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穷谁不能穷兔子,这货啥都敢卖! > 第十三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求评价票!)
换源:


       苏牧要让苏阳帮他设计的这款软件。

其实只用“3D建模”四个字来概括是不严谨的。

更准确来讲。

苏牧要研发的,应该是一款功能强大到逆天的装备设计软件!

其底层逻辑,是利用强大的算力和优秀的物理引擎技术,模拟出一个无限接近于真实环境的虚拟世界。

而设计这款软件的意义在于将它研发成功后。

苏牧就可以让兔子的科研工作者,直接利用这款软件设计武器装备的同时,还能随时将自己的设计构建成三维模型。

然后以极低的成本。

借助软件提供的物理引擎,展开一系列测试工作

在这里单说软件的功能。

可能不利于部分入坑时间不长的军迷老爷理解。

所以多说几句,就拿兔子20机举个例子。

众所周知,20姬的气动设计独步天下。

在使用落后鹰酱一代,甚至两代的发动机的情况下。

却依然拥有实现超音速巡航的能力!

而在这全球顶级的气动设计背后。

是兔子建设了全世界最大,并且功能最完善的超级风洞群!

所以20姬那强到逆天的气动外形。

完全是科研团队借助全球最强的超级风洞,一点一点吹出来的!

由此可见,良好的测试实验设备。

对提升武器装备的性能,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

可问题在于,像大型风洞群这种顶尖的实验设备。

不仅造价极其昂贵,而且日常的使用维护成本也是天文数字!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在20姬那惊艳的外形下。

每一处设计,每一道棱角,都是经费燃烧的成果。

若不是后来兔子经济腾飞,外加各位烟民的无私奉献。

即便是兔子这么大的国家。

也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经费燃烧。

而苏牧研发这款设计软件的意义。

就是想让未来20机研发团队,还有其他所有的国防科研工作者。

都能借助这款软件。

以最低的成本,做最豪横的测试!

说的再直白一点。

在其他的军工类网文中。

主角绑定的系统,通常都有一个开启虚拟空间的功能。

这让主角能在设计武器装备的时候。

可以零成本的进行各种实验和试错。

而苏牧想做的,就是通过技术手段。

给每一位兔子的国防科研工作者,都套上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角光环!

好让他们不再被有限的经费所束缚。

当然,我兔江山代有人才出。

比苏牧有才华,并且感想敢做的年轻人如繁星般无穷无尽。

如果苏牧真的将这款软件研发成功,并提供给全国的科研工作者使用。

等那些天赋异禀的同行,设计出各种先进装备的时候。

苏牧的主角光环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身为一只兔子,苏牧也从不相信好来坞式的孤胆英雄。

博采众长、群策群力,这才是我兔的一贯风格。

所以只要能为其他兔子提供一件趁手的工具。

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国铸剑。

苏牧完全可以收敛自己的才华和光辉,然后心甘情愿的去做这个引路人的。

甚至不夸张的讲。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只要苏牧能把这件事情做成。

那他即便会在软件运行的下一秒,就立马失去自己绑定的系统,甚至是失去自己的性命也无妨!

……

言归正传。

说回苏牧准备研发的这款软件本身。

其实通过建立虚拟世界的方式,大幅降低实验成本。

这只是最基础的功能。

而这款软件更大的意义在于完成一些,现实条件下很难做到,甚至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例如为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提供全尺寸的激波风洞实验。

依照20年后,也就是21年左右。

兔子所拥有的超高速激波风洞作为参考。

这一时期兔子的激波风洞,主要是通过压缩气体定向膨胀的方式。

去模拟飞行器在高超音速情况下经历的环境。

而这种模式,注定无法将安置飞行器模型所需的实验舱做的足够大。

并且实验持续时间,往往也只能做到短短几秒。

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别说全尺寸实验了。

就算是模型实验,也仅能采集到零点几秒的有效数据而已。

而想要凭借这些零散数据。

去拼凑出真正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那简直是难于登天。

这一点,从鹰酱搞了那么久,却依然是个散装货的AGM项目便可见一般。

而大毛的匕首和锆石,其实也只是个力大飞砖,并且速度相对有限的类似产品。

毕竟气动设计不达标,也就意味着没有靠谱的变轨机动能力。

这导致大毛的那两款导弹,几乎就是个直来直去的砖头。

这种情况下,导弹就是飞的再快。

那也有被对面捕获弹道后,成功拦截掉的可能。

至于兔子这边的情况,其实说真的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如果没有当初那位回国种苹果树的老先生,凭借他那天才般的创造力所提出的神仙弹道。

即便兔子的风洞再多。

那也很难拿出像當费17这样的顶级大比斗。

没错,當费17就是当今世界上最牛的大比斗!

这款导弹不仅完全实现了高超音速飞行的能力。

而且弹道奇诡莫测!

现阶段根本没有任何技术拦截的手段!

不过當费17大比斗也还是有一个缺点的。

其作为一款弹道导弹。

灵活性肯定不如鹰酱想搞的AGM那样。

随便找一架小黄蜂,就能带上两发导弹出去浪。

而秉持着鹰酱画饼我们烙饼的传统美德。

像AGM那样的好东西,我们是一定要搞的。

至于怎么搞,这就得说回苏牧开发的这款软件了。

因为是电脑程序的关系。

我们只要能拿到高超音速条件下的气流数据。

即便只有零点几秒,那也足够为系统提供参照。

如此一来,在系统模拟出的虚拟世界中。

风洞实验就可以不受限制的想吹多久吹多久。

甚至吹到地老天荒也没问题!

至于全尺寸实验,那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以极低的成本,完成他国科学家想都不敢想的实验条件。

这才是这款软件最bug的地方!

而拥有如此逆天的功能。

苏牧却只是暂时将其称之为“3D建模”软件。

这完全是因为这款软件想要进化成最终的完全体。

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实际数据作为支持。

然后才能真正模拟出一个靠谱的虚拟世界。

可目前苏牧剩下的科技点,却只够让他完成软件的底层框架。

而他手中区区五百万的科研经费。

在减去制造原型机的花销之后。

能让苏牧拿来搭建数据终端的钱十分有限。

所以他在这种条件下做出来的东西。

除了能被称为“3D建模工具”以外。

恐怕也就只能在,上级派人过来验收温差发电装置原型机的时候。

借机向他们展示完整的设计模型。

然后向他们忽悠更多的科研经费了...

而要说到苏牧手头真正的正经事,也就是依照约定研发温差发电装置的原型机。

这事儿在其他人眼中的确是困难重重。

甚至于基本没人相信,苏牧真的能在三个月内兑现承诺。

不过对于拥有系统的苏牧来讲。

这项工作其实就像是拿着标准答案参加考试一样。

只需照着答案填写试卷即可。

所以说三个月造出原型机,苏牧还是有些太保守。

真实情况是,他仅需一个星期就够了。

只不过一周时间造出原型机,旁人的心脏肯定是受不了的。

另外开发软件,然后再将瓦良号航母的结构图整理成数字模型,上传到系统。

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毕竟对于苏牧来讲。

研发和展示原型机都仅仅是个幌子。

向军方高层证明,给瓦良号改造核动力心脏的可行性。

并借助详细的三维建模,展示苏牧设计的全套动力系统。

然后得到军方后续的资金支持。

甚至是为将来铺路,让苏牧最终成为首艘国产航母的设计总师。

这才是苏牧的终极目的!

所以在带着表弟苏阳返回研究所后。

苏牧除了花费少量时间去制作原型机以外。

更多的时候。

他都是和苏阳一起,泡在研究所专门为他提供的工作室内。

没日没夜的编程和作图。

而就在兄弟俩的忘我工作中。

三个月时间犹如白驹过隙。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项目验收的这一天....

…………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