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
中学物理课上,林晓的物理老师曾创设过一个情境:万里无云的夏夜,你漫步在空旷的荒野,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每一缕星光,或许都是来自几十上百年前恒星燃烧所散发出的光。
星光,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浪漫,是枯燥冰冷的数字背后理想的幻梦,是地球生灵收到的独属于宇宙的赠礼。它有着神奇的力量,让这颗星球上哪怕是最智慧的生灵也深深着迷。
纵然痴迷于星光,林晓却也没能有幸见过中学老师向她描述的那番场景。只有一次,应课业要求与几位同学去离家最近的天文台观测北极星。那次观测持续了两个小时,她快乐了两个小时,那是她离她的梦最近的一次。
如果没有十年前那场命运的玩笑,或许林晓还有机会再一次看到星光。
林晓至今还记得人们得知地球即将毁灭的消息一个星期后的场景,不安与恐慌席卷了每一寸土地,天空中映着无边无际的火光,到处都是妇孺的尖叫与哭喊声,所有昭示着文明痕迹的结构体系一夜之间全部瘫痪,地球的文明程度一下退回了中世纪,并且还在荒诞的末日狂欢中不断后退。
那一天,所有人的信息设备都收到了一条统一的紧急通知:一颗直径一百三十公里的小行星正以十三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朝着地球飞来,预计十年内抵达。
简短而冰冷的红色通知框,仿佛一纸死亡判决书,审判了人类文明的命运终点。
这就是世界末日了,那一刻的林晓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林晓后来研究过那颗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其实原先小行星的撞击目标并不是地球,但是在掠过距离地球十光年左右的恒星“天苑四”时受其引力牵引,改变了运行轨迹。和“天苑四”擦边而过的同时,小行星撞击目标也更新为了地球。
天文观测站的技术人员在未经许可的前提下私自启用了人工智能代为观测,于是人工智能在检测到小行星撞击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越权将预警信息传遍全球,掀起了全人类的灾难性恐慌。
一个月后,地球上所有人类政府放下一切过往的敌对和成见,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开了一场集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三项议题:
第一,将天文观测站的所有技术员工个人信息公示;
第二,所有政府联合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政府,暂定名为地球联合理事会,简称地联会;
第三,立刻着手筹备人类文明生存计划,为人类文明找到一条可延续的道路。
比起前两项议题,真正值得商讨的议题只有最后一项议题,据说初步审核通过的人类文明生存计划有上百种方案,在反复权衡后,最终敲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换星计划。
林晓是计划的提出者,也是计划的唯一执行人。
换星计划,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某些科技手段将两颗行星的位置对调,一颗预设为地球,另一颗预设为十光年外的HP80725号小行星,那颗小行星处于一个类太阳系的稳定恒星系中,两个恒星系的宇宙环境极其相似,是换星计划的不二之选。
确定目标后,如何达到换位的效果,才是重中之重。林晓原先提交方案时,权当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徒劳挣扎,兼有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的性质,所以压根没把这个方案放在心上。索性怎么离谱怎么来,完全不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甚至连实施原理都是东拼西凑胡诌出来的。
但偏偏就是这份疯狂的计划,被计划甄选人,地联会的行星防御总局局长哈希德•维金看见了。
那时的哈希德坐在废纸堆里,身边到处都是被揉成团的废弃计划文件,一天一夜没阖眼的他期间视阅了上千份来自世界各地的计划,其中勉强合格的不过寥寥数十份。正在他近乎绝望之时,一份疯狂的计划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看完计划后,眼前先是一亮,随后身体上的疲惫登时一扫而空。他连忙从地上爬起,跌跌撞撞赶到电话边,拨通了地联会主席秘书的号码。
地联会二次会议上,哈希德向各地联会理事国郑重介绍了这个看似荒唐的计划,并在发言结束时说出了那番以后会被写入历史书的经典话语:
“我希望各位地联会理事国代表能慎重考虑换星计划,在这个地球文明生死存亡的重要节点,疯狂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理性。”
林晓阴差阳错成了换星计划的执行人,虽说是执行人,实际上却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负责以执行人的身份向外界发布计划稳定民心就行。大面积的社会动乱不会持续太久,无论地球文明的最终结局是生是死,余下的十年总归还是要过的。
真正关乎到地球文明生存希望的,在于换星计划的技术方面:在林晓设想中,地球方面需要将无数量子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精准发射到十光年外的HP80725号小行星上,然后操纵量子与地球上的量子形成纠缠态,以求达到瞬间换位的效果。
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只能做到将一个量子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再多的话,操纵的难度系数就不是人类可以想象的了。
一个量子,一个量子能换走多少东西呢?
正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时,林晓的一位同胞站了出来,提出可以将两个量子进行二维展开,将地球和小行星像包饺子一样分别包裹住,再进行换位。
这个人叫做柳明,天体物理学家,业余研究量子力学,曾在《科学》上发表过几篇颇有影响力的有关量子力学的论文,在国际量子物理学界也算是小有名气。
他的提案一经提出,便获得了不亚于林晓的关注度,经过讨论得出的结果是:理论上可行,至于实操,谁也说不准。
“这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了,不管怎么样,总得先试试再说。”哈希德•维金在商讨会上力排众议,批准通过柳明的提案,并任命其担任换星计划的首席科技顾问,辅助林晓一同执行换星计划。
林晓与柳明的初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是在哈希德•维金的办公室里,哈希德将两人叫来,只交代几句话便兀自出去抽烟了,办公室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片刻,柳明率先开口问:“你认为换星计划能够成功的把握有几成?”
“我不知道,”林晓实话实说,“但是能让地联会投入如此大的精力进行技术攻关,还能藉此稳住民心,说明换星计划的成功率应该不低。”
“虽然你不是专业研究量子力学的,但是我想你应该对量子力学有些常识性的了解:想要隔着十光年操纵一个量子,不比在撒哈拉沙漠里记下一粒沙子——不,是沙子上的细菌——的位置容易多少。”柳明伸出食指推了推鼻梁上的方框眼镜,一脸认真地说道。
“所以才需要你们。”林晓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和忐忑,显然,她苍白的解释并不能说服她自己。
柳明或许是察觉到了空气里的凝重,于是调整了下状态,迅速转移话题道:
“听说你喜欢星光?”
“对,不过自从污染加重之后就很难看到自然星光了,通过电子天文观测仪看到的星光就像一幅死气沉沉的画,缺少灵气,只是屏幕上无数个像素点的堆积罢了。”林晓有些意外,眼神里透出诧异,好似在问:你是怎么知道我喜欢星光的?
林晓首先猜的是哈希德告诉他的,因为哈希德手上有自己的全部资料,兴趣爱好之类的当然也包括在其中。可是转念一想,哈希德没有必要将自己的一切信息都交给柳明,毕竟柳明只做技术上的辅助,还用不着了解她的私生活。
也就是说,柳明本身就知道她的喜好。
果然,柳明的下一句话便验证了林晓的猜想:
“我也是洛比顿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的,不过不是同一年级,我比你先入学一年。”
林晓努力回想着自己以前的人际关系,意图找出柳明的身影,柳明看到林晓绞尽脑汁思索的样子,宽慰地笑了笑说:
“我们以前不认识,但我听说过你,毕竟能够被提名洛比顿校园十大风云人物的人本就不多见,何况还是你我这样的‘非本土人’。”
林晓点点头,不作声,将目光移开,良久才又轻声开口问:
“换星计划的成功率有多少?”
“我不知道。”柳明的语气有些犹豫。
林晓重新看向柳明的脸,却发现他的脸逐渐模糊了起来,神色里有些犹豫,似乎有什么事在瞒着她。
林晓张开嘴,想要问清楚,却发现喉咙突然发不出来声音,周围的一切开始旋转,混乱的世界如潮水般将她围困在中心,接着眼前一黑,林晓失去了意识。
昏迷前的最后一刻,林晓隐约看到了有一个人推门走进,是那双熟悉的棕褐色鳄鱼皮皮鞋,林晓醒悟过来,可是已经太晚了。
“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来的故事,就不是林晓的亲身经历了,而是逃生飞船上的AI告诉她的。
真正的换星计划并非像是地联会公布的那般神话,而是一场关乎人性的抉择。
林晓作为计划的执行人,将搭乘一辆只有加速和维生功能的太空航行器,以无限接近光速的速度驶向十光年外的HP80725号小行星,飞船上除了林晓,就只有一个量子。
飞行期间,林晓将进入长期的冬眠状态,只有到达目的地时才会被唤醒。届时,她将肩负起拯救地球文明的重任,通过飞船AI的指导,在小行星上操纵量子与十光年外地球上的无数量子形成量子纠缠,将地球与HP80725号小行星换位。
只是任务结束后,林晓再无法亲眼看到她所拯救的地球了。
她别无选择。
她是换星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人,只有她亲自踏上以命换命的死亡之旅,才能安抚躁动的民众,在民众眼中,她是地球文明的救世主,是圣女贞德第二,甚至是神在人间行走的化身,她的名字将被永远镌刻在地球文明荣誉史中最显眼的位置受人顶礼膜拜。
被人们推选出的救世主和被送上绞刑台的斩首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没有选择。
她别无选择。
她所搭乘的宇宙航行器不具备减速功能和生态系统,在她踏上航行器的一瞬间,就注定了她要为地球文明生存献出生命的结局。迎接她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鲜花与赞歌中悄然离场,要么与地球文明一同奔赴毁灭。
生存还是死亡,这依旧是一个问题。
她别无选择。
在她晕倒的那一刻,殊不知地球上的无数人已经替她做出了选择,在她进行谈话的那几分钟里,地联会发布了一份全球无记名投票,决定要不要牺牲林晓换取地球文明的延续,只要票数超过地球总人数的一半,便立刻用麻醉剂使林晓昏迷,进入航行器的冬眠舱。
地球文明没有时间了,容不得丝毫犹豫,或许即使是让林晓亲自做出抉择,她大概也会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地球文明的延续,可这个选项偏偏不是她做出的。
人类终究还是输给了人性。
林晓再次醒来时,已然身处十光年外的HP80725号小行星的近地轨道上了,通过AI之口,林晓了解到了换星计划的真相。
她对人类的怨恨只持续了短短的一秒,随即也就释然了,并非是她理解了人类,而与之正相反,她感觉自己已经脱离了人类。
“三十分钟后飞船将进入HP80725号小行星大气范围,飞船将启动自动降落程序……”
林晓听见AI的播报,霎时愣了一下,连忙问道:
“等等,你说什么?降落程序,这所飞船配备了降落程序?”
“回主人,本飞船装配了小型生态系统,维生系统,飞船驾驶系统,动力系统以及地球生物资源库,降落程序包含在其中。”
“那你刚刚告诉我的所谓换星计划的真相是?”
“那是前主人设定的程序,必须要在新主人醒来时播报给新主人。”
“你前主人是?”
“回主人,前主人的用户名是柳明。”
冰冷的机械声有条不紊地一一回答着林晓的疑惑,也使林晓确认了这不是梦境,不过林晓尚不能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她紧接着发问道:
“这艘船航行了多长时间?”
“回主人,航行了二十年,期间为补充能量减速五次,为避让小行星带绕行十九次,比航行预定时间晚了五分钟。”
“五分钟?预定航行时间是多久?”
“回主人,是二十年。”
二十年,整整过去了二十年!
“量子呢,这艘船上有没有量子?”林晓忽然想起了什么,情绪激动地喊道。
“回主人,前主人留下的量子在这里。”AI开启飞船内部的量子仓,从里面飘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透明立方体,慢慢悠悠地落到了林晓手中。
“是否按照前主人留下的程序开启?”
林晓点点头,“开启。”
只见那立方体正中凭空出现了一张信息卡,随即立方体面破裂成无数块泡沫碎片逸散,AI操纵机械臂接住信息卡,将其插入飞船电脑内的读卡器进行解码。
片刻之后,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飞船内部的大屏幕上,那是一段全息视频投影。
“林晓,好久不见,当你看到这段全息投影的时候,恐怕我早已经灰飞烟灭,成为宇宙的一份子了。”
“这艘飞船是我的,按照宇宙航行器的外观改造的,因为加装了冗余设备,所以航行速度应该要比航行器慢上不少,按照原设目的地,大约需要二十年左右吧。”
“这艘飞船上的量子并非换星计划里的量子,而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一份礼物,当你看到这段投影的时候,相信你已经收到了礼物。”
“这张信息卡是飞船上地球生物资源库的钥匙,资源库里有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活胚胎,如果你想要在新的星球上重建地球文明,它们对你会很有帮助。”
“如果必须有人要背负起灭亡地球的罪孽,那我想我应该当仁不让,因为这是我的选择,你也应该拥有你的选择,是独自生存,还是用资源库重新‘拯救’一个文明,怎么样都好,只要这次是你的选择。”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说不上来,我只是想向这个宇宙证明一件事,地球文明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依旧有人坚守着他们的人性。丢失了文明信念的文明,永不能称之为文明。”
“算算时间飞船也差不多要降落了。降落之后我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那是来自宇宙的终极浪漫:记得抬头。”
说罢,柳明的投影便消失了,随即AI冰冷的机械音再度响起:
“飞船进入大气……”
“飞船外壳起火,正启动降温程序……”
“飞船减速系统发动……”
“飞船放下支架……”
“……”
飞船稳稳落地,林晓缓步走下舷梯,HP80725号小行星的大气环境与地球差距不大,供给呼吸绰绰有余,只是离此恒星系的恒星太远,体感温度远低于地球上的数值,不穿防护服很容易冻僵。
林晓四处观察着HP80725号小行星的生态环境,这个星球上的植被大多都是粉红色的,且长势低矮,满眼望去,密密麻麻地延伸到天边,仿佛置身于粉红色的草原。
至于没有观测到特殊生物,很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文明程度太低,不具备产生陆生动物的条件,水生动物或许有,但林晓此刻并没有心情去辨清物种,而是一门心思地寻找着柳明说的礼物在哪。
“记得抬头。”柳明的声音突然在林晓身后响起,林晓吓了一跳,转过身来看向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柳明的全息投影。
柳明的投影笑着又重复了一遍:“记得抬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说罢,投影伸出一个手指,指向天空的某个方向。
林晓随着投影手指的方向看去,落下的恒星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尽头,带走最后一丝余晖,静谧的夜幕悄悄垂下。
点点繁星褪下羞涩的伪装,在黑绒布似的夜空里点缀出钻石般的璀璨。林晓来不及赞叹眼前的盛景,只见夜幕的正中央突然冒出一颗极亮极亮的星,周遭所有星星都在它夺目的光彩下黯然失色。
只有一颗星星才能配得上如此华美的终场。
万物在光与火的交汇中湮灭,凝固的熔岩重新流动,冰冷的岩层裂成无数碎片四散,城市崩塌为废墟,海洋破碎成冰体……而这一切的一切,林晓都不曾看到,跨越了十光年到达林晓眼中的,只有一束来自十年前的积满落寞的残光。
林晓静静地伫立,聆听宇宙的呼吸,目送地球文明的远去。这道来自十光年外的星光,终于来到了命运玩笑的尾端,它播撒下文明的种子,耐心等待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后,迎来下一轮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