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李庆一身亲王蟒袍,头戴紫金冠,腰悬玉带,足蹬皂靴,早早便来到了金銮殿外。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齐聚,一个个身着朝服,分列两侧,静候圣驾。
李昭亦在其中,他身着绯红官袍,头戴乌纱,站在武官前列,显得格外扎眼。
他眼角余光瞥见李庆,嘴角勾起一抹虚伪的笑容,缓步上前,拱手作揖,假惺惺地说道:“三皇兄,别来无恙啊!昨日臣弟听闻皇兄在北境遇险,可真是担心坏了。”
那声音,那姿态,仿佛真是关怀备至的兄弟一般。
李庆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却是理也不理,一个字都懒得与他多说。
四周的官员,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
谁都知道,这三皇子与九皇子之间,早已是水火不容。
如今,这朝堂之上,更是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皇上驾到——”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
大太监李德福,手持拂尘,迈着碎步,走在最前头。
身后,一顶明黄色的龙辇,由十六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缓缓而来。
龙辇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穿龙袍,头戴冕旒的中年男子,正是大胤王朝的皇帝——胤帝。
他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只是眉宇之间,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震寰宇。
胤帝在龙椅上坐定,目光扫视一周,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低沉:“众卿平身。”
“谢皇上!”
百官起身,垂手肃立。
胤帝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今日的朝议:“昨日,朕收到北境的捷报,我大胤将士,奋勇杀敌,大破北莽,扬我国威!此战,三皇子李庆,居功至伟!”
他顿了顿,语气一转,带着一丝嘉许:“李庆,你率军击溃北莽,稳定边疆,朕心甚慰。特赐你……工匠五百,稍后与你一同前往岭南,助你建设封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是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三皇子可是力挽狂澜,拯救了朝廷!
结果到头来就赏赐五百工匠?
大臣们心中腹诽,却是不敢出声。
他们都清楚,胤帝素来偏爱九皇子李昭,对于李庆,却是颇为冷淡。
如今,这赏赐如此之轻,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李庆却是面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会是如此。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朗声道:“儿臣谢父皇隆恩!”
那声音,不卑不亢,听不出丝毫的不满。
胤帝微微颔首,似乎对李庆的表现很是满意。
他接着说道:“此次北莽进犯,我大胤边军,虽然最终获胜,但也损失惨重。据报,李庆在狼牙谷遭遇伏击,险些丧命。幸得将士用命,这才转危为安,并擒获了北莽左路军主帅兀术骨。”
说到此处,胤帝的声音,陡然变得严厉起来:“那兀术骨,已经招供了。他说,我朝廷内部,有北莽的内应,与他暗通款曲,意图里应外合,置李庆于死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无不色变。
“什么?朝中竟有北莽内应?”
“这……这怎么可能?”
“是谁?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勾结外敌,谋害皇子?”
……
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很快便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金銮殿内回荡。
“陛下!”
一位老臣,颤巍巍地跪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喊道:“此事非同小可,关乎我大胤江山社稷之安危,还请陛下明察秋毫,彻查到底,务必将这奸佞之徒,揪出来,碎尸万段,以儆效尤!”
“臣等附议!”
“请陛下彻查!”
“严惩奸佞!”
……
群臣激愤,纷纷跪倒在地,叩首请命。
一时间,金銮殿上,跪倒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宛如一片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胤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目光如炬,扫视着跪倒在地的群臣。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众卿的心情,朕能理解。出了这等事,换做任何人,都必然会义愤填膺。”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嘴角忽然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但是,众卿难道没有想过,这或许是北莽的反间之计?”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反间之计?”
“这……这怎么说?”
群臣面面相觑,皆是一头雾水。
胤帝轻蔑地笑了笑,说道:“那兀术骨,乃是北莽军主帅,久经沙场,老谋深算。他岂会轻易招供?即便招供,又岂会如此轻易地将我朝的内应,和盘托出?”
他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直视着群臣,一字一顿地说道:“更何况,他招供的那个人,竟然是……九皇子,李昭!”
这话一出,整个金銮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了李昭的身上。
胤帝脸上的笑容,更加玩味了。
“众卿以为,这可能吗?”
他环视一周,缓缓说道:“昭儿,乃是朕的皇子,自幼聪慧过人,深得朕心。他与三皇子李庆,虽然平日里有些小摩擦,但兄弟之间,关系莫逆。之前对付北莽,他们一前一后,互相配合,可谓珠联璧合。他们都是朕的好儿子,又怎么可能做出兄弟阋墙,勾结外敌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说到此处,胤帝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起来:“这分明就是北莽的奸计,想要挑拨离间,离间我君臣父子之情,其心可诛!”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喝道:“众卿,莫要中了北莽的奸计!”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义正辞严。
但是,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胤帝这是在为李昭开脱。
文武百官,心中明镜似的,却无人敢出言反驳。
他们都清楚,胤帝对李昭的偏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庆的身上。
他们想知道,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三皇子,会如何应对。
胤帝也看向了李庆,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问道:“庆儿,你以为呢?”
“这,是不是北莽的反间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