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就藩两年,吓坏李世民 > 074蓄势待发
换源:


       “仁贵,你恢复的怎么样了?”

李恪没有着急大军开拔就是因为薛仁贵身体没有完全恢复,整个蜀地找不出第二个能统领大军的人。

严格说来现在的薛仁贵掌控五万大军也很勉强,但是矮个子里拔萝卜,薛仁贵也在李靖身边学了不少,勉强能带大军了。

至于李恪军阵或者指挥一窍不通,就会使用一个火药大阵,亲自领军的作用就是精神支柱。

“大王,我已经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薛仁贵说着还拍了拍胸膛,显示自己的坚挺。

李恪点了点头说道:

“具体的地形和战术还是要你来制定,毕竟你在战场上和吐蕃军交过手。”

薛仁贵逃跑时无聊的时候就会思考如何解救红岩山谷,李恪这么一说他就自信的说道:

“这批新神武军也算是我亲手带出来的,战斗力都不差,对阵吐蕃军毫无劣势。”

“配合上我们的新装备,以步兵对抗骑兵也绰绰有余。”

“况且老许那边准备了一万匹战马,武装到马蹄铁的神武骑兵应该可以以一敌十。”

“所以我的建议是步兵正面迎敌,神武骑兵从侧面杀进去先救出陛下他们。”

李恪仔细思考了一下薛仁贵的战术,虽然简单,但是在宽阔的战场上本就是硬实力的对抗,他的战术可行性很高。

“我想想……”

李恪没有直接肯定薛仁贵的战术,是因为他心里一直在想着三十六计,遇事不决先看兵书,哪怕是纸上谈兵也好过一窍不通。

“仁贵,你看过三十六计吗?”

“回大王,还没来蜀地的时候就看过了。”

“嗯……你背给我听听。”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三十六计第三计……”

“停停停!”

李恪突然有了灵感,叫停薛仁贵,说道:

“围魏救赵,仁贵,你说围魏救赵有没有用?”

“昂?”

薛仁贵有些不理解,这临时抱佛脚,怎么抱了个围魏救赵出来了?

“哎呀,你跟我来!”

李恪光靠嘴巴也解释不清楚,拉着薛仁贵就进房间取出吐蕃地图说道:

“你看,这里是红岩山谷,吐蕃现在有十五万大军在包围陛下他们。”

“这里是吐蕃国都,虽然敌军兵力如何我们还没掌握,但是我们这次有二十七门神武大炮!”

“啪!”

薛仁贵茅塞顿开激动的说道:

“大王,仁贵懂你的意思,这吐蕃国都正好离我们的距离比较近,我们可以直接攻打他们的国都,就不信那松赞干布不回援!”

“嗯!聪明,不过……”

李恪在历史书上可没少了解过松赞干布这个人,能成为一代枭雄的他怎么可能是庸才,李恪及其怀疑他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直接放弃都城强行杀了李世民,那样李恪就欲哭无泪了。

“兵法是做来参考的,围魏救赵这一计我们可以用,但是松赞干布非常人也,我们还需要修改修改。”

“嗯……那松赞干布确定有点本事,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好!”

薛仁贵也觉得完全照搬不合适,但是他又想不出如何改进,还是听李恪安排最好。

李恪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说道:

“仁贵,攻打吐蕃国都的重任就交给你了,记住,不要打太快也不要打太慢,给松赞干布回援的希望就行,他只要一回援你就立刻撤退。”

“那大王你呢?”

薛仁贵心里是不想与李恪分开的,两人搭配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强状态,李恪有奇智,薛仁贵稳重善战。

但是如今的局势所逼,两人需要分兵行事。

“我率领一万神武骑兵直接冲向红岩山谷那边战场,以偷袭为主,给松赞干布一个假象,让他以为我们不想让他回援。”

“这……”

攻打吐蕃国都显然比前往红岩山谷的难度小多了,李恪万一再出什么意外就真的完犊子了。

李恪看着薛仁贵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

“仁贵,只要你那边按照战术执行,我这边就没问题。”

“松赞干布这个人太危险了,我怕如果不是我亲自去,他根本不会上当。”

“上当?”

薛仁贵又懵了,李恪说的话让他智商有点跟不上了。

“呵呵!”

李恪神秘一笑道:

“我们出发后老许也会带着一千神武军出发,我要请松赞干布吃一顿大餐!”

“老子本来想过几年彻底稳妥了再打他,但是如今情势所逼,只能赌一下了!”

……

李恪和薛仁贵制定好作战计划后,就安排薛仁贵和许敬中带着自己的军队先出发了。

李恪则是集合一万神武骑在校场上拿着扩音器鼓动士气:

“你们都是蜀地的好男儿,都是我李恪最亲的人。”

“我李恪在蜀地这几年虽然没有多大贡献,至少让蜀地的百姓和你们家人都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说实话,我李恪不会带兵,我不知道如何行军布阵,也不会管理大军的后勤。”

“但是我李恪从一位伟人身上学会了一套战术。”

“这一套战术要求你们所有人配合我、信任我,你们要像我的双臂一样指哪打哪,大声告诉我,你们可以做到吗?”

“可以!”

一万人的气势震耳欲聋,李恪微微一笑,举起手中的长剑高呼:

“出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