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报!”

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南岭王府的宁静。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跪倒在李庆面前,双手高举着一封火漆封印的信件:“禀告殿下,京城八百里加急密信!”

李庆眉头紧锁,接过信件,挥手示意信使退下。他撕开火漆,展开信笺,一目十行地扫过。

“啪!”

随后,信笺被狠狠地拍在桌案上,李庆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一旁的刘骏和张启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

李庆来岭南也有些时日了,他们从未见李庆发这么大的火。

“殿下,可是京中出了何事?”刘骏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庆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绪,沉声道:“父皇要我两日之内赶回京城。”

“否则便要将长公主送去北莽和亲!”

刘骏和张启同时倒吸一口凉气,全都不可置信。

“长公主乃金枝玉叶,怎能送去那蛮荒之地?”张启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李庆紧握双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双目微眯,不发一言。

“殿下,那您打算如何做?”张启问道。

李庆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眼神坚定而决绝:“南岭这边制丝的事情交给你们,本王即刻回京!”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备马,即刻启程!”

一路上,李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他没想到,皇帝会拿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做要挟,简直丧心病狂!

那个皇帝心底只有他的江山,哪有半分父子之情!

这一刻,李庆的心中,对胤帝最后一丝情分,也彻底烟消云散。

两日后,李庆终于赶回了京城。

他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先到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内,一片愁云惨雾。

李嫣见到李庆,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三弟……”

李庆看着憔悴的李嫣,心中一阵刺痛。

他上前一步,轻轻拭去李嫣脸上的泪痕,柔声道:“长姐,我回来了,你别怕。。”

李嫣摇了摇头,泪水流得更凶:“三弟,你不该回来的!”

李庆微微一笑,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冷冽:“可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入火坑啊!”

“那与北莽战事,我去!”

李庆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李嫣的耳边炸响。

“不!三弟,你不能去!”李嫣惊呼一声,猛地抓住李庆的手腕,声音发颤:“北境凶险,刀剑无眼,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

李庆反手握住李嫣的手,语气坚定的道:“长姐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李嫣却依旧不肯放心,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李庆,哀求道:“三弟,算我求你,不要去,好不好?我……我宁愿自己去和亲,也不愿看到你有任何闪失。”

李庆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紧紧攥住李嫣的手,声音虽轻,却字字千钧:“长姐,此事万万不可答应!和亲?他们也配!”

“小弟……”李嫣哽咽着,还想再劝。

李庆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柔声道:“长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在家等我回来。相信我,我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

说完,李庆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决绝而坚定。

……

宫闱深邃,庄严肃穆。

李庆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李庆,拜见父皇!”李庆跪倒在地,朗声开口。

御书房内,胤帝正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拿着一卷书,却明显心不在焉。

听到李庆的声音,胤帝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李庆身上,眼神冰冷:“你回来了。”

这声音,冷漠得仿佛在对待一个陌生人。

李庆沉声道:“儿臣听闻父皇要将长公主送去北莽和亲,怎敢不回!”

胤帝冷哼一声,将手中的书卷扔在桌案上:“怎么?你这是在质疑朕?”

李庆叩首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将长公主送去蛮夷之地和亲,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大胤无人?”

“放肆!”胤帝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李庆,你竟敢如此与朕说话!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李庆却毫不退缩:“儿臣心中自然有父皇!但更有大胤的江山社稷,更有我李家的骨肉亲情!”

胤帝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李庆,厉声道:“好!好!好!你真是朕的好儿子!既然你如此深明大义,那朕就成全你!”

“传朕旨意,命南岭王李庆,重掌北境十万大军,夺回失地,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胤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冰冷而威严。

“还有!此次北境之战,九皇子李昭,负责后勤粮草,随军督战。”

李庆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愤怒。

让李昭负责后勤粮草,不光可以掣肘他,倘若战事顺利,李昭还可以分润战功。

若胜则分润功劳,若败则他李庆背锅!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可李庆即便心知肚明,却不能说什么,更不能再与皇帝对着干了。

倘若他再多言,皇帝改了注意,直接让长姐去北莽和亲,他又能如何?

“儿臣……遵旨!”李庆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

“退下吧!”胤帝挥了挥手,似乎已经不想再看到李庆。

李庆缓缓起身,转身离去。

圣旨很快传遍了整个朝堂,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陛下竟然让南岭王重掌兵权,还让九皇子随军督战?”

“谁知道呢?天威难测啊!”

“南岭王当年在北境,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击退北莽十万铁骑,若不是被奸人所害,又怎会被贬到南岭?”

“是啊,南岭王治军有方,爱兵如子,深得军心,有他在,北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唉,只可惜,陛下竟然让九皇子随军督战,这……这分明就是不信任南岭王啊!”

“谁说不是呢?九皇子寸功未立,只因陛下偏爱,而得此殊荣,简直荒唐!”

“陛下这般手段,是不是说明东宫之位……”

“你还是小点声吧!此事岂是我们可以妄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