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秀才宴请客
换源:


       不到一会卓氏娘家大嫂也来了,她大嫂听说很会做饭,是特地赶来帮忙的。再然后王父的堂兄弟也来了一趟,给他提来几尾鲤鱼,说是特地找人下塘子逮的,在水缸里养了两天,就等今儿个送来。

各色肉类都备齐了,小菜也堆了不少,卓氏娘家大嫂进灶屋一看,暗道小姑子还真舍得,备这么齐她下血本了。看出卓氏有多重视今儿的席面,来帮忙的都拿出了看家本事,灶屋里热火朝天。

郭婉瑜是个闲不住的,本来也给自己找了活,她蹲在木盆跟前洗菜呢,就被婆婆逮回西屋:“赶紧换身袄裙,收拾一下,今天给二郎摆酒,你不去陪客蹲灶屋瞎忙个啥?”

看老二媳妇还没反应,卓氏又催了她一遍,“赶紧的,其他你都别管,把女客招呼好。正好你嫁过来时间还短,见过的人不多,趁今儿个三亲六戚都来,我给你指一指,你用点心记住了。”

卓氏说完出了西屋,还反手替她将门带上,郭婉瑜跟上去拴好门,取了套体面些的袄裙出来,换好她又重新梳了个头,这才出屋。

以前郭家也开过席,好比狗蛋出生之后爹就摆酒庆祝过,郭婉瑜当时人不大,也没闲着都要去帮忙做事。跟着招呼客人还是头一回,郭婉瑜跟着婆婆卓氏去迎女客,陆续过来的她都不认识,起初心里有点虚,慢慢把人认熟了才放松一点。

卓氏跟前多半还是上点年纪的阿姑阿婆,半上午那会儿她老娘还让兄弟扶过来了,郭婉瑜跟着去认了人。

卓氏估摸有些时候没见她娘,今儿个见着挺高兴的,母女两个到边上说了好一会儿话。话题总归是从王二郎起,从二郎说到郭婉瑜,又说到另外一个儿子媳妇。卓氏很明白的表示了对郭婉瑜的满意和对陈氏的不满,这不满主要是从分家起。

她娘吃过的盐多,还帮着劝了两句:“你要么当时就咬死不同意,当媳妇的还能翻天?既然你同意了,家都分了翻倒账也没意思。听我一句劝,家丑不外扬,以后别跟人数落你那老大媳妇,你得稳住。”

“我这口气怎么出得了?”

“你傻啊?如今难受的该是你那个老大媳妇,二郎中了秀才,偏偏家已经分了,现在她们想靠也靠不上,以后有什么需要二郎出面帮忙不得看你脸色?还用你主动去找她麻烦?”

卓氏竖了个大拇指,心道姜还是老的辣。

她心里憋着火只想收拾倒霉婆娘,都没去分析如今这情况。

“我本来还想和亲家母通通气,让她说说老大媳妇,照娘的意思,就算了?”

她娘问咋回事。

卓氏贴过去小声说了几句。

她娘:……

“丢人是丢人,要说也是小事,为这个给亲家难堪不值当。”“我不得给她个教训?”

她娘想了想,问:“你是给大郎他们安排活,让他们早点过来帮忙了?”

“那肯定啊。”

“你难得摆一回酒,还特地请你嫂子来帮忙,我不去看也知道今儿个菜色一定好,分量肯定足。你要是全端上桌,再多也吃得完,就提前留个几碗,等送了客回来分一分让大郎二郎端去。”

卓氏没听明白,问这样就行了?

她娘还叹了口气:“你孙子都有了咋还不长进?你想想看,王家如今分了,俩兄弟各过各,二郎摆酒请大郎过来帮忙,兄弟出了那么多力留几个菜应不应该?留个菜还能宽前头儿子的心,总得让他知道当娘的没把心偏到咯吱窝,还是想着他们的。这样你都不用去教训陈氏,大郎就知道说她,以后家里再请客她想到今儿这一出也不会那么丢人。”

卓氏连连点头:“还是娘有成算。”

“没点成算能把你那几个嫂子管得服帖?”

卓氏在跟他娘说话,那头郭婉瑜也让好几个大嫂子小妹子围着,都不熟也不知道该聊什么,就只能变着法捧她,捧累了问她娘家人来了吗?怎么好像没见着?

“我爹来了,在跟相公说话。”

“只来了你爹?”

郭婉瑜笑了笑,说她也是刚才知道娘家兄弟病了,没法子,总得留人照看。

“这样啊,那真可惜了。”

“闻着香味儿就知道今儿个菜色好,错过的确可惜。”

“不赶巧也没法……”

嘴上这么说,很多人心里头并不相信,猜想是不是郭婉瑜没请她后娘,她后娘怕折面子才想出让儿子装病。这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别人家请客,当面说这些不是给人难堪?

来吃席这些人心里想什么的都有,也不乏嫉妒,好在都知道分寸,没闹出让主家不痛快的事来。等时候差不多,一碗碗肉从灶屋端出来,上了桌,来吃席的都顾不上说话,全在闷头猛吃。

等菜汤都倒进米饭里混着下了肚,他们才放了筷子闲聊起来。

最先吃完下桌的是女眷这头,男人们喝着酒,吃得慢些。尤其主桌那边,边聊边吃竟然吃到申时初刻。这时先吃完的客人多半已经散去,没走的也是在等喝酒的爷们。

郭父就像郭婉瑜梦到的那样,他女婿中了小三元,心里高兴就喝多了,喝多了还惦记生病在家的狗子,说要回去。人家明摆着说儿子病在家里,主家强留也不像话,只能送他回去。

眼看来吃酒的走得差不多了,家里不用留人陪客,王父就让我也去,送丈人回村。又把大郎喊过来,让我俩扶着,扶稳当,慢慢走。

大郎和我扶着人走在前面,这一送就送了个把时辰。

大杨村和大湾村相隔并不远,按说不用耽搁这么久,我想着姜蜜这些日子紧张的模样,路上总在提醒说小心点,慢点走,就多费了些功夫。

这么仔细要想出事也不容易,是以这一路都还太平。

王家兄弟俩个把人送到,我还跟喝多了不由得话唠的丈人说了一会儿,这才告辞。还没回到家就发现蜜娘站在院坝上往他们这边瞧。

王大郎冲他挤眉弄眼,说:“二弟好福气!”

“大哥就别打趣我了。”

“打趣?可不是打趣!你大嫂嫁过来这么几年也没等过我一回,你就出来这么会儿……”

我心道郭婉瑜那是放心不下。

他想了想,算了,还是别解释了。

等到兄弟二人走到院坝下,郭婉瑜迎上前,问:“咋出去这么久?”

“走得慢,送到之后还同岳父说了会儿话,让你担心了。”

郭婉瑜松了口气,没事就好:“相公你渴吗?我给你倒水去?”

我伸手拦她,说:“不用,你忙了一天,也歇会儿。”

歇会儿?

来帮忙的嫂子都没歇,她哪能?

放下心来郭婉瑜就摸进灶屋去帮忙,把借来的碗筷都洗了,同借来的桌椅一起还了,又给来帮忙的嫂子分了花生糖块之类的做答谢,将人送走,卓氏才把她藏起来那几碗肉端出来。

“老大你们今儿也累得够呛,把肉分一分,端回去。”

王大郎还要推辞,让爹娘留着自己吃,后腰上就一疼,声调差点都变了。大郎媳妇拧了男人一把,跟着就要上去端肉。

看她这样卓氏觉得辣眼睛,实在没忍住还是说了一句:“以后别那么丢人现眼,自家办席我能饿着你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