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神色焦急,眉毛拧作一团,似乎一想到那人就心痛。
这绝不是对“好友”的态度。
李玄一心中一动,淡淡道:“那人是思念过度,此病乃心病,若要医治倒也简单,只需能与心上人长相厮守,心疾自解!”
范蠡先是一惊。
此人怎么知道我那好友是女的?
听他言语,甚至连我二人的私情都了如指掌!
这人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
紧接着便是一阵心痛。
范蠡喃喃道:“竟然是心病,世上竟有相思之疾,亏我还以为只是水土不服,思念家乡而已。西施,你等着我,我必接你回来!”
他暗下决心,这次一回都城就请奏大王。
——该准备攻吴了!
——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又深深看了李玄一一眼,只言片语就解了他多日心病,果然神医!
范蠡与西施交好,有情。
可为了麻痹吴王夫差,他献上西施,只为给越国拖延时间。
现在,西施已经神仙吴国数年之久,前些日子使者来信,说西施形容枯槁、郁结于心。
范蠡心急如焚,听闻此处有神医,匆匆而来,想着让李玄一去吴国为西施医病。
却被李玄一一语道破,还提出【心病】之论。
此时医道尚不完善,【心病】之说更是无人谈起。
范蠡一听便知遇上了真正的高人。
当即俯身大拜,高声道:“先生医术高明至极,在下愿以千金相赠!”
他一拍手,手下立即奉上两个大箱子,里面金灿灿竟然全是金子!
李玄一微微一笑,伸手一蹭,刮下一层金沙,淡淡道:
“这才是我的诊金。”
言罢,转身上路。
这一幕却叫所有人都看呆了眼。
“一言便解相国哀愁,千金在前而面不改色!”
“什么叫神医啊?这就是神医!”
在场之人无一不敬佩!
李神医之名,当之无愧!
范蠡是何等人?
七国闻名!
李玄一治好了他的心病自然声名大振!
经此一事,李玄一的名声轰传天下!
世人皆知越国出了个李神医!
又因面对千金而不心动,又称【李千金】!
……
……
李玄一没有因为名声大振而改变计划。
他仍是缓缓而行,每到一地,便开诊十五日。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来者不拒。
后来,他发现很多人的病症大抵相似,于是,收集药材,炼制了一十三种丹药。
每一种对应几种病症,相当于后世的常用药。
如此一来,效率大大提升。
后来,凡是有人求药,李玄一便取出一枚药丸,让患者温水冲服。
不出三日,每一个人都好了起来。
世人不明所以,以为那装药的葫芦是什么神物,还真有小偷惦记上了那葫芦。
当然,无一例外,都被李玄一当场擒拿。
随着时日一久,世人倒是明白了,厉害的是人,而非葫芦。
但李玄一那副腰悬葫芦、济世救人的模样已经深入人心,世人对医家最初的印象就此定格。
谓之:悬壶济世!
……
……
历时一年,李玄一终于来到此行的目的地。
——齐国。
从越国到齐国,按理说不该这么慢。
可是,李玄一毕竟不是全力赶路。
相反,他只要遇见城镇,便一定会停下义诊。
随着名声愈发震耳,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且,李玄一并非只是看病。
遇见资质绝佳的弟子,他还会收徒,传授医术,一路散播医道的种子。
其中,有一名叫做秦越人的弟子,最受他的看重。
行程自然也就慢了。
这么一耽搁,就是一年过去了。
之所以非要来齐国,是因为此时的齐国文化繁盛,百家争鸣,堪称春秋中的文化高地。
谁占领这处高地,谁的学说就能得到发扬。
这种情况在当代齐桓公(架空世界,别计较人物是否同时代)创建稷下学宫之后,达到顶峰。
稷下学宫中,无数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
诸子百家之人,无一不以能在稷下学宫讲学为荣!
李玄一身为穿越者,自然更深知舆论宣传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稷下学宫就是春秋时代最强的“媒体”,只要能够在稷下学宫占据一席之地,医道就能传遍天下!
可稷下学宫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没有大名声,连门都进不去!
李玄一就是打听清楚了这些事情,这才一路义诊,积攒大势。
现在,他的付出迎来了收获的时候。
临淄。
齐国都城。
李玄一还未到来,都城之外便已聚集了数千人!
其中不乏上卿大夫!
甚至,就连齐国国君齐桓公也来了。
他隐身于人群中,笑着对身边人道:
“世人已将这位李玄一吹成了神医,寡人倒想看看他是不是名不符实!”
身旁手下吹捧道:“大王出马,一定能叫这李玄一原形毕露!”
齐桓公笑而不语。
这些日子,李玄一的名声越来越大。
不少人就谏言应将他召入稷下学宫讲学。
可齐桓公向来看不上医家。
认为医家在诸子百家之中属于下九流之道。
偏偏被这么多人同时谏言,心中登时起了逆反之心。
他才不信李玄一真的如此神奇!
今天,寡人便教你原形毕露!
……
求鲜花评价票!
兄弟们投点数据吧。
500鲜花加一更!
100评价加一更!
10月票加一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