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此时表现的诚惶诚恐,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咚咚作响。
他涕泪横流,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惶恐与委屈,哭嚎道:
“父皇明鉴!儿臣冤枉啊!儿臣对天发誓,绝无半点谋害三哥之心!三哥于边关浴血奋战,儿臣在京中日夜祈祷,盼他平安归来,怎会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这定是北莽贼子的诬陷,是他们见不得我大胤兄弟和睦,故意挑拨离间,其心可诛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猛烈地磕头,额头瞬间红肿一片,声音也变得嘶哑破碎。
他抬起头,满脸泪痕,双目赤红,恶狠狠地瞪着虚空,仿佛要将那散播谣言的北莽之人撕成碎片一般,咬牙切齿地咒骂道:“北莽贼子,狼子野心,卑鄙无耻!竟敢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污蔑本王,挑拨我兄弟之情,动摇我大胤国本!儿臣恨不能生啖其肉,痛饮其血,以泄心头之恨!”
他这番声泪俱下的表演,不可谓不逼真。
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他们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场戏,一场帝王与皇子之间的博弈。
他们这些臣子,不过是这场戏的看客,稍有不慎,便会沦为牺牲品。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轻易开口。
他们的目光,在胤帝、李昭、李庆三人之间游移,揣摩着圣意,权衡着利弊。
胤帝的目光,从李庆身上移开,落在了跪地痛哭的李昭身上。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起来,甚至带着一丝怜悯。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也缓和了许多:“昭儿,起来吧。”
这和颜悦色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大臣们都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风向,变了。
“陛下圣明!”
一位大臣率先反应过来,他猛地跪倒在地,叩首高呼:“九皇子赤胆忠心,日月可鉴!此等谣言,不攻自破!定是北莽贼子的奸计,妄图离间我君臣父子之情,其心可诛!”
“臣附议!”
“臣等附议!”
……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朝堂之上,再次跪倒一片。
群臣纷纷表态,支持李昭,痛斥北莽。
一时间,“忠君爱国”之声,响彻金銮殿。
李庆站在那里,冷眼旁观。
他看着那些方才还义愤填膺,口口声声要彻查此事的朝臣们,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争先恐后地为李昭开脱,为胤帝的偏袒粉饰太平。
他的心中,一片冰寒。
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与悲凉,涌上心头。
他想开口,想怒斥李昭的虚伪,想揭穿胤帝的偏袒,想将这满朝文武的丑态,公之于众。
可是,他不能。
他知道,没用的。
父皇已经摆明了态度,要保李昭。
就算他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李昭就是那个勾结北莽的内应,父皇也会视而不见,甚至会反咬一口,说他诬陷兄弟,离间君臣。
到时候,他不仅无法将李昭绳之以法,反而会把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庆儿,”胤帝再次开口,目光又回到了李庆身上,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庆抬起头,迎上胤帝的目光。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父皇,儿臣以为,此事的确有蹊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北莽主帅兀术骨,被儿臣生擒活捉,按理说,他应该对我恨之入骨,绝无可能主动招供。而且,他还指名道姓,说出九弟的名字……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那兀术骨,毕竟是北莽军主帅,久经沙场,见多识广。他既然敢信誓旦旦地说出这番话,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儿臣并非怀疑九弟,”李庆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金銮殿上回荡,“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不仅关乎我大胤边疆安危,更牵涉到皇室声誉。若不彻查清楚,难免会寒了边关将士的心,更会让天下百姓对朝廷失去信任。”
他顿了顿,再次叩首,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父皇圣明烛照,洞若观火。儿臣恳请父皇,为了大胤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务必彻查此事,给天下一个交代!”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自己并非针对李昭,又将此事上升到了国家安危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他将胤帝架到了一个不得不彻查的位置上。
胤帝的脸色,微微一变。
他自然明白李庆的意思。
这小子,看似退了一步,实则以退为进,步步紧逼。
他这是要借着彻查的机会,剪除李昭的羽翼。
李昭也听出了李庆话中的深意,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胤帝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庆儿所言,不无道理。此事,朕会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番话,看似公正严明,实则暗藏玄机。
三司会审,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过是走个过场。
他们会查出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李庆心中冷笑,却也无可奈何。
“儿臣,谢父皇隆恩!”李庆再次叩首,语气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退朝!”胤帝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
李庆走出金銮殿,没有回自己的王府,而是直接去了长公主李嫣的府邸。
长公主府,坐落在京城东郊,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李庆走进府邸,穿过回廊,来到了一处名为“听雨轩”的院落。
李嫣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独自品茗。
她身着一袭淡紫色长裙,身姿婀娜,气质优雅。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看到是李庆,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三弟,你来了。”
李庆走到石桌旁,坐了下来,将金銮殿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嫣。
李嫣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李庆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这出戏,演得可真够精彩的。”
李庆苦笑一声:“长姐,事到如今,我还能怎么办?父皇摆明了要保李昭,我若是再强行追究,恐怕……”
“恐怕连你也要被牵连进去,是吗?”李嫣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父皇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他最疼爱的,永远是那个会讨他欢心的九皇子。至于你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
李庆沉默不语。
他知道,李嫣说的是事实。
可是,他又能如何呢?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隐忍,等待时机。
此时,李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我知你心思,眼下还不是和父皇撕破脸的时候。你今日这招以退为进,倒也不错。至少,能让父皇有所忌惮,不敢明目张胆地偏袒李昭。”李嫣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硬碰硬,我们兄妹俩,恐怕都要遭殃。”李庆叹了口气,“总要留些火种。”
“别着急,”李嫣看着李庆,眼神坚定,“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