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我在金三角重建大明! > 第四十二章 工厂计划
换源:


       亚伦刚接起电话。

还没有开口。

一支黑洞洞的枪口就顶在他的脑门上。

李海来手里拿着步枪顶在他的脑门上,他的哥哥就站在旁边。

“你说话小心点。”

李海归淡淡的说道。

他语气缓和,脸上却杀机显现。

亚伦咕咚咽了口口水。

他不敢乱说话。

他还想活下去。

亚伦说道。

“报告长官,我们送出去的那批税款被……”

“被土著的游击队打劫了……”

亚伦磕磕巴巴的说道。

就听见对面传来哐当的声音。

爱德华已经气的砸杯子了。

李海归走上前。

把电话按住。

亚伦看着他,眼睛里满是单纯。

李海归卯足了劲,砰的给这个家伙一巴掌。

亚伦被打的七荤八素,原地转三圈噗通坐在地上。

他的面前全是小星星。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这个家伙了。

李海归甩了甩手。

这巴掌差点把他手打脱臼。

至于为什么打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说话磕磕巴巴。

对面只要细想很容易怀疑。

英军武器装备那么好,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打劫。

再说被打劫,你说话小心翼翼的是干嘛。

生怕别人不怀疑里面有猫腻么。

第二,现在腊戌城几乎所有英军都知道他们兄弟。

和朱清龙走得近。

现在只能卖力帮朱清龙。

既然亚伦只是有使坏的动机,那就得教训。

电话的那一头过了几分钟平静下来了。

继续说话。

李海归拉起亚伦要求他继续说。

亚伦不敢拒绝。

对面问道。

“需不需要增派人手?”

李海归摇了摇头。

亚伦回答道。

“不需要长官,这里人手充足。”

对面的爱德华也没说什么。

他现在人手也不多。

既然他不需要那就是好事。

一边的李海归悄悄地说道。

“这里需要枪炮和物资。”

亚伦看了眼李海归,对爱德华说道。

“我们这边需要枪炮弹药,还有一些物资……”

爱德华说道。

“行,这些我会叫人送过去。”

只要不是要人他都可以做到。

现在英军就缺人。

爱德华放下电话。

奇怪对面的亚伦说话怎么磕磕巴巴的。

……

到了第二天。

朱清龙找到朱富。

“父亲,英国人已经被搞定了。”

“现在咱们华人只需要交百分之十五的税。”

朱富点点头,脸上带着微笑。

他这个儿子比自己有本事他很高兴。

都说富不过三代,他的家族怕是要富贵万万年了。

朱富说道。

“这下华人可以安心生活了。”

朱清龙笑了笑。

想起自己的计划。

这百分之十五的税只有在腊戌城的范围。

腊戌城面积比他穿越前的深城大一点。

可是这里的华人却很少。

现在有这么利好的政策,他想把缅国的华人都吸引过来。

这样既可以增加税收。

又方便管理,保护,方生产,方征兵。

一举多得。

既然如此就需要有人来宣传,让更多华人老板。

华工,华人农民来这里。

但是不能靠报纸宣传。

他还要靠报纸“打假”

因为英军也看报纸。

要是英军知道现在腊戌的状况是被华人控制。

一定会有所行动。

既要华人知道。

又不要英国人知道。

那就需要像朱富这样的人了。

还有,就是体制改革用来迷惑英国人。

比如说照收百分之三十的税。

但同时,还退还百分之十五的税。

这件事一复杂。

外界就难以琢磨。

并且朱富就是很好的发声人。

他在商场混迹多年。

人脉广阔。

还有威望一是一,二是二,没人会说什么。

朱清龙把自己的话告诉他。

“父亲我想要你帮我一个忙……”

朱清龙把话说完,朱富点点头。

能帮助自己儿子的事业他很开心。

朱清龙见朱富这么爽快。

又说出自己另一个计划。

“父亲,我想把土著的生意全部弄到咱们家的手上。”

“再把他们的厂子商铺全部搞成纺织厂,服装厂。”

朱富点点头。

纺织厂和服装厂干起来很赚钱。

但是怎么让那些土著人把自己的厂子送出来?

朱富把疑问告诉朱清龙。

其实自已经猜到一些答案。

以朱清龙的行事风格怎么做还用说么。

朱清龙的回答是大棒伺候。

然后给他们一点钱。

朱富点点头没说什么。

朱清龙继续说道。

“等这些厂子开起来还需要父亲帮忙打理。”

朱富摇了摇头。

“我一个老头能帮得了你什么。”

在朱清龙的恳求下朱富答应了。

如果厂子办起来。

朱富帮他经营。

朱富是个老商人。

能从一个普通人拼杀到一个三百万人口地区的首富。

他还是以华人的身份做到的。

他的经营能力可谓是强大。

朱清龙身边有这么大的一个帮手,怎么可能不用起来。

他的人现在适合的只有海瑞。

戚继光是军事。

海瑞管理内政,现在还管理税收。

没有多少功夫打理生意和生产。

朱富是最好的人选。

这样只要纺织厂和服装厂搞出来。

他的军装就可以解决。

不仅有军装。

军装的质量还可以保证。

而且造价会低廉很多。

到时候还能利用它们给自己带来收益。

开厂子掌握生产资料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要是去买军装不仅容易让人怀疑。

而且质量难以保证。

再说这里工业落后。

普通的服装厂怕是难以短时间完成订单。

他可是只有半年的喘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