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合战罢,骤雨初歇。
龚美辰觉得沈长安哪都好,就是需求太旺盛了,这又爱又怕的感觉她已经有些承受不住了。
一大早。
睡死了的龚美辰怎么都叫不醒,沈长安只好留了个纸条,又独自就进山了。
十月的山林里早上温度回升慢,就他自己一个人,进山走得快,太阳快爬上山顶时,沈长安就已经来到了二道岭。
在山里转悠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一无所获。
今天好像是要跑空了,看着时间也不早,只好转头准备下山回去,一路上一直小心聆听着周边各种声响,终于听到了桦树林子深处传来了一阵极轻的唧唧叫声。
他马上就判断是他在山里寻找了许久,翻遍了二道岭,都不见踪影的飞龙。
飞龙很警觉,它是会飞的。
飞龙又叫花尾榛鸡,秋末至冬初,母鸟会带着雏鸟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有时成员数量可达五六只,多时甚至超过十来只。
现在只听到声音还没看见东西,沈长安只能循着声音放轻了脚步,慢慢靠近去寻找方向。
“啪”的一声,沈长安脚下踩到了一个枯枝发出了声音。
被突然出现的异响惊动,在丛林中觅食的飞龙,果然在地下惊跑,拍打着翅膀正要飞起。
沈长安一念之间,将这一窝的飞龙悉数收进了空间,好家伙,这一下就找到了六只飞龙!
大丰收!
沈长安空着手绕路回到了前进屯的时候,整个屯子看上去安安静静的了无生气,一些下地干活的人大都还没回家。
沈长安特地拐到了六斤叔家里,想请他帮自己问问村民,买些白菜萝卜囤起来过冬。
“六斤叔。”沈长安在屋外喊了一声。
“长安来了!”六斤嫂笑着从屋里走了出来。
“你这是从哪里来啊?”正在院中修理农具的六斤叔笑着问了句。
“去二道岭上转了转……”
看了看屋里:“六斤婶,咋没看到国庆、国防他们兄弟几个啊?”
六斤婶结婚六年生了四个儿子国庆、国防、国强、国栋四兄弟,在屯子里牛气哄哄的,养活四个儿子也把六斤叔的腰压的低低的。
“嗨呀,谁知道这会儿又哪淘去了。”六斤婶笑着说道。
现在四个儿子的年龄都在十一二岁间,每天窜低爬高的正是淘的时候。
“六斤婶,我想辛苦你问问,买点大白菜大萝卜囤起来。今年知青菜地都荒了,得囤些过冬的秋菜。”沈长安说道。
“行啊,我问问,大白菜今年代销点收购就是三分,萝卜两分。你要多少斤?”
“大白菜100斤,萝卜50斤吧。”
“这点菜哪还要去哪儿问啊,这点菜我家就有多的啊,下午让你六斤叔拉你马号去。”六斤婶笑着说道。
“六斤婶,钱您点点,那我先赶紧回去把地窖清清。”沈长安连忙把钱算好递了过去。
“别忙着走啊,都到家里了,中午肯定得在家里吃饭啊!”六斤婶见状,有些急了,连忙去拦沈长安。
“六斤婶,改天再说,我刚搬下山来,马号的那个菜窖常年不用,还有不少事儿要忙一下……就不耽搁了。”沈长安笑着摆摆手,赶紧往前走。
这年月谁家都不宽裕,特别是六斤叔家有四个淘小子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六斤叔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回到院子里,屋里龚美辰留了纸条,昨晚的衣物褥子垫被都搞湿了,她把东西带回红卫屯去洗,明天才回来了。
想到空间里的那六只飞龙,沈长安烧起了灶火,用大铁锅烧了水,先把大米饭蒸上。
从空间中抓了一只出来,收进空间后确实是不能存活物的,但是物体本身还保持了新鲜度,从空间中拿出来的飞龙还是温热的。
将飞龙放了血,找个破木盆,倒了烫水,将飞龙拔毛处理,仔细打理干净后,沈长安做在门口抽烟等着饭熟。
又出门去转了一圈,在附近老乡的菜地里薅了一小把葱回来。从屋里找出了一把口蘑,浸泡清洗干净。
米饭蒸熟后,将米饭盆子移到了小锅,将飞龙放入开水中氽过一遍,再放入一锅汤中,加入口蘑、葱、姜片。
用小火慢慢的煮,直到飞龙煮的烂乎,然后将飞龙和口蘑捞出,放入碗中。
也没有其他配料,公社的供销商店里没有味精也没有胡椒,只在汤中加了一点点精盐,汤烧开后浇在碗中。
这整个过程中,沈长安小心翼翼地掌控火候,火不能太大,汤保持着微开,否则会飞龙肉没有烂就把汤先烧干了。
沈长安先端了一碗汤和一些肉给老太太喝。
今天老太太的气色不错,精神头有了很大的改观,上午老慕扶着老太太走了一圈,甚至到马厩院子外面都去站了一小会儿,看着沈长安端来的肉汤,老太太微笑着说道:“孩子,我吃不了这么许多,昨天的鸡汤都还剩了些。”
沈长安说道:“哪怎么行?!你一定要多吃一些,才能尽快恢复体力。”
老太太笑着说道:“好的。”
然后沈长安搬了个树墩出来当椅子,坐在院子中,望着远处的山景,慢慢的喝着飞龙汤。
汤色清淡,瓷碗中缀着点点葱末,看着就平平无奇的样子,但一股鲜味扑鼻。
正是应了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加工方式。
飞龙肉,天下至鲜。
沈长安一直吃到最后,连汤都喝得一滴不剩。
这才是正宗的东北名菜啊!
沈长安忽然想起前世的小女儿问,为啥东北菜连八大、十大菜系都排不上啊,沈长安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现在他明白了。
那是因为东北菜的原料来源不可靠不可控,到后来更是完全失落了。
你想想,相声《报菜名》的前两样“蒸熊掌、掌鹿尾……”你以为是为了报着合辙压韵的吗?
1983年举办了全国首界烹饪大赛。
当时,各大菜系的大师云集,最终,沈阳鹿鸣春刘敬贤大师制作的造型奇特的“兰花熊掌”,一举夺冠!
这是一道满分菜肴,是公认的东北菜。
熊掌啊!
所以说东北菜在九十年代以后就完全没落了,不是没有原因。
那是因为东北菜的主要原材料都很刑啊!
单拿小鸡炖蘑菇这道菜来说,它的原型应该叫——飞龙炖口蘑。
后来,打了飞龙是要进去踩缝纫机的,就把这道菜的原料改了,叫山鸡炖榛蘑。
再后来,连山鸡也不让打了,改成了小鸡炖蘑菇。
可笑那帮不知道来由的还在大肆宣传,什么小鸡炖蘑菇这道菜讲究的原料要用走地鸡、大公鸡、老母鸡。
不能烧煤!还啥讲究用啥柴火灶、铁锅炖。
最后,直至东北菜堕落到铁锅炖一切!大酱蘸一切!
呜呼!悲哀!
狗屁不通!啥都不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