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聊天群:秦始皇?V50看看实力 > 第七章 儒家是真经,但儒生他不正经啊!
换源:


       (新书启航!求打赏!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想到自己最看重的儿子,竟然是死于儒家之手,赢政这会儿已经忍不住又想杀人了。

他这一生,从来都没像今天一样,觉得自己失败过。

他宠信赵高,结果赵高篡改他的遗诏。

他把自己最看中的儿子交给儒家教育,结果他们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在这一刻,他甚至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产生了怀疑。

“@李飞,李飞群友,可否告知,是儒家的哪一个混蛋,杀死了扶苏我儿的?”

一看到秦始皇发过来的话,李飞无语的真翻白眼。

这位千古一帝的理解能力,看样子非常的堪忧啊,自己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

“@赢政,公子扶苏,并不是被哪一个儒家的弟子杀死的。

而是被儒生的教育,给害死的!”

“被儒家的教育害死的?什么意思?”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其核心是“礼”与“仁”。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者“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应该说,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思想,代表了社会进步的一个方向。

应该说,儒家的经,是真经。

但是,耐不住儒家的弟子,他不正经啊。

自从孔子死后,儒家学说,直接分裂成了八个不同的学派,各派之间,都自认为自己才是孔子真正的继承者。

八个学派之间,为了学问也好,为了利益也好,互相之间不断的党同伐异。

为了在竟争之上占得上风,各个学派,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对孔子学说的再解释,甚至是再创造。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的思想,也与孔子的本意,越离越远。

到了你的这个时代,孔子的学说,应该是以博士淳于越为首的学派为正宗吧?”

看到李飞的提问,秦始皇认真回忆了一下皇宫之中关于各个学派的记载之后,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自百家争鸣以来,各家学说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很多时候,连他都无法分辨,到底哪家的学说,对于国家是有益的,而哪一家的学说,对于国家是有害的。

而在这其中,要说最乱的一个,应该就属儒家。

他们不仅与别的学派相争,自己内部也是斗个不停。

好在,到了他这个时候,儒家的八派之争,基本已经算是到了尾声。

虽然内部还有不同意见,但基本上是以博士淳于越所代表的学派为首。

自己虽然内心里更加倾向于法家,但对于淳于越的学说,还是欣赏的,要不然,也不会把扶苏教给他来教育。

难道,就是这样,才出了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淳于越绝对是留不得了。”

“淳于越有什么问题吗?”

“淳于越的人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他的学说却有很大的问题。

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质上是在强调秩序的重要性。

一个稳定、有效的秩序,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基础。

但是,到了他们这里,却异化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狗屁理论。

如果孔子本人活过来,估计都要被他们再给气死过去。

而孔子所谓的崇古,也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希望各个诸侯能够止戈修战,给百姓以喘息之机。

可是,到了他们这里,却是不顾现实的情况如何,一味的强调,要恢复周天子那时的全套制度。

我华夏先民从蛮荒之中,筚路褴褛一路走来,一直都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岂能再毫无理由的倒退回去?

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是退回到周天子那个时代,而不是退回到先民们茹毛饮血的那个时代呢?”

看到李飞说出来的话,秦始皇不禁击掌而赞。

他原本以为,这个生在自己两千多年后的群友,能为自己揭开历史的迷雾,让自己知道未来的走向,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没想到,这个李飞群友的见识,竟然也如此的高绝。

刚才那几句话,简直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面。

就是嘛,如果真像淳于越说的那样,全面的恢复周礼的话,那历代秦王艰苦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

郡县制明明更符合大秦帝国的实际,却非得要恢复分封?

凭什么?

秦始皇把李飞引为知己的同时,李世民也同样是忍不住击节赞叹。

李飞群友到底是何方高人,对儒家的认识竟然如此之深。

在祖龙那个时代,其实还有,儒生们再怎么迂腐,起码的六艺都还是能够掌握了,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上阵杀敌的。

到了自己这个时代,虽然还有大量的儒生配剑。

但是,一部分的儒生,已经开始了羽扇纶巾的装扮。

天天屁事儿不干,就知道高谈阔论,一旦到了正事儿上面,又屁的主意都拿不了,简直就是废物的代名词。

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想,你们特么的是不是跟孔夫子有仇?

如果孔夫子泉下有知,估计都得亲自上来给你们示范示范,什么叫做以德服人。

李飞可不知道,他对于儒家的一番见解,已经让两位千古一帝,将他引为了知己。

“正是因为淳于越这样思想守旧、不思进取的人把持了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到了后世,儒家学子才慢慢有了腐儒的称号。

可以说,败坏儒家名声的始作俑者,淳于越绝对算一个。

也正是在淳于越这个骨灰级腐儒的教育之下,本就生性善良孝顺的扶苏,才会变的越来越迂腐。

当他收到赵高传来的伪诏之时,尽管蒙恬苦口婆心的劝他,说其中可能有诈。

要他先回咸阳,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之后,如果真是秦始皇的本意,再死不迟。

但是,深受淳于越所传的儒家教导的扶苏,却竖称父母命不敢违。

任凭蒙恬如何劝导,他都不愿听,就这么直接上吊自杀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