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母这时才注意到顾大通胳膊上的胎印,当下重新将他紧紧拥入怀中,久久不肯松开。她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与脸颊,指腹摩挲间满是失而复得的珍重。过了许久,她才缓缓松开胳膊,往后退开一步,泪眼婆娑地重新打量着眼前的儿子,抬手拭去眼角的泪。
此时天色已暗,里屋忽然传来一声咳嗽。
“是奶奶醒了,我进去看看!”顾大通说着,转身时悄悄拭去自己眼角的湿意。推开门,昏暗的屋里,顾老太太仍躺在炕上,只是眼睛已然睁开。见有人进来,她挣扎着想坐起身,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顾大通连忙上前扶她坐好,老太太定定地端详着他,半分钟后突然开口:“我认得你,你是冥界的顾主判!”
这话如惊雷炸响在顾大通耳畔,他心头剧震:奶奶怎会知晓自己的冥界身份?
强压下震惊,他稳住神色问道:“奶奶,我是您的通儿啊!您怎么知道我是冥界主判?”
“这个不必问,日后自会知晓。不过你既身为冥界神祇,到了人间界,总该懂些人间的规矩。”顾老太太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顾大通不敢怠慢——他根本猜不透对方的底细,忙躬身行礼:“前辈,晚辈不知人间界规矩,还请指教。”
见他态度恭敬,顾老太太忽然大笑:“前辈可不敢当。只是提醒你,你祖上曾替我执马坠凳呢。”
顾大通闻言连忙跪倒:“小辈不知先辈驾临,有失远迎!”
“罢了,罢了。你明日到庙上拜会主教大人吧。”
话音刚落,顾老太太“嗖”地瘫回炕上,重新闭上了眼睛。
顾大通确认她无碍,轻叹了口气:果然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他退出房门,来到庭院。顾家祖上从洪洞大槐树迁来,世代居于这大山之中。院子坐落在开阔地的崖坪上,外墙是黄土垒成的“土城墙”,结实耐用,正合西北的气候。
此地地处西北,人烟稀少。每到冬春,风起时便是飞沙走石、黄土漫天。这里的人性子粗犷,脸蛋上带着高原红,说话却格外实诚。
“通儿,吃饭了!”顾母的声音传来。顾大通走进火房,灶王爷起身相迎,他忙客气道:“灶君不必多礼,多谢多年照拂我家,晚辈感激不尽。”
灶君歉然道:“主判说笑了,小神法力低微,实在没帮上什么忙。”
“吃饭不论大小,能力各有高低,灶君不必自责。”顾大通温言安抚。
“主判大人先用饭吧。”
顾大通点头,再没多言。只是他端坐桌前迟迟不动筷——身为冥界阴神,本就无需进食。顾父顾母对视一眼,满是疑惑:这可是他小时候最爱的饭菜,怎么不吃?是饭菜不合口,还是离家太久,连吃饭都忘了?
顾母正要开口询问,顾大通先低声道:“爸,妈,我是冥界的阴帅。”
声音不大,二老却听得真切。顾父一口饭差点喷出,紧接着一阵咳嗽:“你说什么?你是阴帅?”
一旁的顾老太爷虽有些耳背,此刻却听得分明,他瞪了儿子儿媳一眼,示意他们吃饭,别多问。
“爷爷,爸,妈,你们先吃,我去门外走走。”顾大通说着,起身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