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日,今天还是不用上班,早上7点来钟王凌在晨光中醒来,先是到院子里打了一套强身健体的军体拳,然后又开始烧热水准备洗漱。
至于早饭,他们俩现在还没有开火,所以是金晨去了新街口那边的早餐铺子买回来的。
因为粮食的原因,早餐铺子里可选择的早点也不多,金晨买回来几个素包子,王凌又烧的热水冲了奶粉喝,两人对付着囫囵吞枣的把早饭吃完,又穿上便装匆匆出门了。
没办法,明天就要正式上班了,他们只剩下今天一天来处理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今天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
两人先是带着王凌自己画的草图(不要问什么时候画的),腿着去了隔壁北锣鼓巷的67号院,找到了街道办房管科周科长推荐的杨师傅,请他来修房子。
杨师傅号称他自己的师傅是给故宫修过房子的,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手艺是周遭几个街道里公认的,解放前也是自己带着几个徒弟给人家修房子的,解放后也完成了公有化改造——他们挂靠在了街道办房管科,每个月给街道办交五块钱就行,干的事情还是和解放前一样的。
本质上还是自负盈亏的小本买卖,只不过挂靠在街道办后就是合法合规的,交给街道办的钱也更像是交的税。
这笔钱今年年中的时候被降到了三块钱,因为现在需要修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基建科,自己本身就可以建房子、修房子,普通人则都是能凑合就凑合的继续住着现在的房子了。
所以在听到王凌想请自己修房子之后,立刻叫上和自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大徒弟,带上工具,跟着王凌一起回到了他的小院子。
看着王凌画的草图,在经过了细致的考量和计算之后,杨师傅当场就给出了报价:“王干部,按照你的要求,正房恢复到三间的规模,两边各建一间耳房,东西各建两间厢房和一间耳房,南边不盖房子就建一个棚子就行了。”
“这就要建八间房和一个棚子。”
“我带泥瓦匠、木匠各两个大师傅,再带十个小工,能够保证在过年之前把房子建好。”
“我们可以明天就开工,这样,十五个人工作五十五天,人工费就需要五百块,建材可能就需要王干部你自己准备了!”
“人工费我是认可的,没什么问题!”王凌说道:“就是建材这方面,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可能没时间去弄这些东西,杨师傅你是专业做这个工作的,建材这方面的事情我可以委托你来准备吗?”
十五个人工作五十五天才五百块,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才六毛钱,跟临时工差不多了,确实不能算贵,王凌也就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了。
杨师傅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倒是也可以,就是不知道王干部你的预算是多少,对建材的要求是什么?”
王凌道:“材料尽量好一点吧,我先给你二百定金,房子修好之后再结算!”
这样自然可以,杨师傅当即就同意了,他一个师兄家里就有不少的好木料,另一个师兄家里也存有一些好的砖瓦,甚至连金砖都有,这些都是建国之前保存下来的好料子,一直都没能找到主顾处理掉,他可以先去看看情况,回来再和王凌商量,只要王凌同意,他们就能把手里的东西给处理了。
这也不算是占王凌的便宜,毕竟东西是真的好东西,价格也不少很贵,应该算得上双赢。
至于普通的砖头、木料这些,他一个一直在建房子的大师傅,自然是有门路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王凌又和杨师傅讲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厨房在哪里、卫生间要怎么弄、正房三间该怎么布局、院子里和房间里要不要铺砖之类的东西,王凌一一的详细讲清楚,统统让杨师傅给记了下来。
尤其是卫生间,王凌希望冬天的时候也能在家里洗澡的,所以对保暖方面的要求较高一些。
不是王凌太吹毛求疵,而是他希望把这件事情一次性搞定,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浪费精力。
而杨师傅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王凌想把其中的一间耳房给建成可以上厕所和洗澡的卫生间,这不是不可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京都建房的一个新的潮流,杨师傅自然也是会建的,但问题是需要街道办同意并审批。
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厕所都是公共厕所,就是一大早要起来排队的那种,洗澡则是夏天自己在家冲一下、冬天去澡堂子里洗,整个京都并没有建成完善的地下管路网络,想在家里弄一个卫生间出来就需要在家里铺下水管道,连接到公共下水道上去。
这就需要街道办审批同意了,且铺设下水管道的管子也只要街道办才能拿的出来。
这是杨师傅办不到的,需要王凌自己去处理了。
王凌也表示自己了解了,会在后期解决这件事情——王凌认为这事可能会有麻烦,但麻烦应该不是很大,毕竟自己根正苗红都红的发紫了,这种事情只要理由正当,应该是很好解决的。
同时,王凌连同人工费和建材费用先给了杨师傅三百块的定金,把杨师傅高高兴兴的送出了院子。
而他自己,则和金晨又奔着百货大楼而去。
京都的百货大楼位于王FJ大街,老百姓又叫王FJ百货大楼,但其实它实际的名字是“京都市百货公司王FJ百货商店”,是建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被誉为“建国第一店”。
王FJ大街号称金街,一直是京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从民国时期开始,王FJ大街就是京都的商业中心,百货大楼建在这里想必也是这个原因。
京都百货大楼于1955年9月25日开始营业,当天上午,开幕典礼刚刚结束,顾客就如潮水一般涌入货场,全天累计达到16.4万人次,日销售额高达30.9万元,当天营业结束之后,售货员们清扫卫生花了一个多钟头,光顾客挤丢的鞋就捡了两大箩筐。
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百货大楼每天都是人挨人、人挤人的,售货员没一天能按时下班的。
作为首都的商业形象代表,当时的京都百货大楼荟萃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商品,甚至就连外国货(毛子货)都有不少,深受京都和全国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树立京都百货大楼“新社会第一店”的商业形象,当时的商业部曾经提出“全国保京都,京都保大楼”的要求,京都百货大楼是当时惟一一家可以在全国采购商品的零售企业,有许多在商品生产地都难以见到的商品,都能够在京都百货大楼买到。
百货大楼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几千万元,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百货大楼愈加鼎盛,商品种类达到了两万多种,当时的京都人有句话: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
到今天,百货大楼里面的商品种类已经达到了四万多种,从衣服粮食到家具电器,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因此,作为初来乍到的王凌二人,想要一站式采购齐两人所需的生活物资和用品,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到了这里才发现传言果然不虚,虽然是周日,但一大早就人山人海的地方确实不多,至少王凌穿越至今除了工厂开大会之外还真的没建国,这也侧面说明了百货大楼的人气。
两人各持一张列好的采购单子,然后分了钱票,进了门就分别行动了。
他们今天要买的东西有很多,包括一些现在就要用的家具、暖水瓶、被褥、洗漱用品等等,两人做了分工,家具、被褥这些大件交给金晨去买,而暖水瓶、牙刷、牙膏这些小物件则交给了王凌负责。
这地方确实繁华,一共四层大楼,每一层楼的商品种类还不一样,逛起来的感觉很像是后世的商超一样,倒是让王凌体会了一次许多年都没有体验过的逛超市的感觉。
因着这样的感受,王凌的脚步竟不自觉的慢了下来,悠闲的把四层的百货大楼都给刚了个遍,这才带着自己买来的东西找到了在门口等着和他汇合的金晨。
可怜的金晨此时已经等了他半个多小时了。
这时候王凌又怀念起互联网笼罩着的信息时代了,只需要一个信息就能把位置发给对方,而不是在越好的地点死等,甚至连对方是不是放鸽子了都不知道。
两人碰头,合计了一下今天买到的东西,四张椅子、一张书桌、四床被子、两个热水壶、一个煤炉、一些碗筷和一些生活用品,大的家具像床、方桌、柜子之类的,现在的房子里面有现成的旧货,旧是旧了点,但还是能用的。
新家具可以等房子建好了之后自己打,又不是没有这个技能,只要找些木料就可以了,没必要浪费那个钱。
至于去旧货市场或者趁着年代的原因屯一些老的红木家具之类的事情,王凌不是没想过,但也仅仅只是想了一下就算了,一切随缘得了。
确认没有遗漏之后,两人就准备回去了。
当然,那么多东西不可能是两个人能带回去的,但好在这边有帮忙运送的平板车,三毛钱就能帮忙把这些东西给送到他们的小院子里。
王凌毫不犹豫的就付了钱,然后想着反正以后也要用而且现在身上正好钱、票都足,于是就让板车师傅等一下,自己又带着金晨进去买了两辆自行车。
自行车在这个年代是一个家庭里的绝对的重资产,是大件中的大件,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后世的一辆进口宝马轿车。
这个时代,要是一个小伙子能骑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二八大杠去上班,那绝对是方圆十巷八街的媒婆眼里的香饽饽,上门说媒的人能把门槛给踏破。
这么重要的一个大件的购买,放在别的小说里至少也要写个三章才能叫仪式感拉满,但在王凌这里,几句话就解决了这件事情。
百货大楼里的自行车有沪海、白鸽、凤凰等多个品牌,型号、款式也都各异,都是当下最流行的,很容易就让人挑花眼。
本着实用第一的原则,王凌最终为自己和金晨选择了全新出厂的凤凰牌加重型号的二八大杠,这玩意儿有着精心制造的全钢架结构、两个28英寸的超大轮毂、标准性的三角形车架和手扶式T型车头,全长超过170公分,加重型号的二八大杠用料要更扎实一些,后面还加装了即可载人又可载货的托架。
这是全国上下都很流行和实用的运输工具,以其耐用性和承载能力著称,很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对长途运输和重载货物的需求,在农村,一个成年男人可以用它驮载三大麻袋的粮食在乡间的土路上以15~20公里的时速狂奔。
在后世,虽然二八大杠自行车已经基本退出了国内的交通市场,但在非洲,它仍然是运输香蕉等货物的主要工具?,无数的奥德彪们就是靠着它养活了自己的家人。
每辆车的价格是一百六十五块,同时还需要一张自行车票,王凌没有自行车票,但是他有很多工业券,工业券是随工资发放的(每二十元一张工业券),用以购买香皂、塑料制品、电器等工业产品,自然也是可以抵自行车票的——每二十张工业券抵扣一张自行车票。
买了车之后,王凌又买了两个自行车摩擦灯,这也是时代的产物,将车灯绑在车把手上,然后把发电的转轮接到这轮那里,这样车子一动起来就会带动转轮转动发电,到时候只要把开关一打开,车灯就会亮了。
白天不用的时候把转轮微微往旁边一掰,转轮不靠在车轮上就不工作了,实在是方便的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