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碰股票期货那些传说中的赢家,都不是凡人,现在提他们,我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因为我接触过的人是很多很多的,首先他们对各类事物的认知,对各类事物的判断和眼光,本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连神经思维敏锐度,都和常人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单论做事赚钱的话,就拿我本人的性格来说,我只做把握最大的事。比如说,开餐馆卖盒饭,地点选在了农村的驾校食堂,学员每天都有几千人,第一我必须要认识当地的村长,和驾校的校长;第二,我必须要保证在里面卖的时候,校门全天封闭不让学员外流,最后就导致,学员非买我的饭不可,这钱,我也是非赚不可。如果现在要我去路边卖西瓜,在卖之前我就会考虑,如何让人必须买我的西瓜,怎么让人必须买我的西瓜,最后非买我的西瓜不可?在摆摊之前我就会三思清楚,前后左右的角度都会考虑清楚。如果我不知道摆卖一天到最后是赚二十块,还是三十块,让我瞎蒙呼呼顶着烈日就去卖,诸如此类,所有让我觉得没有把握的事,结果结局没有底的事,我从不考虑,立刻就会扔到脑后。做很多事都是这样,事先就要左右前后考虑清楚,做到事先就胸有成竹。
神经异常敏锐的朋友
有一年冬天,一位朋友住在我家,有一回晚上下了几个小时冬雨,雨停了之后,他就翻来覆去不睡觉,而且我能感出他很心烦,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家邻居的房檐下,有一个“雪碧瓶盖”,房檐上落下的雨滴,就刚好一滴一滴打到瓶盖上,而且距离大约有十几二十米,而且是每隔一分钟左右,才会滴一下,因为当时已经雨停了,仅仅是因为这么点的小事情,这么点小声音,仅仅是一枚瓶子盖碰到雨滴所发出的声音,他就整夜难眠。而且更可笑的是,凌晨三四点,他居然光着屁股也要出去,想翻墙把那一枚瓶盖拿起来挪开,如果不拿走,瓶盖就成他的心病了,如果一直听着那个声音,他甚至就要犯心脏病,他也曾说过,后半夜想要起来去敲人家门,目的就是为了那一枚瓶盖。
这就充分说明,我这位朋友,异常喜欢安静,很怕吵,心态很平静,心如止水,当水面受到任何外部刺激,或者波澜将起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他立刻就会有本能的反应,且会作出相应对策。
他走后不久,我听人说他做的事可能是和股市股票相关的事情,但是真假不确定,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亲自问。但是据我所知他应该是赚了不少钱的,因为早年的时候我看他似乎每个月,都能拿出几万元的生活费,供家人开销,且常年如此,说明他是赚到钱了的。
我观察过不少大富翁的紫薇命盘,尤其和钱直接相关的,离钱最近最直接的那些名人大咖,他们的紫薇盘都很特殊的,那都绝非常人所能拥有,紫薇盘的定数是谁给的?答案是上天给的。或许有人会嘲笑我的眼力,太大的牛不敢吹,反正要把我送到几百人的建筑工地去,谁家存款稳定,谁家存款多一点,我看脸和气质,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管我们想做什么,都切记贪婪,任何一个人,想真正让自己变的简单,变的欲望很浅,那都是非常难的。
心态一定要稳,要很平静,这个非常重要,但是却很难很难。心能不能平静,这也是每个人先天就带来的,又提到这一句我就又想笑。
就拿眼下的618来说,你说过完双十一,又过双十二,可是过了双十二以后呢?还有年货节,还有所谓的“女王节”、宠粉节、现在又要到618年中节,再加上各种法定节假日的节,都被网购以各种名义宣传成一个重大的促销节日,但是你好好想想,哪个月没有“购物狂欢节”?
有人过双十一,无非就是为了屯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生活必须品,这才是一个真正理性的人。而很多人却在各种环境下,无意识地被卷入了冲动消费的浪潮。是人就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从众心理,但是在从众之前能不能先冷静思考一下,到底该不该盲从。遇上折扣比较大的活动,而商品又是真实需要的,凑个热闹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周围有多少人为了省个几块的优惠券,而绞尽脑汁地去想还有什么可以买,到最后就为白吃个葡萄而去买了一箱榴莲。
人们常会开玩笑地说,游艇老板的快乐只有两天,一是买游艇的那一天,二就是卖掉游艇的那一天。再想想冲动消费带来的快乐是不是也只有两次?一是你下完单的快乐,二是等快递的那种期待。你以为买个哑铃瑜伽垫就可以在家强身健体,可是买回来后放在家里都嫌占地儿;你以为买了几本好看的书就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书架都摆满了,你脑袋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空白;你以为买个烤箱什么的自己就变身米其林餐厅的厨神了,可是你连下楼取个外卖都嫌麻烦……最后钱是实实在在地花出去了,可是你只图了个取快递的乐呵,而且到手的商品你不一定满意。
看看自己的购物车,有多少货物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满足你购物的欲望,在你不是真的很需要的情况下,就在购物车里先放几个月,到时候你再看看是否还有买它的必要;辨别一下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各种所谓的“神器”真的有那么神吗,你是真的需要,还是商家让你觉得你需要;看看自己曾经的消费账单,看看有多少东西买来从没有用过,又有多少东西在角落里吃灰;最后再看看自己的钱包和后半生的路,你确定要这样空洞又糊里糊涂的吗?
很多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并不知道节俭的重要性,等到真的遇到了,才知道为时已晚。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多数人工作的不确定性,吃药看病的花费,老了以后的生计等等,都需要当下的未雨绸缪;从玄门的角度来讲,过去积攒的福报总会耗尽殆尽,不要还未植树造林就先砍伐一空,曾经的挥霍与无知,都需要你的福报来买单,都需要以因果的代价来偿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