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紧握爱枪在魔法世界打出一片天地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热之夏
换源:


       出于渴慕真道、明辨事理的愿望;文学硕士、神学硕士和帝国神学院常任讲师汉斯·路德神父拟主持对下列各条进行的公开辩论,并希望不能参加口头辩论者提出书面意见。

以全知全能的我主圣帝为名。

一、当祂说“你们应当悔改”时,祂的意愿是信徒的整个生命应当持续地悔改。

……

十七、那些宣扬“钱币叮当落入钱箱,灵魂即跃出炼狱”的人,不过是在传播人为虚构的话语。

……

二十二、凡因赎罪券的保证而自以为安全的人,将和他们的教唆者一同永远沉沦。

……

二十六、任何真正悔改的圣帝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有权获得完全的罪罚赦免。

……

三十五、教会的真正宝藏是圣帝的荣耀与恩典的圣福音。

三十六、圣座的财富远超最富有的帝王,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财重建罗穆利亚大教堂,而要用贫穷信徒的血汗钱?

……

三十九、信徒当仿效先贤历经苦难福保众生,而非寻求虚假的平安。

四十、唯有经历考验,才可进入天国。

早前乔林知道教会贩卖赎罪券时,便向卡什维娜吐槽说,历史的惯性大得很,过几年一定会有人抗议卖赎罪券的行为,掀起全面宗教改革的大幕。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四十条纲要》传播得飞快,没几天就弄得满城风雨。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讨论本来只是帝国神学院内部的讨论,汉斯·路德神父在未与学院内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把《纲要》公开,弄得学院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原本夹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中间和稀泥的老师们不得不考虑站队,

学院区的众多大学里,《纲要》成为了最大的讨论话题。学生们之间争论激烈,两派势均力敌,论战僵持不下,又个个年轻气盛,学术上的辩论有着迅速激进化的倾向,好几次差点起了武力冲突。非神学的教师们倒是保持着默契,拒绝回答相关问题,以免引火上身。

下城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教会发挥了其深入基层的力量,动员了大量的神职人员展开布道活动,驳斥路德的说法。贫苦的市民们看不懂用古代语言写成的神学经典,只能听从神职人员的解释。可以说,教会牢牢地掌控着神学在普罗大众中的话语权。

上城区的景象可谓是表里殊途。贵族之中也分高低,一些没啥权力的低位贵族热衷于向高位者表忠心,要么高调地驳斥路德的《纲要》,要么为改革的想法摇唇鼓舌;隐身居在豪华宅邸里的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贵族则通过秘密的渠道和各方交换意见,考量着其中的利益取舍,谨慎表达自己的态度。

火热的讨论覆盖了整个七月。《纲要》向柯洛琳全境以及周边国家传播,收获了不小的反响。

路德神父一下子成了大陆的焦点,他趁机著书立传,系统性地阐述他的观点,希望能博得更多仁人志士的支持。

下城区的人们看不懂古代语言文字,没法直接阅读经书,路德便火速将代表性的几本经书的关键内容翻译成柯洛琳语,印制成小本本,让支持自己的学生在下城区分发。

事情发酵十几天后,皇帝宫殿里的争斗终于有了结果。教会势力仍旧不可小觑,背后还有圣座撑腰,皇帝不得不对教会妥协,默许他们展开猛烈的反击。

教会宣布路德译制的经书包含异端邪说,派遣教士端掉了分发译本的摊子,把还没发掉的译本全部收缴烧毁。随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公开辩论,猛烈批评以路德神父为首的“叛教者”,并宣布除其教籍。

上城区里,在教会上下打点,许诺利益,说服了多名公侯公开表示支持教会、反对路德的叛教行为;下城区的教会进一步扩大了讲义活动,还搞了些像模像样的慈善,笼络平民百姓的人心;学院区的学生们倒不吃他们这一套,于是教会直接动用他们在各大学董事会的关系,强行要求大学里不得讨论与《纲要》相关的内容。

皇帝召集了帝国议会并要求路德神父出席辩论,却被路德拒绝收回言论。议会于是“奉皇帝旨意”颁布敕令,要求通缉路德神父。

皇帝随即公开诏令,强调了圣帝教是帝国的国教,国民应当信仰圣帝教、不得宣扬异端邪说。

就这样,这场风暴被强行镇压了下来。

汉斯·路德神父被剥夺教籍后,其在神学院的教职也被免去,只得从柯洛琳尼亚出逃。有人说路德逃出柯洛琳尼亚后不久就被来路不明的匪徒杀死,有人则认为路德乔装打扮留在了周边,并没有走远,随时准备重返柯洛琳尼亚。

在这火热的七月,同时还发生着一件大事——帝国法学院的招生考试。

作为柯洛琳帝国的顶尖学府,法学院的招生考试从来都是热门话题,只不过今年这一回被路德的《纲要》给吸走了目光。

学院面向全大陆招收12到20岁的青年学生,整个七月都是招生季。

招录学生一共有三个步骤:测试、考试、面试。其中,测试是一项硬性标准,要求学生法力环流强度达到50mol及以上。

这一关就足以淘汰大陆上98%的学龄人口了。若非天赋异禀,则只有资源十分丰富、时间十分充裕、环境十分良好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老师指导、要帮家里干活、学习氛围淡薄,基本上在20岁时都达不到50mol的水平。

考试便是笔试。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科研能力是考试的三大内容。这三项考试都是通过性考试而非选拔性考试,只要通过便能拿到法学院的半张门票。相应地,考试的内容难度极高,基本只有从小接受良好的精英教育,才能通过。

当然,在进入笔试环节时,如果你有其它过人的能力,比如掌握多国语言、独立证明了新的数学定理、发表过学术论文、参与过大型试验等等,都可以作为额外材料上交,学院会酌情降低通过门槛,以确保专注于单一领域的天才不被埋没。

最后就是面试了。面试教师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性格品质、道德水准进行全面的考察,最终决定要不要招收这名学生。

三个项目全部通过之后,学生就可以开始挑选心仪的导师,和目标导师谈妥之后,就可以坐等开学了。

几个月前,乌尔里希·布吕宁和路易斯·加特林联手将乔林从恐怖的自爆中救下,卡什维娜随即苏醒。自打那时起,布吕宁就一再强调卡什维娜要进入帝国法学院,他来为两人撑起一张保护伞。

因为乔林作为在校生没有资格推荐入学,卡什维娜只能走招考的路子。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卡什维娜胸有成竹,踏入了考场。

法力流强度测试自不必提,轻松通过;

笔试部分,布吕宁亲自给划了考试范围,同样顺利解决。

面试环节,卡什维娜口若悬河,谈笑间引经据典、妙语连篇,博得了面试老师十足的好感。

仅仅一天时间,卡什维娜就再次站到了布吕宁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布吕宁老师。”

“我同意做你的导师。”

如此一来,便皆大欢喜。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