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叶的参鸡汤效果立杆见影。
这几天老太太就已经能不用老慕的搀扶下出来走走了。
这天沈长安和闻老太太在一起晒太阳,看着老太太头发上都出长虱子了:“干妈,头上都长虱子。”
“唉,大病一场,想洗澡都做不到,现在是一点力气都提不起来,你老慕叔也没有力气帮忙,只能忍一忍。”
沈长安说道:“干妈,我去烧水,待会儿我过去求那边知青院的女知青过来帮忙给您老洗洗头?”
老太太怕麻烦别人,又非常的心动:“这行吗?”
“我去问问。”
沈长安走到了知青院,正好看见蔡小婉在院子中洗衣服,“就你自己吗?他们都不在?”
“张国栋、岳前卫他们去公社老乡那边,张美霞她们几个本地的好像是回市里去好几天了,现在就我和周玉玲在,有事吗?”
“有点事,想求你帮忙,闻老太太前段时间不是生病吗,现在体力也还很虚弱,可是头发生虱子了,我烧了水,想求你帮忙给老太太洗洗。”
“闻老太太?是那个老右。”
“嗯,现在我认她老人家做干妈了。”
“嗯?你家美辰呢?”
“来月事,沾不得水,她回红卫屯知青点,这两天都没过来。”蔡小婉一怔,随即脸红了起来,毕竟这年代毫无顾忌地说这些话,还是有些出格。
“不白帮忙,我请你吃饭,再给两斤精米。”沈长安双手合什,一副恳求蔡小婉的姿态,这时周玉玲听到吃饭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看向沈长安。
蔡小婉瞥了一眼,答应了:“好吧,走吧。”
沈长安和蔡小婉走进了院子,沈长安说道:“我把烧好的水提到老太太屋里,这就拜托你帮忙了。”
蔡小婉点点头:“这有啥。”
闻老太太很高兴,却不忍的说道:“好孩子,干娘就只会拖累你的。”
沈长安满不在乎地说道:“嗐!我和老慕是兄弟,没什么拖累的。”
老慕狠狠的锤了下沈长安:“小兔崽子,没大没小!”
“咱们兄弟相称,和干娘各论各的。”蔡小婉也捂着嘴笑着身子都抖个不停。
老太太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老太太笑完后说道:“我已经有十年都这么没笑过了……”
沈长安又去队里的供销点买了一包六六粉回来,让老慕等她洗完后撒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因为要请小婉吃饭,沈长安蒸了一大锅白米饭。
拿上弹弓去屋后的松树岗子里走走做做样子。
没想到还真有收获。
在靠近林子边上的松树上,用空间收了两只挺肥美的灰狗子。
灰狗子,又叫灰鼠,就是松鼠。它们一般冬夏早晨在外面活动,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一般就回窝了。
所以,要想打松鼠,需要起早上山。
但是今天这两只灰狗仔遇上了不讲武德的,人家已经在窝里了还被抓。
回到家里,沈长安利索地将两只松鼠开膛掏出内脏,清洗干净后,用刀剁成两半,把大骨剔掉。
又调了个面糊,把肉用盐抓了个底味。
起锅倒入花生油,下入松鼠肉炸至焦黄,控油后,放入几个辣椒段和一把小根蒜头翻炒,随后又加入酱油、盐调好味道,加了一瓢水煮上十多分钟,外焦里嫩,伴随着一股子松子清香,一锅喷香扑鼻的炖灰鼠肉出锅了。
刚好,蔡小婉这边也收拾好,招呼她过来开饭。
简单的一道菜,外加蒸熟的米饭,小婉吃得有滋有味:“长安哥,你会打猎可太好,天天都能吃好吃的。”
“还行,主要是我也爱搞这些。”
沈长安端了一大碗米饭给老慕,就看见他捂着肚子,为了舒服点,他找了个枕头顶在胃部。
龇牙咧嘴的坐在灶旁:“老慕,这是吃坏了东西?”
“胃疼的厉害。”老慕皱眉说道。
“老毛病了,以前我还能上山能采点草药,现在只能捱着。”闻老太太说道。
正吃着饭呢,只听六斤叔在院里高叫:“长安!长安!”
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快,长安,去帮帮忙。”
“咋地啦?”
“老吴叔一家子在核桃沟捡果子,结果没看到后头来了一只黄毛子,不知怎么地疯了似的就追着他们家人就撵,老吴叔老吴婶俩被撵上树,他闺女腿脚快跑下山来喊人。”
“赶巧民兵队今天进山打靶训练还没回来,支书让我过来喊人帮忙,没想到知青院里也没人。”屯子之间,别说有人求救,就即使普通人听见求救了,只要能做到,都会顺手帮忙。
“黄毛子?我也没个家伙什,怎么对付它?”沈长安全部的家伙什只有一把弹弓外加侵刀和一柄生锈的手斧。
对上野猪,以前那也只有逃的份,这也是他明知二道岭后就有野猪,也不敢靠近的原因。
现在有空间了,可是也不能在人前显圣啊。
六斤叔有自知之明:“我这有把6号枪挂管,但我的眼睛不好,枪法不行。”
6号枪挂管,挂半自动的枪管,这枪的最大缺点是不能连发,每击发一枪,就得迅速退弹壳出来,再重新装填。
枪的射速慢,老猎手即便是拿着这枪,遇见大型猛兽也不敢对上去。
沈长安从六斤叔手里接过枪,拉了拉枪机,检查了一下,打开枪把子,六斤叔掏出三发子弹递了过来。
沈长安将一发子弹塞入枪膛,剩下的两发被沈长安攥在手里。
他们知青到夏兰县下乡,因为和苏修隔江相望,所以全部都进行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熟练掌握射击技能是每个知青都能做到的。
合上枪机,子弹上膛,沈长安取了侵刀和斧头,将挂在墙上的绳子往肩上一背。
闻老太太焦急地说道:“长安,自己要小心!”
“哎。我知道干妈。”沈长安答应一声,就出了门。
快步就往岗子上走,六斤叔紧忙跟上。
六斤叔怕沈长安不知道具体位置,焦急地说:“就顺着后山的这道小路,一直往里走……”
“核桃沟我知道地方,那猪有多大?”
“老吴闺女说是头黄毛子,怕有百来斤。”
核桃沟离屯子不远,俩人一路紧赶,花了差不多不到半个小时,六斤叔领着沈长安到了核桃沟外边。
就只见支书张德胜和屯长李永太带着三个年纪大的村民吭哧吭哧的前边赶路,他们五个人手里只有一把老套筒和一把鸟铳。
一见到六斤叔只带了一个沈长安,屯长李永太顿时脸色垮了下来:“怎么就一个人?其他人呢?”
“知青点都没人了。”六斤叔答道。
“这帮瘪犊子!”屯长李永太骂道。
“核桃沟都是石头,树不多,不好隐蔽,我走的快,我往岗上走,你们顺着沟底下走上来。”沈长安和支书张德胜说了一句,也没看其他人,就匆匆的走了。
支书张德胜高声喊了一句:“沈知青,千万小心!”
去年沈长安逮着屯长的小子揍了一顿,屯长后来在分粮和记工分的事上拿捏沈长安,也被沈长安捶了一顿,所以俩人见着也不打招呼。
屯长李永太的脸上不怎么好看。
没有着急入沟,沈长安选择往山脊上往下走。六斤叔见状,也赶忙跟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