭走上前,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苏市长,您好!”男子主动伸出手,“我叫侯亮平,这位是我妻子钟小艾,我们都在中纪委工作。”

苏杭迅速在记忆中搜索这两个职位。

侯亮平,中纪委第八监察处副处长;钟小艾,案件审理室主任。

都是中纪委年轻有为的骨干力量。

“原来是侯处长和钟主任!幸会!幸会。”苏杭握住侯亮平的手,力道适中,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疏离,“一直听闻高育良书记有位高徒,没想到会在党校遇见二位。”

钟小艾微微一笑:“我们刚好来党校参加一个短期培训,听说苏市长也在这里学习,就冒昧前来拜访了。”

“苏市长,我们久仰您在吕州的工作成绩。”侯亮平接过话头,“特别是您在开发区建设中的创新思路,连我们中纪委的领导都赞不绝口。”

苏杭心中一动。

吕州半导体城是他一手推动的项目,也算是他政绩的重要体现。

但中纪委的关注让他本能地警觉起来,是单纯的赞赏,还是另有所指?

“侯处长过奖了,那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苏杭谦逊地回答,同时观察着两人的表情变化,“如果二位不嫌弃,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党校后门的茶室环境不错。”

“那太好了。”钟小艾看了看手表,“正好快到午饭时间,不如我们请苏市长吃顿便饭?也算是尽地主之谊。”

“这怎么好意思……”

“苏市长就别推辞了,”侯亮平爽朗地笑道,“我们可是专门来向你取经的。”

就这样,三人来到了党校附近一家不起眼但口碑很好的私家菜馆。

包厢里,服务员上完菜后轻轻带上了门。

“苏市长,”侯亮平给苏杭斟了一杯茶,“听说您这次党校学习结束后,就要正式出任吕州市委书记了?”

苏杭点点头:“组织还没有正式的任命!一切还都说不准。”

“吕州可是咱们汉东省的重要城市,”钟小艾夹了一筷子清蒸鱼放在苏杭面前的碟子里,“特别是半导体城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省和全国的标杆。苏市长在副市长任上就能推动如此大的项目,实在是令人佩服。”

苏杭敏锐地注意到,钟小艾在提到半导体城时,侯亮平的眼神有一丝微妙的变化。

只见苏杭放下筷子,决定主动出击:“半导体城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特别是赵立春书记的大力支持。”

提到赵立春的名字,包厢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侯亮平与钟小艾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逃过苏杭的眼睛。

“赵书记在汉东的工作确实是有目共睹,”侯亮平语气平稳,“不过听说他很快就要调任中央了?”

“是的!赵书记为汉东地区服务多年,也该有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了。”苏杭回答得滴水不漏。

同时在心里快速分析:中纪委的人为何对赵立春的动向如此关注?

午餐在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结束。

临别时,侯亮平主动与苏杭交换了联系方式:“苏市长,以后有机会多交流。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需要地方同志的支持。”

“一定一定。”苏杭握着侯亮平的手,感受到对方手掌传来的力度,“欢迎侯处长和钟主任有机会到吕州考察指导。”

目送两人离开后,苏杭站在路边,秋风吹动他的衣角。

这次看似偶然的会面,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中纪委的人不会无缘无故接触一个即将上任的地级市委书记,特别是在赵立春即将调离汉东的敏感时期。

回到宿舍,苏杭立刻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帮我查一下中纪委侯亮平和钟小艾的详细背景,特别是他们最近经手的案件。”

挂断电话,苏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党校主楼上的国旗在风中飘扬。

他隐约感觉到,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汉东省的上空酝酿。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2009年初春。

苏杭顺利结束了中央党校的学习,正式被任命为吕州市委书记。

至于原吕州市委书记刘开河因为年龄的原因,被组织部安排去了省政协。

与此同时,原省委书记赵立春调任中央某部委,汉东省迎来了新的省委书记许匡杰。

也就是《人民的名义》原剧中有少量介绍的空窗期,在这个空窗期里的这位可是很低调的。

但是在苏杭看来,这位低调的王者才是最恐怖的。

原剧中一定是在任期察觉了赵家在汉东的势力,这才会安排来继任者沙瑞金反腐。

就连李达康也是被扶正成为京州市委书记兼省常委,祁同伟还是突破苏杭的打压成为了公安厅厅长。

上任第一天,苏杭就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氛围。

市委大院里的工作人员比往常更加谨慎,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

秘书小张告诉他:“苏书记,听说省委新来的许书记作风很特别,上任一周了,除了必要的会议,几乎不见任何地方干部。”

苏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种反常的低调,要么是性格使然,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一周后,苏杭接到了赵立春的电话,让他立刻前往省城京州一趟。

在赵家位于京州的别墅里,已经调任中央的赵立春依然保持着省委书记的气场。

“小杭,坐。”赵立春指了指书房里的红木椅子,“吕州的工作还顺利吗?”

“还算顺利,爸。”苏杭恭敬地回答,“不过新来的许书记……”

“许匡杰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和他们家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赵立春打断了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你先看看这个。”

苏杭接过文件,发现是一份关于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李达康在任期间的各种“问题”,从工作作风到经济往来,事无巨细。

“爸,这是……”

“李达康这个位置,很重要”赵立春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等到你在吕州干满一年后,我会安排你接替他的位置。”

苏杭心头一震。

京州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这意味着他将直接进入汉东省权力核心。

但这份调查报告的来源和真实性却让他感到不安。

“爸,许书记最近的行事风格很特别,我担心……”

“担心什么?”赵立春不耐烦地摆摆手,“许匡杰不过是来过渡刷履历的。汉东的天,变不了。”

看着自己的父亲自信满满的样子,苏杭欲言又止。

他想起了侯亮平和钟小艾,想起了中纪委对吕州半导体城的关注,想起了许匡杰反常的低调。

种种迹象都表明,事情可能没有赵立春想的那么简单。

“对了,”赵立春突然想起什么,“吕州半导体城的汉芯国际扩建项目,最近没什么问题吧?”

苏杭心头一紧。

半导体产业城是他在吕州的最大政绩,也是赵家利益网络的最重要节点。

“一切正常,三期工程已经完成百分之八十了。”

“很好。”赵立春满意地点点头,“那个项目真的很重要,你要盯紧点。我们赵家的前途都在这个项目上了。”

离开赵家别墅时,天已经黑了。

苏杭坐在车里,望着窗外京州的夜景,思绪万千。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苏书记,方便见面聊聊吗?钟小艾。”

苏杭盯着这条短信看了许久,最终回复道:“钟主任何时有空?”

对方很快回复:“明天下午三点,京州大学图书馆。”

苏杭自然是搞不懂钟小艾的真实目的,不可能相信是自己的魅力所致,所以只可能是京城的那帮大佬开始行动了。

……

第二天下午,苏杭如约来到京州大学图书馆。

在古籍阅览室的角落里,他看到了正在翻阅资料的钟小艾。

“钟主任好雅兴。”苏杭在他对面坐下。

钟小艾合上书本,微微一笑:“苏书记果然守时。听说您最近升任吕州市委书记了,恭喜。”

“钟主任消息灵通。”苏杭不动声色,“不知今天约我来,有什么指教?”

钟小艾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推到苏杭面前:“苏书记不妨先看看这个。”

苏杭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张照片和银行流水记录。

照片上是他熟悉的吕州半导体城的工地,而银行流水显示的却是几个离岸账户的资金往来,金额之大令人咋舌。

“这是什么意思?”苏杭强压住内心的震惊,声音依然平稳。

“苏书记,”钟小艾直视着他的眼睛,“您在吕州的时间不长,但足够了解半导体城的真实情况。这些资金流向,您真的不知情吗?”

苏杭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念头。

吕州半导体城的财务一直由赵立春的亲信把控,他虽然挂名项目总指挥,但对最隐秘的资金运作并不完全清楚。

毕竟自己看的还是整体效果,为了成绩,苏杭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现在这些证据摆在他面前,意味着什么?

“钟主任,”苏杭缓缓合上文件夹,“如果这些资料属实,确实值得关注。不过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单独约我谈这件事?”

钟小艾的目光变得深邃:“因为我相信,苏书记是个明白人。汉东的天,要变了。”

“钟主任,在我眼里,最重要的还是吕州的整体和全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至于里面有多少特殊的勾当真的是不重要。”

“苏书记,你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

“当然!我只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标准,至于其他人……那是你们纪委部门的工作。”

“……”此时的钟小艾傻眼了,万万没想到苏杭会这样回应。

离开图书馆时,苏杭的手心全是冷汗。

钟小艾的话像一把利剑,直指汉东省权力核心。

而更令他不安的是,赵立春对此似乎毫无察觉。

回到吕州的路上,苏杭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继续对半导体城的隐秘情况视而不见。

无论即将到来的风暴有多大,他都必须提前做好隔离带。

车窗外,春天的阳光明媚耀眼,但苏杭知道,在这明媚之下,暗流正在涌动。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