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太后六十寿辰。
京城中四品以上官员、地方知府以上官员,纷纷赶往迎仙宫朝拜。随行载运贺礼的车队,由大蜀各地汇集成都,从寿辰前昔直到今日,依然络绎不绝。
迎仙宫殿堂内,地面由大条香缎铺陈,器物上打着金色、红色彩结,形式各异的寿幛、寿屏,分别挂着、摆着,在殿堂四方随处可见。
太后身穿赭黄色龙袍,坐在镌刻着飞龙祥云的髹金大椅上,居于殿中玉阶最上层,她正向面对殿前,一如往常的容光慈祥,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朝拜。
费蓉儿来得较早,但迎仙宫内已是一片热闹祥和,她向太后敬献了一幅寿图,拜道:“祝太后洪福齐天,万寿无疆。”
她起身后环视了一下,宫内的人还不算太多。但张皇后竟然先来一步,令她稍感意外,真正出乎她意料的是——张皇后对她面含微笑,笑是那种善意的笑。
她还未反应过来,只听见太后唤她“慧妃,你快过来,上阶来。”她小心地走上玉阶。
太后再次见到这位相貌出众的媳妇,自然格外地高兴,一连问道:“慧妃入宫快一月了吧,住的用的是否习惯?也算有一段时间了,怎么看起来还体虚了些,是吃的不惯?哀家那里刚收到许多益气养身的补品,一会儿晚些时候,让人给你带去……”
表里不一的张皇后,眼里看见此景,面上虽仍微笑着,心情早已不快,在费蓉儿与太后对话时,她的女儿——凤仪公主正巧入堂,她本在殿边座上坐不住,立刻起来转到殿中,欢喜地喊道:“太后,您看……谁来了!”
太后一转眼,见凤仪公主已在盈盈下拜,高兴地叫道:“哦哟,我的乖孙女儿,原来是你啊,快到奶奶身边来……瞧你一天一个变化,真是姝姿姣好,不可名状啊……”
凤仪公主,今年十三岁,已初见成人模样。她自诞下到幼时,特别爱哭闹,偏偏每次到了太后怀中,就立即停止不哭。太后对小公主尤为疼惜,亲自赐予她“凤仪公主”称号。及如今公主长大,论其仪容、德行,也的确配得上“凤仪”二字。
随着拜见的人越来越多,太后也不再与人闲话。
到了巳时末,宫外已聚集所有文武百官,光禄寺卿开始主持拜见礼仪,百官们一齐步入宫内。
拜礼结束时,正是午宴时刻。
太后、皇上与百官们的宴,就设在迎仙宫;后宫妃嫔们的宴,则需移步迎仙宫旁的延昌殿。
延昌殿内,一张宽大的矩形食案设在殿中,搭有软垫的杌凳有序陈列在周围,妃嫔们按各自封位尊卑落座,十几个人围坐在长案边,既拉近了距离,又刚好不觉得拥挤。
张皇后首先开口道:“咱们妇人只能在延昌殿开宴,这边呢就由我来主持。虽然太后不在这里,我们也不能缺少礼体,但请众位姐妹同我举杯,祝太后福寿延年。”
众嫔妃都同举酒杯,因为是祝福太后的酒,不管会喝的还是不会喝的,都一饮而尽。
殿内的侍女们,立刻又为所有空杯满上。
张皇后再次举杯道:“这杯酒呢,我要跟慧妃喝。身为姐姐,早些日子前就想同妹妹亲近了,此宴也算是我们初次聚会,就借此以表情意吧。”
张皇后如此一番话,在如此场合讲出来,似乎在向大家表明,她与慧妃之间并无任何嫌隙,让人不得不感到讶异。
费蓉儿想起刚才让她以为是错觉的张皇后的笑容,现在想来应该是真诚无疑了,她不禁认为,张皇后究竟是有器量、大度的人。
费蓉儿既宽慰又感动,见张皇后的酒已送至嘴边,她连忙陪同举杯,一起喝了下去。
随后,张皇后看向在座众人,述道:“慧妃乃是后宫新贵,大家也该敬敬慧妃才是。不表示情意,也该表示欢迎吧。”
“这怎么好,”费蓉儿听了此话,有些难以为情,“还是……还是我来敬各位姐姐吧。”
张皇后和善地笑道:“她们敬你是应该的,妹妹若觉得难以为情,再回敬一杯便是了。”
“皇后所言极是,我敬慧妃一杯。”紧跟着的,是范昭仪举杯。
张皇后带了头,范昭仪紧跟其后,接着席上几乎所有人,都与费蓉儿喝了酒,只有几位不太想喝酒的,还稳坐着没有任何表示。
张皇后盯着那几位:“能喝的,就多敬一点,不能喝的,就少敬一点,多敬少敬,都是大家心意。”
此话还是有些道理的,那几位听了反而感到惭愧,只得举起酒来,一一与费蓉儿喝了些。
一来二去的,酒就喝了半个时辰,别人至多喝了两杯,费蓉儿却连饮了十数杯,尽管酒力不逮,但席上气氛友好融洽,她心中仍感到欣慰。
此后席间偶尔有相互举杯的,却是断断续续的,也不尽然与慧妃喝了,大多在各自品食说笑。
这样的局面,张皇后似乎有所不满,她便道:“大家都听说了吧,前两天会同殿的事……在众国使者面前,慧妃可是为皇上,为大蜀争足了脸面……各位不敬慧妃一杯,实是不合情理,还是我先来吧。”
重觞再饮,由张皇后带头,纷纷与慧妃喝酒,又有不太愿意喝的,奈何位卑胆小,慑于张皇后威势,又开始向慧妃敬酒。
原本太后寿宴,在延昌殿内,竟搞得好像是为慧妃举办的。
到了此刻,不少人方才察觉到,张皇后是有意为之,但也有只知其面、不知其心的,就好比费蓉儿,她被张皇后的“好言好语”完全蒙蔽了。
张皇后意图很明确,只是想让费蓉儿醉酒,要让她当众出丑而已。
费蓉儿拒也拒绝不了,只能硬着头皮,喝了一杯又一杯。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慧妃今日必将玉山自倒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这件事,竟也教张皇后未达意图而选择离开了。
赤凤宫宦官游金安,急冲冲跑来延昌殿,在张皇后耳边低语了几句,张皇后立刻叫上范昭仪,只丢下一句饶有意味的话,“本宫有事先走一步,但愿你们……一定要陪慧妃喝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