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带着江户老婆打江山 > 开关下海了
换源:


       雨停之后,朱有天便和福斯托回到了商船上。

“兄弟们,我把你们从江户带出来就允诺了你们一场富贵,如今,大明朝开关了,咱们赚大钱的机会来了,如果愿意留下来的,俸禄加倍,不愿意留下来的,我也不勉强,还会送一笔回家费。”

众水手听着朱有天的激情宣扬,纷纷心想,他们跟随朱有天从江户出来不就是为了干大事赚大钱吗?

“朱首领,我们愿意跟着你,要跟着你赚大钱!”

“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干不成的大事!全体下船,带上伐木工具,咱们上山砍樟木!”

……

山头上,朱有天和一众水手挥汉如土砍着樟木,朱有天可是从底层干起的,什么杂活没有做过,这砍木头的活自然也不在话下。

殊不知,在树林深处,已有监视之人在暗中窥看。

“大兄弟,在对面的树林里好像有人。”

福斯托已经觉察出了密林里的动静。

“不动声色,我们假装没有发觉。”

看来,很有可能这密林中的探子是张大人派来的,这个张大人真是老狐狸啊,嘴上说着给他三日期限,背地里还派人窥探他的行踪。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看个明白,看我是如何砍木头的。

朱有天想好了,市场上低价收购一批木材,自己上山砍一批木材,这就解决了短时间内的樟木货源了。

果不出朱有天所料,躲在密林中的探子真的是张宏派的,张宏虽然对于朱有天的热血宣词很满意,但转眼一想,朱有天敢应允三日之内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这小子葫芦里究竟藏了什么药?

县衙内,盯了朱有天一天的密探回到县衙后便在张宏耳边耳语了几句。

“什么?朱有天居然上山砍樟木?”

张宏听了密探的话,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这小子砍樟木做什么?

难不成这樟木能卖什么高价?

不可能吧,樟木在本地太过于普遍,根本没有什么高经济价值,虽说物以稀为贵,但这么多年来,外地需求也是极少,难不成朱有天想卖樟木?真的是不懂做生意啊。

罢了罢了,看这情形,即使开关各商会也不会轻举妄动,总要有人出来当这出头鸟,冤大头,朱有天既然这么热心,也算是帮了本官一个大忙了。

张宏这下断定,朱有天是一个完全不懂做生意的愣头青,他喜欢冒头就让他去,只要有人出关做生意,这份开关功劳还是算在自己头上。

张宏这般想后,便不再派遣密探继续调查朱有天。

三天的期限很快就到了,第三天一大早,朱有天便和阿花、福斯托来到了县衙。

与之前不同,这回张宏早就身着官服在门口相迎了。

“哎呀,朱先生来了啊,本官早就在此等候你多时了。”

张宏笑呵呵说道。

“张大人,你这是有喜事啊。”

“那是自然,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啊,诸位请看。”

张宏移步,大手对着县衙前的布告栏一指。

朱有天看到开关文书赫然已贴在最显目的位置。

“放鞭炮!敲锣打鼓起来!”

张宏忙吩咐手下。

很快,随着鞭炮和敲锣打鼓声,一大群慕声而来的百姓纷纷齐聚。

“各位父老乡亲,在皇上和戚家军、俞家军不遗余力地抗倭之下,如今倭患已除,咱们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张宏激情慷慨的演讲并没有让百姓们动容,百姓个个鸦雀无声,因为他们心里知道幸福生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亲手创造的。

“乡亲们,皇恩浩荡啊,皇上体恤咱沿海人民的不易,特允许开关通商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就是这么多年以来的海禁解除了,咱们终于可以出海做生意了。”

百姓们依旧没什么反应,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有一顿饱饭吃才是正经事。

本来,他们以为官府是准备发放救济物资的,却没想到只是一堆不痛不痒的说辞。

“张大人,皇上有没有给咱发放粮食?开关是好事,咱们当然举手欢迎,但也要吃饱饭有了力气才能为皇上效力啊。”

“对啊,大人,给咱们一些口粮吃吧。”

百姓们纷纷跪地,乞求张宏发粮。

张宏万万没有想到原本的欢天喜地变成了百姓求粮,这和他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他哪有粮,有粮的话也不会以抓海盗要赏银维系县衙了。

然而,这一幕与朱有天预料的一模一样,百姓果然没粮了,当务之急就是运粮救灾了。

“让朱先生看笑话了,这帮刁民一点也不懂皇上的良苦用心,只要下海做生意就有钱了嘛,这有钱了,粮食不就来了嘛,哼。”

“朱先生,三日期限已到,你带来了什么货物啊?”

“一船樟木,就等待开关放行了。”

张宏脸上抽搐了一下,这朱有天真的是不撞南墙不掉头啊,他自寻死路本官也管不着,只要能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就好。

“开关!”

大海边。

张宏目送着朱有天一行上船驶去,他没问朱有天要去哪里贩卖这批樟木,这也同样不是他关心的事,但朱有天去哪都不能去倭国,因为新的文书下来了,去倭国通商者,如同通倭。

今天还真的如同张宏所说,是个好日子。

在驶往南洋的海路上可谓是一帆风顺、风和日丽。

“大兄弟,咱这一船的樟木到南洋真的能赚大钱?”

“放心吧,老福,我什么时候有失算过?”

对于这一点,福斯托还是信服的,一切就等朱大兄弟大显神通吧。

这一日,海上十分平静,看来大明几十年的抗倭真的起了作用,要是以往,出月港不久后就会遇到海盗和倭寇。

然而第二日,海上便狂风大作,乌云密布。

“东方有句古话叫女人的脸如同这天气说变就变,大兄弟,我看这话不假啊,你看这天说变就变。”

“老福,你不要乱用谚语啊,接下来的日子,都会下雨,让兄弟们不要让在樟木被海水淋泡了。”

“好嘞,都包在我老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