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六月,骄阳似火,秦王府的书房中弥漫着一股宁静而庄重的气息。
赵辰身着华服,正悠然地欣赏着那方传国玉玺,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玉玺之上,折射出神秘而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就在赵辰沉浸在这古老宝物所散发的魅力之中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如惊雷般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的眉头微微一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瞬间又恢复了平静,赵辰迅速将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放进盒中放好,然后整了整衣衫,稳步走出书房。
只见不远处,许褚虎背熊腰,步伐矫健,带着一名传令兵正极速向他走来。
许褚见到赵辰,立刻拱手行礼道:“王上,这名传令兵说有情报找您。”
那传令兵神色紧张,立刻单膝跪地,声音急促地说道:“王上,草原有人叛乱,虽已经平息,但我家军团长还是让属下将这一情报报给王上。”
赵辰一听,眉头紧皱,如刀刻般的面庞上闪过一丝阴霾。
他沉默不语,深邃的眼眸中思绪翻涌,仿佛在权衡着什么,过了片刻,他挥手示意传令兵退下。
“许褚,速去将贾诩请到书房来。”赵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许褚领命而去,不多时,贾诩便匆匆赶到了书房,贾诩目光如炬,透着智慧与精明。
赵辰看着贾诩,开门见山地问道:“草原叛乱的消息你可知道?”
贾诩微微躬身,答道:“臣知晓,前几日锦衣卫向臣汇报过。”
赵辰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紧紧盯着贾诩,质问道:“那为何不提前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中?”
贾诩不慌不忙,拱手说道:“王上,臣也是想通过此事,对草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
那些暗中觊觎的势力,一直潜伏未现,此次借叛乱之机,本想引蛇出洞,揪出幕后黑手,却没想到,那幕后黑手竟如此沉得住气,依旧没有露头。”
赵辰听完,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良久后说道:“本王知道了,近些年来你辛苦了,你些去忙吧,至于幕后黑手本王会想办法。”
贾诩刚推开门迈出一步,就听到赵辰道:“本王希望以后情报不要比传令兵还晚。”
贾诩身形一顿,瞬间便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愧疚,随即对着书房拱手后便匆匆离去。
贾诩走后,赵辰立刻命人找来骑兵第一军团和骑兵第二军团的军团长,不多时,两位军团长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书房。
“参见王上!”两位军团长齐声行礼。
赵辰坐在书桌前,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说道:“草原叛乱虽已平息,但隐患未除。
本王命你们二人率领所属军团,前往草原,配合骑兵第三、第四军团,对草原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一来消灭幕后势力及未消灭的草原贵族和反抗势力,二来震慑草原牧民,让他们知道叛乱的下场!”
“末将遵命!”两位军团长齐声应道,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赵辰微微点头,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两位军团长离开书房后,立刻来到蓝田集结部下,整顿军备,准备出征,一时间,蓝田大营内外弥漫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氛。
十天之后,赵辰麾下的秦军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草原,秦军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
经过两个月的清洗,大秦的军队终于消灭了草原叛乱的幕后黑手,原来是草原上几个部落的贵族暗中勾结,企图推翻赵辰的统治。
而此次清洗不但将草原叛乱的贵族消灭,还将曾经没来得及清理的贵族及不满的人也清理了一遍。
此次清理也彻底让草原百姓知道,只有安分守己,才能好好的生活下去,而此次清理也为未来草原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八月的阳光炽热,赵辰站在长安的城楼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他决定对治下进行一次巡视,亲自去看看他的江山,听听百姓的声音,
于是,他率领五千御林骑,一路向西,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风中弥漫。
从司州出发,赵辰的队伍浩浩荡荡,沿途,他看到了新建的水利工程,清澈的水流沿着渠道欢快地流淌,灌溉着大片的农田。
他亲自下马,走到田间,与劳作的百姓交谈。
“今年的收成如何?”赵辰微笑着问一位老农。
老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中满是喜悦:“托大人的福,今年雨水充足,收成比往年好多了!”
赵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当地的官员可有为你们办实事?”
老农迟疑了一下,看了看四周,小声说道:“有些官员还算尽职,可也有个别……”
赵辰心中一沉,他知道,百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
接着,他们来到了甘州,这里的道路正在修缮,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赵辰以王府巡视官的身份,询问负责的官员工程进度。
那官员战战兢兢地回答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赵辰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他的心虚。
“本官给你的期限,能否按时完成?”赵辰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大人放心,一定能完成!”官员赶忙跪地保证。
然而,赵辰在暗中私访时,却听到了百姓对这名官员贪污修路款项的抱怨,他大怒,当即下令将这名官员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百姓们拍手称快,高呼陛下圣明。
在凉州,赵辰看到了新开垦的大片田地,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摇曳,他走进田边的村庄,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他们自家酿造的美酒,倾听着他们的故事和期望。
“大人,我们只求能过上太平日子,孩子有书读,老人有医看。”一位老者说道。
赵辰郑重地点了点头:“本官一定会让你们的愿望实现。”
就这样,赵辰一路打着巡视官的幌子,视察各地,了解着各地的民生百态。
十月,秋风渐凉,经过两个月的巡视,赵辰终于回到了长安,此次巡视,让他对西边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在长安待了不到十天,赵辰再次领着五千御林骑,向东出发,这一次,他要去看看兖州、翼州、青州、幽州、并州的情况。
在兖州,他遇到了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为了改善当地的教育,不惜变卖家产,赵辰深受感动,当场提拔了他,并给予丰厚的赏赐。
“本官必会上报王上要让治下的官员都以你为榜样!”赵辰说道。
而在翼州,他发现了一处官商勾结的黑幕,愤怒之下,又有十数名贪官污吏人和商人的头落地。
一路行来,打着巡视官幌子的赵辰的威名传遍了秦王治下,所到之处,贪官闻风丧胆,百姓欢呼雀跃。
终于,在除夕前的三天,赵辰再次回到了长安,此时的长安,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除夕这一天,稍作休息的赵辰,便开始吩咐下人们筹备除夕之夜的宴席,他在这个除夕夜宴请文武大臣。
“务必准备最丰盛的佳肴,最香醇的美酒,还有最精彩的表演。”赵辰对着王府管家说道。
王府管家连连点头,赶忙去安排各项事宜。
夜幕如墨,缓缓地笼罩了古老的长安,白日里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夜晚的热闹便迫不及待地登场。
大街小巷灯火辉煌,一盏盏灯笼高挂,将长安城照得如同白昼,烛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映出一片片温暖而迷离的光影。
王府内,更是热闹非凡,朱红色的大门敞开,府内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侍卫们精神抖擞地站立在两旁,迎接着陆续前来的文武大臣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纷纷应邀前来,府内的宴会厅里,早已布置得金碧辉煌,雕花的桌椅整齐排列,精美的餐具摆放得一丝不苟。
赵辰带着蔡文姬走进宴会厅,秦王赵辰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腰间束着玉带,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他身旁的王妃蔡文姬,身着粉色的华服,发髻高挽,珠翠环绕,面若桃花,眼中透着温婉与聪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