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华夏各地的起义,全国各地议论纷纷。毕竟鲁省卢永祥还在与倭寇交战,此时此刻华夏各地不支持也就算了,竟然还互相开战。
不过各地起义军阀打的旗号却让别人无法拒绝,袁世凯是倭国走狗,撤走鲁省驻军将鲁省作为卢永祥与倭寇交战的战场,是国贼,是对鲁省人民不负责的行为,为了防止袁世凯在后续战争中背刺卢永祥,所以各地有志之士起义打倒袁世凯,为卢永祥与倭国战争尽一份绵薄之力。
请来了远走美利坚的康有为给自己等人润笔,一篇洋洋洒洒的公开声明博得了一部分民众的支持。
粤省的孙大炮看见自己前期的声明竟然还不如现在的起义声明,气的吐了血。对着手下说到:“我们也起义,配合各地起义军,这一次不能再让其他人摘了胜利果实。打倒袁世凯以后,接着就灭掉支持袁世凯的卢永祥,对了现在卢永祥还没发声明,赶紧公开谴责卢永祥,我要把他的名声毁掉。”孙文的属下接到命令后,先是和倭国领事馆以及宋孔两家商量一下就发了出去。
一篇打倒袁世凯的檄文中粤省脱颖而出,公开指责卢永祥维护袁世凯属于封建军阀。
浙省的卢永祥看见报纸的指责,很是上火,立马叫来了手下打算商量一下怎么和对方打擂台。毕竟倘若卢永祥不对此做出回应,很容易对手下人造成影响。
沪上守备军这边也看见了孙文的文章,由于卢小佳有事走不开,交代一切交由参谋部负责。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此次舆论战斗过后,孙文身败名裂。可以借鉴之前卢小佳骂孙文的报纸,可劲的给他扣帽子就行。
一时间得到卢小佳的命令后,荀彧与郭嘉等人找来了郑耀先、周继道等人,一同谋划反击的文章该怎么写。先是义正言辞表明自己这一方支持的是民主,是自由,是国家富强。并且阐明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帝制的区别,另外告诫民众同胞,此时此刻国内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对民国建立以来经济、军事等和平发展的破坏。应该一致对外,对抗外敌侵略,以卢永祥为首的四省军队是不会支持任何一场破坏民国发展的内战的,不要中了某些外国傀儡的离间计谋。
卢小佳麾下的报社将文章一发布,顿时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一些青年上街痛骂卢永祥也是封建军阀,不过更多地的人则是反思卢小佳发表的文章里面的观点。华夏目前的确取得一些成就,是继续稳定发展,还是开战,这让一些有识之士陷入了沉思。并且卢小佳的文章虽说没有指名道姓,但是也将蔡锷与孙文推到了风口浪尖。
紧接着又发文,沪上以及浙省这几年发展很好,欢迎各地有识之士前来考察共同寻求救国之路。另外还剖析了蔡锷与孙文等人与倭国等外国势力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各地的起义就一下子像被按了静止键一样,蔡锷与孙文看到卢小佳麾下报社发表的文章,都是被气得不敢出门。毕竟双方的确都有外国势力的影子,只不过蔡锷在与外国势力的关系中偶尔占据领导地位,而孙文麾下重要岗位已经被外国势力渗透占据,一半亲日,一半亲美。可以说哪怕他本人的命令,只要严重违反两国利益,也不会下达成功。
孙文自己也明白,但是自己并不想像袁世凯以及明朝后期的那些皇帝一样,英年早逝,作为政治斗争的祖宗,现在国际上的各种合纵连横都是华夏老祖宗玩剩下的。作为熟读历史的华夏人自然明白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没有军权的下场,就是一个吉祥物。但是一个吉祥物活着,总比死掉有意义。
现在袁世凯就已经开始想要脱离倭国控制,脱离外国控制。想要建立一个高度统一的华夏,这严重不符合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利益,更不符合倭国企图吞并华夏的战略计划。
既然袁世凯想要打乱,所以这些国家就想要换一个领导人,或者说让华夏也陷入战争,停滞不前的华夏是符合各国利益的。孙文其实也明白,但是身不由己。
蔡锷一开始并不明白,但是经过卢小佳的文章解读,哪怕袁世凯开始的意图不是这个,后期也会有人将其解读为这个。因为华夏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政权,一个可以将国家带向富强的政权。
如果说君主立宪可以做到让华夏重回世界之巅,那么华夏民众也会认同。因为,1840年是华夏的耻辱,让华夏从世界顶尖的强国沦为了任人分食的弱国。这让一直以来自诩兲朝上国的华夏人民心理落差极大。急需一位强者领头羊将这个国度正在迷茫的人民拧成一股绳,给予他们深厚的民族自信,华夏不弱于人,不弱于其他民族。
历史上正是这个时期国内守旧势力与国外帝国主义共同摧残下,华夏民族失去了骄傲,失去了民族自信。对于外国来说摧毁掉一个民族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击溃他们的信仰,让他们附属于自己。正是他们的操作,导致出现了一部分人对华夏彻底失望。得亏有一部分人坚定的维护中华民族的根脉。
蔡锷心中的震惊久久不能平息,他明白了,为什么袁世凯临近死亡了要做这一步,极有可能是袁世凯与卢永祥做了交易。毕竟袁家最出色的儿子是袁克文,但是他对军队以及政治不是很上心,如果将袁家交付给他,可以延续,但是避免不了衰落。如果将国家交付给他,那么袁家将会顷刻间灰飞烟灭。至于袁克定因为受伤残疾,心理变得不健康,交付给他,袁家走向毁灭的速度会更快。
但是如果袁克文与卢小佳的关系很好这就成为了一个转机,袁家可以继续辉煌的转机。哪怕不是第一家族,也会长久不衰下去。
所以君主立宪制不是袁世凯为自己谋划的,是为卢小佳谋划的。为的就是帮助卢小佳上位。作为交换卢小佳肯定会保护袁家的地位。
蔡锷越想越觉得这就是正确答案,不过,就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的谋划。竟然将自己等人都变成了棋子,可以想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算计之内。蔡锷顿时就感觉不寒而栗,可是如今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破局方式。而且蔡锷心中隐隐有些期待,毕竟他也想有生之年华夏不受外国洋人的掣肘,可以平起平坐。
一些军阀也想到了,毕竟这个时候能混成军阀的都不是简单人物。明白了袁世凯与卢永祥的操作以后。顿时觉得这俩人真不把自己等人当成兄弟,竟然私下搞交易。明白了内部大佬的交易以后,一部人打算在观望观望。一部分人就觉得先下手先投诚肯定有好处。所以开始找理由托关系和卢永祥攀交情。
另一部分人觉得,哪怕袁世凯与卢永祥做了私下交易,但是卢永祥不一定能够服众,比如关外的张作霖就不一定卖卢永祥面子。所以谁最后定鼎中原还不一定。
不过虽说各地反袁被按下了静止键,但是各地已经完成了军阀割据的雏形,原本的皖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浙系。还有直系、奉系、西北、西南、粤系、湘系等几大势力。浙系目前实力属于第一这是明面上的,当然实际上也是第一。
但是其他人并不认为卢永祥会和其他人差距有多么大,认为只要加油努力努力就可以追赶上。
卢永祥这边有卢小佳提前给他打过预防针,所以对现在一些前来攀关系的处理的游刃有余。毕竟大事很多方面卢永祥可能拿主意不一定很正确。但是应对这些前来攀关系的老油条肯定是手拿把攥的。
这些天卢永祥真是接电话接的很是口水都干了。沪上守备军这边则是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现在舆论已经造好了,接下来的如何铺开计划。浙省的保安团现在如果铺开的话,最多可以稳定占领华北、华东等地区。
荀彧等人看着卢小佳给予的几年计划,现在比计划规定的进度要快一些,他们有心无力,基础人才还是跟不上地域扩大的脚步。荀彧他们只能要求郑耀先先派遣人士渗透进各大势力,等待浙系一统天下的时候,这些暗棋便会成为重要步骤。
华夏这盘棋越来越难下,大洋彼岸一战也逐渐陷入了焦灼状态。德意志帝国一开始势如破竹打下来了大半个法兰西,但是英吉利鼓动欧罗巴其他国家参与进来抗击德意志,差一点就说动了沙俄。有着之前卢小佳给沙俄指的明路,德意志用那颗第二大的钻石笼络住了沙俄。使得沙俄暂时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