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无奈,只好端正身姿,如实记录了起来:
在下年幼之时,就很喜欢看史书。不过,那时候的自己,仅仅是用看故事的心态去看的。直到渐渐的长大,心性的成熟。在下才深刻地明白了一点,历史无疑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正如墨家以及唐太宗都提过的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其实我们好好的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所谓的什么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等所有的一切社会知识,都包含在历史(书)之中。
政治:国与国之间的交涉甚至征伐,改朝换代、谋朝篡位的政变,自古以来的官场勾心斗角、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等等。
经济:自从人类文明的诞生,各个时期经济体系的构造发展等等。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层次。
军事:任何一部兵书的诞生,都离不开历史上行军作战的战例,或是领军的经验体会。
至于民生其它什么的,人类不就是一代代生活传承下来的吗。
而且,历史最为可贵的,就是它的代价之昂贵巨大。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那绝对是弥足珍贵的。
好比,一个国家的灭亡,只为了告诉后人一句,君主的荒银无度会导致一个帝国的灭亡这么一个道理。
类似历史上“荷兰郁金香”事件,跟最近白头鹰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数次股灾的爆发就有着本质上的相似。
最重要的是,外蛮还在忙着买卖奴隶时。我国古代的管小仲就已经运用粮食战争的经济手段去实现灭国了。
我们不仅可以从历史之中学到大量的知识。而且,若是后人能够好好研究历史,以史为镜的话,诸多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就像眼下的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官员贪腐成风,官民矛盾激增等等现象,历史无疑是给出了最好的前例的!
所以,《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以及外蛮的部分史书,是你必看的。
古籍名著,包含体现了古人的思想文化精髓,其中内容博大精深。百家之学,包罗万象,是历史赐予的珍贵宝藏!
《墨子》《韩非子》《鬼谷子》《吕氏春秋》《管子》《**文集》《谋略学》《资本论》(这玩意太啰嗦太枯燥外加有点深奥,普通人慎入。好比,第一册前半段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生产力通过生产资料创造的总价值,刨去工资、房租、机械的损耗等剩余的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利润。这他妹的硬是啰里吧嗦写了几十万字)……
开疆拓土,以弱胜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眼下列强国力远胜于我,瞬间赶超是不可能的。一旦发生战争,只能借助于兵法韬略,尽可能消除弥补双方的巨大差距。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兵法二十四篇》(诸葛亮兵书)、《吴子兵法》、《六韬》(姜太公兵书)、《尉缭子》、《孙膑兵书》、《司马兵书》、《纪效新书》(戚继光兵书)、《筹海图编》(郑若增兵书)、《阵纪》、《武经总要》(这本书基本上就是把前人兵书的不少优点编辑在一起罢了)、《太白阴经》(李筌兵书)、《唐李问对》外加辛弃疾的两篇著作《美芹十论》《九议》、《超限战》……”
“这么多!”
刘明写着写着手不由发抖了。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千年历史,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世之大才,他们留下了不知多少的宝贵著作。
可悲的是,眼下社会,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出书招摇撞骗。好比,曾经书荒的时候,我就百度有什么好书值得看。
结果出来什么“人生必读一百本书”之类的,在我看来,里面值得看的也就不超过十本罢了。
因此,选择一部优秀的作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一来,现今书籍字数多,少则几十万,动辄上百万字数,这就增加了阅读的时间。
若是选择一部垃圾作品,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降低了自己的阅读兴趣,甚至潜移默化的降低自身欣赏水准,影响自身心性。
更重要的是,一本书动则几十元高价。对于我这样的穷刁丝来说,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当然,钱财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浪费我大量时间啊。很多书,我看过一遍,就剩拿去当柴烧的价值了。
上面推荐你看的书,都是我十里甚至百里挑一,择选出来的经典之作!”
“哇,那老师,是不是我看完那些书,就能变得和你一样优秀了?”刘明听完之后热血沸腾了。
“你在做梦呢!”施钟云无语了,“读书只是一个基础,书是死的,能从中学到什么领悟什么,全靠读者自己的天赋。
好比一个教室的学生,一样的教师上课,一样的教材读物。可是有人考试第一甚至满分,有人却倒数第一甚至不及格。”
“我看过老师的著作,知道老师是一个绝对的‘天赋论’者。”刘明说道。
“不是我主张‘天赋论’,而是事实正理就是如此。勤奋苦学只能提高一个人的下限,唯有天赋才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
所谓的天才,他们与普通人的不同在于。天才付出一分努力,所能够取得的成就,是普通人付出十分努力的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万倍无数倍!
我这样说,不少道貌岸然资质愚钝的书呆子肯定会大为不满了。其实这也不足为奇,云国千年来,深受儒家的毒害。要说其提倡礼仪仁德,这自是令人赞扬。
但很显然,儒家学说则是过于刻板甚至脑蚕了。所谓的唯心主义正是如此,一切只是想当然的美好,极端片面性。却不顾及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卑劣黑暗面。
而云国千年来,很多被后人耳熟能详的人生哲理,实则根本就是过于片面了。或是为了宣传美好的一面,而刻意的忽略了其中不令人满意的另一面。
好比所谓的“勤能致富”。当然在下不是贬低勤劳的价值,而是就事论事罢了。
古代云国的农民,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活已经不仅仅是勤劳,而是刻苦甚至是拼命了。
但是,百姓饥寒交迫者不计其数。貌似哪篇古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养蚕的穿不起丝织的衣物,捕鱼的吃不到鱼。
这种情况,云国古代不乏多见。莫不成,那些百姓还不够勤劳吗?
在云国,我们很多人所熟知的一句名言,仅仅是被刻意删减的上半句,也就是所谓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
很显然,做出这种事的那人,他的目的是为了告诫云国人要勤劳刻苦。他的本意应该是好的,但很显然,实际情况却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
其中道理很简单,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特长兴趣都不是一样的。而天才,则更是少之又少,是所谓的普通人,努力十倍百倍也根本比不了的。
云国不少学究,刻意的提倡努力学习的作用,却根本看不到甚至是有意的忽视天赋兴趣所蕴藏的强大力量。
一味的死读书,日复一日在自己不具备天分与兴趣的事情工作上拼命努力,当然效果还是会有的,正所谓熟能生巧吗。
但所能够取得的成果,实则绝不会多大。甚至可以说,最终的成绩根本比不上你先前投入的时间精力等诸多人生成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