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南岸
一路的颠簸让沈一行呕吐不止,一边趴在地上吐着,嘴里还吐槽着程咬金:
“特么的,拍完戏老子一定查清楚你的底细,要是跟金主爸爸没关系,老子非得弄死你,呕~”
对岸,突厥十万大军密密麻麻的排列。
李世民翻身下马,独自一人走到浮桥中央,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对方。
颉利可汗也不甘示弱,孤身上前,与李世民对立而站。
这一站不要紧,仿佛经历了天地轮回,万物复苏,两人就这么面对面谁也不开口。
刚吐完的沈一行见状,立马急了,迅速冲上前去大喊:
“别特么傻站着啊?说台词啊!草!”
被沈一行这么一打扰,两人之间王对王气质的对抗宣布结束。
李世民首先开口:
“颉利,朕与汝曾当面缔结盟约,为何今汝领兵深入,公然背弃盟约?”
“哈哈哈哈!”
颉利听言后哄然大笑:
“吾闻汝李世民杀兄囚父,朝堂混乱,特来帮助大唐整顿朝纲,何来背弃盟约之说?”
“颉利!”
李世民见其狡辩,顿时大怒:
“朕的大唐朝纲自有朕来整顿,何须你一个外人插手?”
“哦?那你的意思是要跟我手底下见真章了?本汗身后数十万将士可不会害怕!”
正当这时,尉迟敬德布疑兵恰巧到位,渭水南岸旌旗飘扬,尘土飞扬。
李世民想到刚才那小子说的话,立马挺直了腰板,仿佛身后有千军万马的气势立刻凸显出来:
“朕的大唐将士也不会同意你们来指点江山,若是可汗今日非要一决生死,那么朕就在这渭水处恭候大驾!”
“你……”
颉利现在也有些吃不准状况了,李世民七人便敢前来本就疑点重重,远处大军数量一时半会也探测不出。
只是以李世民的性格,真的有底气的话不会浪费口舌来谈判,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沈一行看着刚才还说台词的两人,突然没了声音,又急了起来,对着李世民提示台词:
“百姓啊!我大唐刚经历变故,不忍百姓受苦,你倒是说呀,急死我了!”
李世民经他这么一提醒立刻明白了过来:
“颉利,你毁盟约在先,朕本欲与你决战,奈何朕与大臣心系百姓,此番大战必然生灵涂炭,你若退去,朕既往不咎!”
颉利这时候更加纠结了,谈判的理由李世民也有了。
恰巧这时候一个士兵来到他身边,附耳说了一句话,颉利顿时脸色大变。
这李世民竟然在幽州设了埋伏,果然在这片土地上能登上皇位的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
虽然颉利知晓这仗是打不起来了,但是谈判也不能服软:
“既然唐王已经稳住朝廷局面,那本汗自然没有理由在此逗留,只是此番前来,我突厥耗费了不少粮草,若退兵,唐王总要有些表示吧?”
“那不如定下日子,可汗与朕重新签订盟约,届时也可以讨论一下赏赐的问题!”
李世民的说话就很有技巧,是赏赐不是退兵补偿。
“定锤子日子啊!”
沈一行又跳了出来替两人着急:
“剧本上写的清清楚楚,两日后斩杀白马立盟,你俩人是真会给自己加戏!”
“那就两日后,这渭水便桥上,颉利在此恭候唐王大驾!”
颉利走的时候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沈一行,将他的模样牢牢的记在脑海中。
“看锤子看啊!你这样观众会出戏的,一点不专业!”
可惜的是颉利并没有懂沈一行的意思,不然高低要跟他比试一番。
回到岸边的李世民后背全是汗水,但是突厥大军还未完全撤退,他就背对着渭水保持镇定。
剧本上本来是没有这段刻画的,沈一行见效果挺好,更能突出李世民在这段谈判的重要性,便任由演员发挥了一会。
“咔~”
突厥大军退去之后,沈一行满意的终结了这场戏。
李世民虽然听不懂“咔”的意思,也从房、程等人的表情中看出了放松,一口浊气吐出,半靠在马上。
“陛下~”
程咬金第一个上前扶住李世民,李世民摆了摆手走到沈一行面前:
“小子,多谢你了!”
“哎呀,应该的,应该的!”
沈一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第一次做副导演,排练的第一场戏就这么成功,还是很骄傲的。
“要是你们台词再好一点,不冷场的话效果更好,算了不说了,整点水来,喊的喉咙都哑了!”
“哦?既然在渭水边,不如就一同去取渭水来喝吧,今天也算是意义非凡!”
李世民听沈一行说要喝水,立刻想到了取渭水喝,纪念一下今日!
“哈哈!走!”
对于沈一行来说,确实值得纪念,第一次做导演除了躺马的感觉不大好之外,其他都还算顺利,纪念一下没毛病。
李世民沈一行带头走向渭水河边,其他几人也紧随其后。
李世民到了河边直接捧起河水,一饮而尽。
沈一行也有样学样,准备潇洒一下,哪知道一低下头,整个世界都颠覆了!
一张陌生的脸蛋,满满的少年感,捧着水的手愣在了原地,完全没有在意水冲指缝间流出。
偷偷的巡视一周,再联想起今日的所见所闻,一个荒谬的结论涌上心头。
指点江山,点评李世民、房玄龄等人,怒喷程咬金,导演渭水谈判。
这一切的一切竟然不是演戏?
怪不得颉利最后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搞了半天,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