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诗词系统 > 第一章:魂穿大唐,系统觉醒
换源:


       贞观十三年五月,长安城繁花似锦榆槐成荫,曲江池畔的梧桐与垂柳在微风的轻抚下悠然飘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幽香。

眼下正值贞观盛世,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丝绸之路往来的商贾亦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的各种新奇事物从遥远的大食,波斯等国飘然而至,又带走了大唐的丝绸,茶叶等西方贵族的喜爱之物远渡他乡。

听闻着街上充满烟火气息的叫卖声,一身高七尺的素衣公子哥正悠悠然的走在朱雀大街上。

只见他东瞅瞅西也瞧瞧,仿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其实这也不怪他,这厮本就不是唐朝人。

那公子哥名叫李满月,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苦逼青年,每天朝九晚六的社畜,有时周六周日还得加班,一个月挣那么几千块钱,勉勉强强的能养活自己,至于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他是想也不敢想。

有时候李满月在夜深人静时也会扪心自问,自己这一十六年,读了那么多书,背了那么多课文,又学了那些物理化学英语等等,最后好像毫无用武之地。

不知是不是老天爷听见他他内心的呐喊,又或者上苍觉得这倒霉孩子在他原先的那个世界实在没什么出息,于是乎一宿觉的功夫,等李满月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大唐,来到了贞观,来到了那个令所有中国人都午夜梦回过的千年盛世。

而且,还随机附送了李满月一套诗词系统,只不过这时候李满月自己还未察觉到系统的存在。

经过了好几天的时间确认,李满月终于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而是确实穿越到了唐朝。

这对于从小在孤儿院生活的他来说,穿越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反正在那个世界,自己也没什么亲人。况且穿越的这家好像还不错,至少应该不怎么缺钱。三进的院落,小厮丫鬟十来个,前前后后忙活着。

通过这几天时间,李满月了解了自己这家的大概情况。原来这李府祖上也是阔绰过的,只不过后来自己的父亲没跟对人,导致李世民登基的时候,自家没捞到什么好处。

前几年自己的便宜父母都先后病逝了,是自己的外祖母崔氏一手将自己拉扯大的。崔氏有个五品诰命在身,每年能从朝廷领百十贯钱的俸禄,支撑这么个宅子也勉勉强强够用。

至于自己为何会穿越到这个家伙身上,好像是因为几日之前,自己的前身非要闹着下河游泳,外祖母崔氏犟不过自己,只好任由自己的宝贝孙儿胡闹,可没想到这大宝贝好悬没上来,最后大病了一场。等再次苏醒过来的时候,此李满月已经非彼李满月了。

在家憋了好多天,这一日李满月终于哄得自己外祖母开心,算是溜出了李府大门。

他一边畅快的呼吸着唐朝无污染的新鲜空气,一边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这也瞅一瞅那也看一看。

“真好,好山好水好风光,人也好。姑娘都不整容,穿着也大方得体,胸前也不遮遮掩掩的,有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思。”

李满月悠哉游哉的欣赏着大唐的风土人情,时不时的还对路过的姑娘吹个口哨,惹来一阵登徒浪子的骂声。不过他也不在意,只嘿嘿一笑就继续逛起街来。

“诸位路过的才子佳人,瞧一瞧看一看了奥,我家小姐今日在这画舫举行诗词大赛,若是有人能拔得头筹去,这幅‘游春图’便算作彩头,送与了那位有缘人。”

曲江池畔的码头边,此时正有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汉子扯着嗓子吆喝着。在他身边还有两个小厮,正在向众人展示一幅画作,想是那管家口中的“游春图”。

“嘶,竟然将‘游春图’当做彩头,却不知这画舫里的小姐是谁家的大家闺秀。”

“说的是,这‘游春图’乃是前朝著名画家展子虔的代表作,价值不菲,怎的就可随意送人了。”

“我猜要不是这‘游春图’本就是一幅赝品,再不就是这位小姐所求的诗词难度颇大,为此二者其一也。”

“这位兄台说的有道理,在下也是如此认为。”

围观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李满月也好奇的凑了过来。他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垫着脚将内里的情况看了个一清二楚。

待他看到那副‘游春图’的时候,心里也是禁不住一惊。虽然他前世不是什么名师大家,但是凭借着往日里的爱好,也看过一些名篇画作,直觉上这幅‘游春图’笔锋细腻精巧,画作干练豁达,应该不是赝品。

“只不知这位小姐需要什么样的诗词,咱穿越到大唐来,别的本事没有,要论作诗行词,恐怕没人比得上我。这‘游春图’正好可以拿回家去换笔银子,再多填几个丫鬟仆人,最好再弄几个年轻貌美的通房丫鬟暖被窝”。李满月念及此处,嘴角微微上扬。

他来到这个世界,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有大房子住,有大把钱花,再有大堆美女相伴,就算齐活。至于什么家国天下千秋万代,又或者为了华夏民族做什么什么贡献,那还是留给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去做吧。

“公主,你说外边这群人能有人作出比那厮强的诗来吗。”画舫内,一名宫装模样的小侍女噘着嘴说道。

“本宫也不知,只不过听说我大唐民间能人无数,或许就有哪位才子佳人真作出了好诗来,压过那厮一头也说不定。”主位上一名长发如瀑,眉宇如黛的宫装丽人轻启檀口微微笑道。

“拿着一首破诗来就想让陛下将您许配给他,那回鹘王子忒的不知好歹,长得也忒猥琐,要我说那诗也断不是他作的。”

“傻丫头,那诗是不是他作的不要紧,只不过眼下回鹘兵峰正盛。此时他们的二皇子前来挑衅,我大唐虽然不惧,但能不用武力解决,还是不要诉诸武力,毕竟战争一旦开启,苦的还是穷苦百姓......”那说话的宫装丽人正是临川公主。

“公主,外面已经有人开始作诗了,我们出去看看吧。”

“嗯,也好,本宫相信,凭借我大唐的文采风流,定能将回鹘二皇子那首诗压下去。”

此时画舫外面,老管家已经将规则说与大伙儿听,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人能以边关与明月为题作出一首诗,并且让在场众人品评过后一致认为可以超过老管家命人贴出的那一首,就算胜了。

至于张贴的那一首诗,自然就是回鹘二皇子带来的。

李满月没有贸然出场,他先是自己品评了一番张贴的那首诗:

回鹘夜甲袖,马响荻飕飕。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望南不堪愁。

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这首诗的造诣极高,并且以月抒情,内里暗含铿锵之音,依稀间表达出诗作者想要挥鞭南下的激昂之情。

‘要想超过这首诗,难啊。’李满月暗自思量。

他在那里暗自品评,别人可不管那么多,毕竟‘游春图’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霎时间已经有好几人先后登台作诗,只不过所作诗句大都不能让人满意,又被围观众人给哄了下去罢了。

“怡儿,没想到我大唐才子们如此不堪,莫说比得上回鹘二皇子那首诗了,便是像样的诗句,这般时间过去了也没拿的出一首来。”临川公主有些气愤的说道。

“公主莫急,都说好饭不怕晚,想是真正有才之人还未出手。”怡儿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跟着着急,她甚至盘算着要不要私下去找孔颖达孔老大人一趟,央求孔老大人帮忙作一首诗来应付场面。

不过转念又一想,回鹘二皇子来拜见的时候,孔老大人就在朝堂上,不仅孔老大人,还有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一众名臣良相全都在场,可也没见谁站出来将回鹘二皇子怼回去,可见这件事儿不怎么好办。

画舫上临川公主与怡儿愁眉不展,画舫外的老管家也是大热天里紧张的直冒冷汗,终于又过了许久,太阳已经微微西斜,当众人都不抱希望的时候,李满月力排众人来到场地中央。

他本欲再多看看大唐才子佳人们的诗情,怎奈听了这么半天,围观众人越来越多,但是好的诗词确是越来越少,终于他不想再浪费时间。

“这位老丈有礼,小子叫李满月,想上场来试上一试。”

老管家见来人长得还算仪表堂堂,心想应该是读过几年书的,不过他也没对李满月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前面也有几个仪容不凡的年轻人,最后做出的诗句简直让人惨不忍睹。

“这位公子既然有想法,那就且尽力一试吧。”老管家出于礼貌,微笑着说道。

“好,那在下就不客气了。诸位才子佳人,在下的这首诗名叫‘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云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诗言罢,满座皆惊,瞬息之间诺大的曲江池畔落针可闻。

而在李满月的脑海中却回荡着一个稍显机械的女声:“恭喜宿主成功开启大唐诗词系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