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战神排行榜 > 第12章 收编十万突厥部众,承天门庆贺(求收藏)
换源:


       第12章收编十万突厥部众,承天门庆贺

“万万不可,陛下,突厥人反复无常,时有背弃,关外还有草原各部没有平定,如果将来大唐再与他们开战,中原腹地的突厥人放下农具,拿起武器,里应外合,我大唐将腹背受敌啊!”魏征担忧道。

“那以爱卿之见呢?”李世民问。

“全部斩杀之!”魏征道。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李世民也微微一惊,狐疑地望着魏征。

“陛下,魏征这是要让您背负骂名啊,我大唐从来没有杀降的作风,如果全部杀了,草原十八部必然跟大唐死拼,再无归顺可能……”萧瑀道。

听了此话,李世民开始用审视的目光望着魏征。

魏征微微一笑,淡然道:“即使不杀,也不能留在中原,可以派遣到边关,让他们跟敌国战斗,互相消耗……”

“那放在前线,如果突然倒戈?如何处理?”萧瑀反问。

“…………”

“…………”

众人面面相觑……

看着臣子们争论不休,李世民头都要大了,他看着李靖,李绩。

二人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世民问道:“李绩,你说说,突厥俘虏,如何处理才好?”

李绩回道:“陛下,臣赞同魏征之见!斩杀之,以绝后患!”

众臣听了,全部哑然。

李世民脸色又是微微一变,耐着性子说:“刚刚说了,此举不妥,可有其他法子?”

“那就只能派到边关,前线了,让他们去消耗敌对势力的力量!”

“派到哪?”

“这几年吐蕃势力渐渐强大,与大唐早晚会有一战,派这些突厥人去吐蕃边境,叛变的可能性才最小”

“嗯!不错!”

“有道理!”

“说得对!”

众臣一个个点头,表示赞同!

李世民看到大家的反应,已经明白了。

没错,大唐和吐蕃摩擦不断,而突厥和吐蕃彼此不容,所以,如此处理便是最好选择了。

李世民道:“令十万突厥人迁至松州,扶州,龙州等地,受当地统军府节制,防范吐蕃!”

“喏!”

而后,李世民转头对舍人点头示意,舍人心领神会,随即唱道:“宣颉利觐见!”

众人转身望去,只见颉利身着唐人大红袍衫,躬身而来。

“陛下英明神武,颉利心服口服,真心归附!”颉利稽首道。

但,李世民却大声斥责道:“颉利,你可知你身负五大罪状?”

颉利听后,伏地大哭。

“第一,前隋朝对于你的父亲启民可汗有恩,当隋朝发生内乱时,向你求救,你却无动于衷”

“第二,我们两国本来签订了盟约,你却多次违背!”

“第三,你继位可汗以后,无缘无故对周边部落连年征讨,致使各部落皆心生怨恨……”

“第四,侵犯我大唐边疆百姓,故意践踏我百姓庄稼”

“第五,朕赦免你的罪过,你却一再拖延不来谢罪”

五条罪状一一罗列,朝堂鸦雀无声。

半晌。

颉利再次伏地大哭起来……

“朕不是不能杀你,这五条罪状昭告天下,杀你理所当然!”

“呜呜呜”

颉利哭声更大了。

“但朕考虑到与你签订过盟约,你可以不遵守,但朕,会遵守,所以……朕不杀你”

听此,颉利叩首如捣蒜。

“陛下万岁!”

“既然你真心归附,朕封你为右卫大将军!”

“谢陛下……”

“长安繁华,朕赐你一座一等宅第,你……就留在长安生活吧!”

“喏”

颉利回应后,一边擦拭眼泪,一边缓缓退下了。

随着舍人的宣唱,前朝皇后萧美娘缓缓步入大殿。

这位萧美娘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仍然风韵犹存,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别样的吸引力。

她出自梁国萧氏,乃梁武帝萧衍后人,又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如此豪门世家,李世民出于政治考虑,拉拢前朝人心,自然会好好优待。

“封萧美娘为昭容……”

“封杨政道为散骑侍郎……”

“封阿史那思摩为右武侯大将军……”

“封执失思力为左领军卫将军……”

……

随着封赏的宣读,以萧瑀为代表的一帮前朝老臣终于一个个露出了欣慰之色。

萧美娘,杨政道等人再次稽首拜谢:

“陛下万岁!”

……

唐军打败突厥的消息传开,四夷震动。

要知道,当时的突厥可是很强大的存在。

室韦,契丹,吐谷浑,等等北方草原各势力都是向突厥臣服上贡的,就连大唐,也是。

……

李世民用人所长,收编突厥后立刻就派遣执失思力去游说草原各部落。

执失思力本就是突厥一名设。

在草原部族有一定声望。

突厥部族的大可汗就相当于唐人的皇帝,而“设”就相当于各地藩王。

执失思力果然不负所望。

称为铁勒的拔野古、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跌结等部,以及葛罗禄、骨利于、白霫等部纷纷上表归顺,并约定亲自来大唐进贡。

李世民听闻意气风发,当即下诏:“大赦天下,祝酒五天!”

此时,才是祝酒第一天。

承天门,东朝堂热闹非凡。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端坐上位,享受着众臣的祝贺。

胡姬舞者跟着乐师节拍欢快舞动,整个承天门朝堂沉浸在一片祥和,喜庆之中。

久居深宫的太上皇李渊也在宫人的搀扶下来了宴会现场。

李世民见几次请不来父皇,现在父皇主动来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即刻起身,从宫人手上接过父皇的手小心翼翼搀扶……

这一次,李渊没有拒绝。

李渊看着诺大的宴会现场坐满了各北方各国,各部族的酋长……

眼泛泪花。

有生之年,亲眼看到儿子一雪向突厥称臣的耻辱,这是一种莫大荣耀。

李渊挽着李世民老泪纵横。

父子终于和解。

从这一刻开始,李渊原谅了李世民,并在李世民的搀扶下入了坐,举杯接受群臣祝贺。

颉利也在兴头上扭着肥硕的身子,跳起了民族舞取悦李渊……

众人看着,乐得合不拢嘴。

宫人排着队,有条不紊地将烤羊腿,羊排等美食一一放在各位臣子、酋长面前……

李绩坐在堂下,面前摆满了美食,美酒……却没有一点胃口,因为,好友李靖还一个人在家中独自失落。

虽然,他知道李世民没多久就翻篇,重赏了李靖,但此时身在局中,还是不免难过。

帝王术,真是磨人。

系统里,不知何时弹出来【铁勒】等四夷声望,显示为友善。

正想着,一个三岁的娃娃捧着一杯酒来到了李绩面前,递上。

定睛一看,是李治,身后跟着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此时的李承乾才12岁,而李泰,不过11岁。

李绩赶忙收回思绪,起身接过酒杯,望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远远地冲他端起了杯。

“大都督,父皇让我们兄弟三人跟您敬酒,您是大唐的守护神,护佑着大唐,这次征突厥,您再次立下了大功!可喜可贺!”李承乾举起酒杯,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