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入夜,南岭王府书房内,李庆端坐在书案后。

“王爷。”

赵德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老奴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王府上下都仔细盘查了一遍。”

李庆抬起头,“可有什么发现?”

赵德将一份名单放到李庆跟前,“王爷,这批新来的下人大多口风甚紧,问不出什么来,不过,这几个年纪尚小的,倒有些心性不定。”

李庆拿起桌上的名单看了一眼,轻笑一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然也没有攻破不下的人心,赵德,从明日起,你多花些心思在这几人身上。”

赵德点点头,“是,王爷。”说罢,他又为难的皱起眉头,“王爷,老奴有一事不明,这些人是皇上送来王府的,想必早就被训练过一番,恐怕皇上也给了这些人不少好处,若是想策反这些人,怕是不太容易。”

李庆将名单放在烛焰上点燃,火光立刻将名单吞噬,李庆松手一丢,桌上只留下一片灰烬,“人心永远是得不到满足的,但,一旦利益发生冲撞,你觉得,人会做什么?”

赵德猛然抬头,看到李庆某种闪着狡黠的光,他赶紧又将头低下去,“老奴明白了。”

“南岭不是京师,这里是本王的地盘,必要时候使用必要手段,只要做得干净利落,不留下把柄,便是父皇,也奈何不得本王。”

李庆顿了顿,又道:“还有,多加留意府中其他人,若发现有人暗中与京师联系,切莫声张,等到合适机会再……”

赵德看李庆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心中一凛,连忙道,“是。”

李庆点点头,示意赵德退下。

赵德躬身退出书房,轻轻关上房门。

屋内,李庆看着桌上的灰烬陷入沉默,赵德虽忠心,但毕竟年事已高,精力有限。

自己想要在南岭站稳脚跟,还需培养更多的心腹。

或许,名单上这几人利用好了,也能得以重用。

只是,这些人毕竟是胤帝安插进来的,想要收服他们,绝非易事。

从书房出来后,赵德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无奈的叹了口气,王府如今的处境并不乐观。

胤帝将李庆明升暗降到岭南,所有人心知肚明。

此番操作,定然让李庆行事受损,宫里那些老狐狸眼睛毒辣得很,很会审时度势,胤帝这番操作,更是让李庆日后的处境举步维艰。

赵德有心助李庆,可自己能力有限,人微言轻,此番能做的,也只有听命李庆的安排,替他铲除异己。

思及此,赵德握了握拳,快步离开。

次日,李庆一早便让赵德去将南岭所有的官僚请到了王府。

“参见王爷。”

李庆一进前厅,众人纷纷上前行礼。

“今日请诸位过来只是想与诸位探讨一番,诸位不必拘礼,都坐吧。”

在场的官僚都互相看了一眼,见李庆已经面色和善的在主位坐下,他们也才陆续落座。

“诸位都说说南岭这几月的情况吧。”

李庆转头看向离自己最近的刘骏和张启。

此二人对自己忠心可鉴,也是给其他官员做榜的重要人选。

刘骏连忙起身,“王爷,您出征前交代的水利工程已经顺利动工,按照您的吩咐,下官招纳了不少百姓参与修建,现如今已有雏形,王爷明日有空,可与下官一同前去看看。”

李庆点点头,“有空本王自会过去,切不可让参与修筑的百姓寒心。”

“下官明白,参与修筑的百姓不仅有月银拿,每月下官还会派人给他们家里送些吃食和用品,王爷大可放心。”

“嗯,不错。”

李庆对刘骏的处事方式还是比较认可。

李庆转头看向张启:“张校尉呢?”

张启忙道,“王爷,养蚕之事,下官已经安排下去了,只是……这制丝的工艺,颇为复杂精巧,许多农户一辈子没做过这种精细的活,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天差地别,也因此白白浪费了不少蚕茧。”

李庆微微颔首,“制丝之艺,非一朝一夕可成,此事急不得。”

“是。”张启这才松了口气,他还怕李庆会因为浪费了蚕茧生气。

李庆扫了一眼张启的神色,很快又收回目光看向刘骏,“刘校尉,本王此次回南岭,得到父皇赏赐工匠五百余人,你调集二百工匠,共同负责水利工程,此事重大,关乎南岭百姓生计,要尽快完成修葺!”

“喏!”刘骏不敢怠慢,躬身领命。

“剩余三百工匠则由张校尉带领,尽快在北城那块荒地上修建一处作坊。”

张启皱眉,迟疑地问道,“不知王爷您要修建何种作坊?”

南岭贫瘠,平日里百姓能有个活计维持生计就不错了,也没人想着去开垦,更别说建造一处作坊。

这作坊修葺恐怕要花不少银子,而且,南岭这地方的建筑风格实在简单,他着实想不出从李庆口中的作坊是什么样的。

李庆抬抬手,赵德便将一张图纸递到了张启跟前。

“看看能否看懂。”

张启拿过图纸打开,满目震惊,“这……”

众人见状都好奇的凑了上去,看了张启手中的图纸,都不禁惊呼。

图纸上的作坊可以称得上宏伟,占地面积广阔,是由十几个三围合的庭院组成四围合四开八门的的大作坊。

每一个小庭院都标注了用处,甚至连每一处房屋的用料、尺寸,都一一注明,可谓详尽至极。

最主要的还是那十几个庭院的修筑风格,张启是闻所未闻。

“王爷,这作坊外围圈出来的是做什么?”

刘骏指着图纸上作坊外面被李庆划了一线围起来一圈。

“本王打算将这个作坊连通旁边的商业街,再作坊外围,是商铺,这圈起来的,是供运输的通道。”

张启恍然:“您的意思是,作坊产出来的东西,就近从商铺卖出去,您想将北城那块荒凉地方的经济也带起来?”

图纸上的十几个作坊并非属于同一种物品生产的庭院,按照图纸上来看,这样的一个庭院并不小,院中格局也有个三出院那么大,完全足够一类物品的生产。

李庆点头“不错,所以这处作坊面积要尽量大。”

“可……可这要耗费不少资金和工力。”张启有些为难,南岭这地方需要这么宏伟的建筑吗?

“这都是小问题,按照本王说的去办就行。”

张启点点头,再次看向手中图纸,得知了李庆心中所想,他心中对这份图纸的震撼又大了几分。

“王爷,这……是您一人完成的?”刘骏已经将仔仔细细将图纸看了一遍,心中震撼不比张启小。

他只道王爷会带兵打仗,却不知连营造之术也如此精湛。

图纸上的院落分配很是巧妙,各个庭院看似链接在一起,但又完全不相干,宏观来看,十几个院落被分成了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只见是没有道路往来,而分别在这几个小部分之中的几个院落,仅仅只有一条主路汇通到其中一个大门。

而且一个部分里面的制造物是同一个类别,再按照李庆的想法,细心便可发现,每一个部分链接的街市也是与其制造物相对应的。

“怎么,不相信本王?”

刘骏惊慌,连连摆手,“不不不!王爷文武双全,乃是天纵奇才!下官……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余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马屁之声不绝于耳。

“王爷真乃神人也!有此图纸,何愁南岭不兴?”

“王爷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安邦定国之能,实乃我南岭百姓之福!”

“我等能追随王爷,真是三生有幸!”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李庆夸得天花乱坠。

这些话,有几分是真心,有几分是假意,李庆心知肚明。

但他并不在意,他要的,是这些人的服从,而不是他们的真心。

“好了!”李庆一挥手,打断了众人的吹捧,“都别在这里拍马屁了,本王安排的这些事情,二位大人若有需要,其他人都需紧密配合!没什么事情就都散了吧!”

“喏!”

众人领命,纷纷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