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晚来迟 > 第三章书信
换源:


       换回衣服,姐妹俩就不再玩闹了。

“又起早贪黑地抄佛经了吧。”姜秀拉着妹妹的手,很是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父亲姜东霖是一个武将,一门心思全扑在了他的军营,从不过问后宅,全权交由宁辛打理。

祖父、祖母去得早,在他们几个小辈出生之前他们就驾鹤西去了。

姜府虽立足京都,到底是个独立的小门小户,也没有族里一大家子盯着,更不会有人时时刻刻关注着,宁辛做什么事基本上都可以随着性子来,不用看别人的面子做样。

相比不甚待见小女儿,她单能将姜府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妻妾和睦,在邻里远亲中名声已经很好。人人都夸赞姜东霖娶了一房贤妻。

都言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姜迟又是个事事不在意、浑然不在心上的性子。吃穿好差她都能很知足地过活。

曾几何时,也有路过家门的师父想讨姜迟去做弟子。

家中没有允许,但兄弟姐妹们私下里也多打趣,似她这种无欲无求,也和出家无差。

成神成仙的时候,姜迟也不敢说自己无欲无求。何况人生在世,只是她的所求不能轻易说出来罢了。

漫漫时光,困在一方小院,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打发。

仅仅是读几本书,捡些有兴趣的动动手。

偶尔她也有迷茫的时候,只是那种迷惑暂且不能解开。

顾不及远方,她就暂且顾及今世身边人……

“我抄惯了,手劲儿练出来以后轻轻下笔就不再觉得辛苦。且等母亲痊愈,我又可以偷懒了。”

姜秀:“你惯会找理由。”

“姐姐可知母亲今日病情如何了?”

姜秀安慰她:“娘亲今天好多了,高热褪去,也咳得没那么厉害,软软的粥饭也能吃些。想必再过几日就能好全了。你也是,别光顾着娘亲的病情,反倒把自己累倒,我可不想眼见母亲刚好你又接着来。再过些日子就是花朝节,你难得有机会出去转转,别错过了。”

“遵命,姐姐大人。。”姜迟还行了个大礼,逗得姜秀笑得花枝乱颤。

又与姜秀玩笑几句,姜迟捧着新衣离开了。

她刚回到春迟院就看见欢喜指示着几个家仆进进出出地往客厅搬书。

院里有一间被姜迟辟出来单作书屋,只是里面都是她的宝贝。她不许除了欢喜以外的下人进出。每次书运进运出仅到客厅,从书屋到客厅之间早些年都是哥哥帮忙搬运,这几年都是她和欢喜亲力亲为。

“这是谁的书搬来了?”大哥哥、三哥哥平时都在书院学习,一月归家休假三日,这才走半月应该顾不上帮她找书才是。

“这是老爷在朝堂上被赏的。老爷不喜读书,写信告诉两位公子,都送进了公子的院子。然后大公子、三公子商议之后就写信说先放到小姐的院子。”欢喜接过衣服掩唇笑。

做学子的,手中书籍都是一堆又一堆,除了他们本人谁还能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书?久而久之,老爷夫人忘了这事,就全部都是小姐的了。

“是我的是假,大哥哥、三哥哥保准是等着我看完做过了笔记再统统拿回去。他们从我这里拿的书还少吗?”姜迟摊摊手,无奈。

“这不也是说明小姐学问高吗?大公子、三公子是谁?那可是鼎鼎有名的严夫子的关门弟子,能入两位公子的眼,小姐有大才。”

欢喜跟了她这些年,衷心只增不减,溜须拍马的功夫也没落下。

姜迟接过书信,坐在院子里读。看似薄薄的一封,足足五六张,里面写满了二人的叮嘱,又问了一通她的衣食住行等等。这些都是往常问惯了的,她几乎看了开头就知道后面写的什么。

读完之后,姜迟回到房间窗台下,摊开笔墨纸砚,踌躇片刻,随后落笔,一气呵成。

家里的姑娘都被困在院中,除非逢年过节,客来客往,她们几本接触不到外人。再加上宁辛对她要求不高,她就更没什么好忙的了。

她在小院的日子基本是日日相同。

尽管如此,自从两位哥哥外出念书,依旧面面问到。

因此,她回起信来仿佛流水账。反倒她知道的,能写进信里的,无一不说。

待姜珩、姜尧兄弟二人收到书信已是三日之后。

这日是书院刚考完试,书院学子征得书院管事同意,在书院里举办了一次赏梅宴。

书院中多种岁寒四友,各成一院,久而久之就成了岳林书院一大盛景。

此次被邀请在列的大多是学识名列前茅、自成一风、惊才绝艳的学子。姜珩兄弟二人同被邀请在列。

这种宴会,参加的都是意气风发,满怀抱负的学子,谈论起来也都是天南地北、天上地下、为国为民的“大事”,或是学术上的争辩。

“大公子。”姜珩的书童拿到书信第一时间来寻姜珩,好在赏梅宴尚未正式开始。

姜珩看到书童,离席去接。他是说过但凡家书要第一时间交给他,免得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他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一切变换都在转瞬间。

接到手,一看落款,姜珩的心就软了几分。大妹妹有娘疼,什么都不缺,什么都缺却又十分懂事的二妹妹就是他兄弟俩的心头宝。

“还有什么吗?”

“八小姐送来的还有几本书。”书童举着手里的包裹示意,“公子现在要看吗?”

姜珩摆手:“不了。你去将这几本书放好再来。”

说完他就从身上解下荷包递给书童:“这些银钱送回去让阿迟回去买些炭,要买好的,我和尧弟这里让她不用担心。”

“是。”

书童转身要走,姜珩突然想起什么,又将他喊回来。

“钱别给阿迟了,你命人买好炭火,直接送到她院子里。如果给她银钱,指不定又去买书了。”说到这里,姜珩忍不住笑出了声。

“公子,若是……被夫人知道了怎么办?”书童跟在姜珩身边已久,个中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他不过一个下人,也拿不了那么多主意。

被书童这么一问,姜珩心里骤然蒙上一层烟雾,只说:“我娘那里知道了也无甚影响。若是被阻拦,你就说奉命行事,一切都推到我身上。”

“是。”

站在梅树下,姜珩打开信仔仔细细反复读了两边,眉眼中的笑意未曾断过,然后又是心疼。

“每逢换季,母亲都要病一场,良药苦口无甚效用不说,也带着让阿迟吃上不少苦头。”

姜珩读完信方回到席上,就被三五好友围着取笑。

“姜兄方才是在和哪位佳人书信传情?”

姜珩摆手否认:“各位不要胡乱玩笑,一封家书而已。刚刚得知母亲换季得了风寒,近日就要痊愈,我心中欢喜。”

“在下唐突了,预祝令堂康健。”

“多谢。不知者无罪,无妨。”

姜珩走到自己的席位前落座,等待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