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1980:我的商城来回互通啊! > 第48章 敢不敢跟我打个赌?
换源:


       会议结束后,孙总工程师把徐年单独叫到了他的小办公室。

“徐年同志,”孙总工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少,“这次,你做得很好。”

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技术文件,放到徐年面前。

“这是我们目前攻关项目中,遇到的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关于一种新型合金材料的低温脆性问题,小组里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你……有没有兴趣挑战一下?”

徐年看着那份文件,还没等他开口,办公室门口传来吴博文带着几分怨毒和不甘的声音。

“老师,这种难题,还是交给我们这些有理论基础的人吧!别让某些连基本原理都搞不清的人,白白浪费项目资源!”

他斜睨着徐年,嘴角挂着冷笑:“我倒要看看,他这野路子,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孙总工交给徐年的,确实是块硬骨头。

项目里一种关键的特殊合金材料,在特定的热处理工艺环节,始终无法突破瓶颈。

要么是处理效率低得像老牛拉破车,要么就是处理出来的材料性能,离设计指标差着十万八千里。

小组里的几位老专家,为了这事儿,胡子都快揪秃了,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试验做了一轮又一轮,全都铩羽而归。

“哼,这回我看他徐年还怎么蹦跶!”

吴博文在私底下,没少跟相熟的几个年轻研究员散布风凉话,“孙工这摆明了是想让他知难而退!一个从工厂车间混出来的,真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天才了?”

办公室的马主任也恰好在走廊碰见了徐年,皮笑肉不笑地关心”道。

“小徐啊,孙工交给你的任务,可不轻松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别太冒进。万一……我是说万一啊,实在不行,就早点跟孙工提出来,也别耽误了整个项目的进度,你说是不是?”

徐年嘴上应着“谢谢马主任提醒”,心里却把这些人的嘴脸看得一清二楚。

他没有急着动手,而是把自己关在资料室里,一头扎进了那堆积如山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里。

白天啃那些老资料,晚上,他就悄悄溜进系统商城。

“系统,给我来一份2025年最全面的《特种合金材料热处理工艺学》和相关的《先进冶金理论及应用》!”

【叮!资料已兑换,积分已扣除。】

海量的信息瞬间涌入脑海。

徐年发现,这个时代的专家们,确实经验丰富,但思路明显受限于当前的理论水平和设备条件,有点钻牛角尖了。

而系统资料里的一些在2025年已经算是基础,但在这个时代却堪称超前的材料学微观理论和工艺过程精密控制模型,恰好能给眼前这个难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方向。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几天后的小组技术研讨会上,徐年石破天惊地提出了自己的全新热处理方案。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徐年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讲解棒。

“我研究了之前的实验数据和合金特性,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全新的‘分段阶梯式控温’结合‘高纯惰性气氛动态平衡保护’的工艺方案……”

他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像炸了锅。

孙总工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他第一个开口,声音带着几分严厉。

“徐年同志,你这个方案,听起来太过理想化了!分段控温,对现有设备的精度要求极高,我们根本达不到!还有那个什么动态平衡保护,理论依据是什么?风险太大了!”

吴博文像是终于逮着了机会,猛地站了起来,指着徐年,声音尖锐刻薄。

“孙工,我看他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方案,纯粹是异想天开!纸上谈兵!什么分段控温,什么气氛保护,听都没听说过!”

“他一个连热力学基本定律都未必搞得清楚的工人,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浪费我们宝贵的科研资源!”

其他几位老专家也纷纷摇头,窃窃私语。

“这方案太冒险了,一步走错,整炉材料都得报废。”

“是啊,听着就不太靠谱,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

会议室里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徐年站在那里,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挺直了腰杆。

“孙总工,各位老师,”他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

“我的方案并非空穴来风。关于分段控温的精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加热炉进行局部改造,增加多点测温和反馈控制模块来实现。至于惰性气氛动态平衡保护,其理论基础是基于……”

他从合金的晶相转变动力学,一路讲到气氛成分对材料表面氧化、脱碳的影响,再到具体工艺参数的设定依据,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那份与其年龄和工人身份极不相符的深厚技术功底,让在场不少人暗暗心惊。

吴博文几次想插嘴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徐年讲的那些东西,有些他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工程师,突然开口了。

“孙工,我看小徐同志这个方案,虽然听起来大胆,但他的推导过程,非常严谨,并非毫无根据。”

陈工程师推了推眼镜,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创新,总是在不断尝试和突破中产生的。我们搞技术的,不能因为一个方案看起来不合时宜,就轻易否定它。”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我建议,是不是可以给小徐同志一个机会,让他进行小规模的试验验证一下?”

吴博文一听这话,急了:“陈工!这怎么行!万一试验失败,浪费的材料和时间算谁的?!”

他转向徐年,眼神里充满了挑衅:“徐年!你敢不敢跟我打个赌?要是你的方案失败了,你必须当众承认自己是胡说八道,并且立刻退出我们攻关小组!”

徐年迎着吴博文的目光。

“好啊。”他干脆利落地回答。

“那如果我的方案成功了呢?吴研究员,你是不是也应该为你之前的武断和偏见,向我,也向科学,道个歉?”

“你!”吴博文没想到徐年敢接招,还反将一军,气得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