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
就是因为曹操,与兖州本地士族的矛盾不可调和,才导致他在讨伐陶谦时,张邈、陈宫等人,开门迎接吕布进入兖州。
那个时候的曹老板,手下就只剩下了三个县!
因此,狄云并不希望这样的情况重蹈覆辙,这才提示他一番。
“还有便是,张邈、陈宫等一系列本地士族,最好不要重用他们。”
狄云再次开口叮嘱道。
“孟卓兄,也不能信任?”
曹操吃惊的看着狄云。
今日他与陈宫见面时,就见他谈吐不凡,对他也是颇有好感。
原本想着重用陈宫,但现在狄云却说,不能重用。
“当年的袁本初,与张邈是兄弟,可现在呢?”
狄云反问道。
这一下,直接让曹操不知道怎么回答。
当年的三人,那可谓是挚爱亲朋,情同手足啊,但后来,袁绍不还是想杀张邈?
“先生的话,曹孟德谨记。”
曹操点头道。
见曹操重视自己的提醒,狄云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指着一旁的赵云道。
“州牧可还需要人手?”
“若是不嫌弃,可否让我三弟子龙跟着你?”
“啊?真的?”
曹操有些不敢置信。
他对赵云,其实早就垂涎三尺了,尤其是上次濮阳守城时,典韦与赵云合力杀敌,更是让他馋的直掉哈喇子。
只是碍于赵云是狄云的三弟,所以一直不好意思朝狄云开口。
“当然,我三弟的能力不亚于我二弟典韦。”
“只是一直让他跟在我这运粮官身边,着实是委屈了他。”
“正好此番对付黄巾贼,州牧也需要人手,不如就让子龙去帮你吧。”
狄云再次开口道。
“好,好,如此甚好。”
曹操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
其实,狄云的提议,也是思考了许久,而决定的。
现在的曹操成了兖州牧,势力膨胀了数倍,如今他的账下,不仅有夏侯惇、夏侯渊这帮宗亲大将,还有出身颖川郡的荀彧、郭嘉、戏志才等人,更有陈宫、鲍信等兖州本土谋士。
若是狄云再想低调,就不能再把赵云留在身边了。
毕竟赵云的能力和名声,在曹营中,也是也是属于一等一的存在,若是在留在身边,很难不引人注目。
“那曹孟德就谢过先生啦。”
曹操激动道。
“不如这样,我调三千兵马来,这些兵马全权由先生指挥。”
闻言,狄云刚要说些什么,却有被曹操出声打断。
“先生不必急于拒绝,我知道先生喜欢低调,所以这些兵马明面上是交于子龙率领,先生幕后指挥便是。”
自从上次收编的了黑山贼。
曹操就将大量的老弱病残剔除,只留下了两万精壮。
再加上先前的部队,现在的他手下大概有三万兵马。
这一下就拿出了十分之一,便足以证明,曹操对狄云的重视。
“属下听主公吩咐便是。”
狄云见不再好说,只能侃侃领下命来。
..
次日,
曹操将所有人都召集了过来,共同商议起了军事。
“眼下黄巾贼来势汹汹,兵力更是数倍于我方,汝等可有什么计策?”
曹操向着台下的众人问道。
“这群黄巾乱党横行霸道,劫掠百姓,依属下看,州牧大人应当早些将他们铲除。”
一名来自兖州本土的官员说道。
“是啊州牧大人,黄巾贼猖獗,若是放任不管,只怕是要成了气候了。”
“还请州牧早些将其铲除。”
一众来自兖州的人士纷纷开口道。
曹操听完,只是冷笑一声。
先生说的果然不错,这些兖州的士族,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刘岱的死,就好像跟他们没关系一样,直到现在,还在催促着自己出兵。
不过曹操也不没露出一点不瞒,毕竟这些士族们不催他,他也是要出兵解决黄巾贼的,不如暂时顺了他们的意思。
“汝等所说,正是孟德所想。”
“奉孝可有退敌良策?”
郭嘉闻言,不慌不忙的走出人群。
“黄巾贼虽有百万之重,但也只是外强中干。”
“我军虽人数不占优,但士兵都是精锐之士。”
“所以,我军只要使用游击战术,消耗敌军锐气,等到敌军疲惫之时,再全力出击。”
“如此,便可大胜。”
游击战术?
兖州的一众士族都是瞪大了眼,完全听不明白,郭嘉在说些什么。
全场的人,也唯有看过狄云所著的兵法的曹操、夏侯惇等人,才明白郭嘉说的是啥。
况且,狄云所写的兵法,确实精妙,尤其是游击战术,面对当下的局面,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虽然郭嘉一直想,与隐藏在曹操背后的哪位高人较量,但他也不是狭隘之人,在这样大是大非的局势面前,他依旧会推荐对手的战术。
“我意也是如此。”
曹操点了点头,随即道。
“诸将听令,即日起,迅速调动兵马,准备与黄巾贼开战!”
“诺!”
一众将士齐声领命。
这群人中,也包括了赵云,毕竟现在的赵云依旧独领一军,也是有资格参与这样会议的。
在会议结束后,赵云便回到了狄云的住处,又把会议上的一切,都和狄云说了一番。
听完后,狄云也是放下心来。
只要曹操使用自己的游击战术,那么拿下黄金贼,基本就是万无一失的事情了。
随即赵云又补充道。
“还有一件事,主公任命我为前锋。”
顿时,
狄云有些无语,你曹老板这是一定要让我出力啊。
曹操让赵云当这个先锋,不就是摆明了,不让自己一直躺在后方嘛?
哎。
罢了,罢了。
事已至此,那我也只好,小刀喇屁眼子,给你开开眼了。
(求求小花花啦,呜呜呜,最后的机会了,呜呜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