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别浪啊,我的哥 > 第二章 烤肉差强人意,投壶会躲之不及
换源:


       午时已过,智宵觉得自己快饿成一张风干的肉脯了。

他瘫坐在冰凉的席子上,有气无力地支着下巴,目光呆滞地望着门外。早上的那点小米饭和水煮豆子,连带着那块硬邦邦的肉干,在他胃里早就消化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虚和对现代美食的无限怀念。

火锅、烧烤、小龙虾、麻辣烫、奶茶、可乐……打住!不能再想了,再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而且这个时代,想屁吃呢?

他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中午那顿“特意嘱咐过”的烤肉。虽然调料只有盐和花椒,但好歹是肉啊!而且是烤的!只要别烤得像早上那块肉干一样能当凶器使,他就谢天谢地了。

“公子,午膳备好了。”阿旁的声音适时地在门外响起,简直是天籁之音。

“快!快呈上来!”智宵几乎是弹坐起来,眼睛都亮了几分。

两个小仆抬着一个稍大些的漆案走了进来,恭敬地放在智宵面前。漆案上摆着几样东西:主食依旧是一陶碗黍米饭,黄澄澄的,看着比早上的小米似乎要好点;一小碟腌菜,颜色鲜亮了些,大概是新腌的?一碗清汤,里面飘着几片菜叶子;然后,就是主角——一只陶盘里,堆着几块大小不一、烤得滋滋冒油的肉块!

智宵的目光瞬间被吸引,那烤肉颜色呈焦褐色,边缘带着些许炭黑,但大部分看起来还算正常,能闻到浓郁的肉香,夹杂着花椒特有的麻香和盐的咸味。

“嗯,看着还行。”智宵矜持地点点头,心里却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拿起案上摆着的一双……呃,应该是筷子吧?两根细长的,上端雕刻着繁复纹饰的青铜小棍。他笨拙地夹起一块烤肉,凑到嘴边。

“嘶……烫!”肉块刚出炉,热气腾腾。他小心地吹了吹,咬了一小口。

外皮确实有点焦,带着炭火的微苦,但内里的肉质……嗯,还算嫩!虽然跟现代精心腌制、调味的烤肉没法比,可能是屠宰或保存方式的问题,带着一股子轻微的土腥味,但比起早上那块干硬的肉,这简直是人间美味了!盐和花椒的味道很直接,甚至有点过重,但配合着油脂的香味,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庖人手艺不错,知道烤嫩点。”智宵一边大口的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对旁边的阿旁说道,算是给了个肯定。

阿旁憨厚地笑了笑:“是公子您吩咐得好,庖人特意用了小火慢烤,还一直刷着油脂呢。”

“算他用心了。”智宵又夹起一块,大口咀嚼起来。虽然依旧怀念现代的烧烤调料,但此刻能吃到这样一份热乎乎、香喷喷的烤肉,已经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操蛋时代的一丝“善意”。

就在智宵埋头苦吃,努力忽略那碗看着就没食欲的黍米饭时,阿旁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一丝提醒的意味:“公子,您看……这午膳也用得差不多了,申时的投壶会,可不能耽搁了。大公子那边……”

智宵夹肉的动作一顿,脸上的表情瞬间垮了下来。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该死的投壶会!

“我头还有点疼。”他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揉了揉太阳穴。

阿旁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公子,这……大公子特意交代了,说今日有赵氏、韩氏的几位公子也在,让您务必过去……”

赵氏?韩氏?

智宵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未来要联手灭了智氏的其中两家吗?让他们家的人来参加智氏举办的活动?他那个便宜老哥智瑶到底在想什么?示威?拉拢?还是单纯地想炫耀一下?

不管是哪个,都意味着麻烦。智宵对这种高风险的社交活动敬而远之。

“我……”他还想找借口。

“公子,”阿旁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小的听说,大公子今日心情……似乎不太好。您若是不去,怕是……”

得!威胁都来了!

智宵瞬间怂了。他那个便宜哥哥智瑶,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主。记忆里,原主没少因为贪玩或者惹事被智瑶训斥,甚至挨过板子。

虽然现在智瑶还没到后来那种说一不二、生杀予夺的地步,但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撞枪口上,绝对没好果子吃。

不过转念又想到智瑶悲惨的结局,智宵心里没来由的泛起一丝怜悯。

“唉……”智宵长长叹了口气,认命地放下筷子,“知道了知道了,去就是了!真是麻烦!”

惹不起,惹不起。为了小命和未来的安稳,该怂的时候必须得怂。

“更衣!”他没好气地吩咐道。

立刻有两三个仆役上前,手脚麻利地伺候他更衣。先是脱去身上相对居家、宽松些的深衣,换上更为正式的服装。

一件质地更细腻的绢质中衣,外面套上一件交领右衽、袖子宽大的曲裾袍,颜色是沉稳的玄色,衣缘用红色的丝线绣着简单的云纹。腰间束上一条宽大的革带,上面还挂着几块小巧玲珑、温润光滑的玉佩,走起路来会发出叮叮当当的轻响——这是身份的象征,但在智宵看来,纯属累赘。

头发也要重新梳理。仆人用角梳将他的长发仔细梳通,然后在头顶束成一个发髻,再用一根玉簪固定住。

整个过程繁琐而漫长,智宵像个木偶一样任人摆布,心里把这该死的封建礼教和不方便的服饰吐槽了一万遍。

这宽袍大袖的是好看,可干点啥都不方便啊!还有这头发,留这么长干嘛?洗头多费劲!

好不容易收拾停当,智宵看着铜镜里,非常模糊的人影,勉强算是衣冠楚楚的少年,再次叹了口气。

行吧,人靠衣装,至少看着不像早上那么颓废了。

“走吧。”他下意识整理胸襟,摆出一副“我很不情愿但不得不去”的表情,率先向门外走去。

阿旁赶紧跟上,身后还跟着几个小仆。

智氏的府邸极大,亭台楼阁,曲径回廊,颇具规模。智宵一边走,一边漫无目的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致。夯土的墙基,巨大的木柱,覆盖着瓦片的屋顶,庭院里栽种着一些他不认识的树木花草。偶尔有其他的仆役或家臣经过,见到他都会恭敬地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口称“二公子”。

这一切都在提醒他,他如今的身份是多么尊贵。但一想到这个家族未来的命运,他就觉得这富丽堂皇的府邸,仿佛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沙堡。

走了约莫一刻钟,终于来到了举办投壶会的庭院。

庭院颇为宽敞,地面铺着平整的方砖。正前方的主位上,已经坐着一个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的青年,正是他的便宜哥哥,智氏未来的宗主——智瑶。

智瑶身边还坐着几位年纪稍长的智氏族人或家臣。庭院两侧的席位上,则分散坐着十几个年纪与智宵相仿的年轻人,衣着各异,但都透着一股贵气。其中几张陌生的面孔,大概就是阿旁所说的赵氏和韩氏的公子了。

庭院中央,已经摆好了投壶用的铜壶和一排盛放着箭矢的器具。铜壶造型古朴,壶口较小,两侧有耳。旁边还设有几张矮几,上面放着酒樽和食案,显然是准备在投壶间隙饮宴用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酒香和熏香,几位乐师在一旁准备着,似乎随时会奏响雅乐。

智宵的到来,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几道目光扫了过来,有好奇的,有审视的,也有带着几分戏谑的——显然,他这个智氏二公子,在同辈的圈子里也小有名气,虽然多半可能不是什么好名声。

智宵硬着头皮,目不斜视地走到庭院中,对着主位上的智瑶,不情不愿地躬身行了一礼:“见过阿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