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与众仙家一起压胜大妖 > 第十五章五月初五
换源:


       (求一求鲜花,好不好嘛,啾啾啾)

杜三娘也不强求,陈老先生不答应那就是真不答应了,只是她突然问道:“陈江以后是不是那种可以瞬间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人就能打几十个人那种人啊?”

陈世忘略显疑惑。

杜三娘接着说道:“我知道有些孩子是很老实的,但像陈江这样老实的还是第一次见,李阳去做功课,我做刺绣,就将陈江放在床上,不哭也不闹,就只是过一段时间会咿咿呀呀一阵,我或李阳过去他还会笑着看我们。”

陈世忘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说道:“还会更强,你怕了吗?”

她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答案,让陈世忘暖心不已。

她担忧的问道:“陈江会有危险吗?”

陈世忘回答道:“会的,而且会很危险,都是他的命。”

“有什么是我能帮忙的吗?”

“不要担心,福人自有天相。”

杜三娘走时陈世忘给了她一个背篓,里面是些熏肉和腊肠,对她说道:“这些东西能存放不少时间,多做给家里吃,你做活多,孩子也长身体,清汤寡水的可不行。”

杜三娘笑着使劲点头。

陈世忘一直这样,对绝大多数世人冷眼旁观,唯独对孩子宠爱有加。他本想给杜三娘一些钱财,不过当时就打消了,钱财杜三娘不一定愿意收,即使收了她也一定会存起来,那还有什么用。

之后的一旬时间多是这样,早上陈世忘将陈江送去,晚上接回,期间还有一次是由李阳送回来的,陈世忘早有感应,举着灯笼在门口等着,一个五岁大的孩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走夜路,明明害怕却看着怀里的弟弟就一点不害怕了,临走时拱手作揖向陈世忘行礼,陈世忘将手中灯笼递给他,他却只是赫颜摇头,不过最后还是提着灯笼走了,有灯笼就不怕夜路了。

有一人提灯照路,满路皆明。

陈世忘看着孩子离去的背影,满脸笑容。

陈世忘也偶尔去到张源的小院,去看一看周研的身体如何,兴许是先前张源的处理有所帮助,周研的身体恢复的极好,不用一个月就能彻底消除那些细小创伤,现在都已经能做些提水之类的粗活了,陈世忘不在家中时,周研就会将院里水缸打满水,陈世忘与张源都跟她说过这件事,只是都没什么用罢了。

张源也与陈世忘请教了一些学问,当初陈世忘留下的那本《中庸》张源早已翻看一遍又一遍,而且每次都能说是开卷有益,他要问的是一些陈世忘在上面做的注释,其中一句“触类旁通,随遇而安”让张源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两个词能放在一起。

陈世忘对此却没有解释,只是让张源自行参悟,张源只得作罢。

不是陈世忘不愿意解释,只是这些困惑正是张源以后修行路上的障碍,只有他自行参破了才能更进一步。

陈世忘在青泉镇定居后的半个月后,青泉镇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变故,镇子里大多数老年干部全部自行退位,由年轻一些的人代替,领头班子接近大换血,而在镇子里一直很有威望的石方石老,以及另外两位老人此后半个月相继去世。

陈世忘对此不闻不问。

张源参加了葬礼。

接下来的日子过的十分平淡,在这期间陈世忘去见了见镇中的学塾先生,他要看一看这些人适不适合教书,结果倒是还不错,无功无过。

只是在离去之时陈世忘突然想起一事,问到那个教书先生:“农历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如何?”

那个教书先生回道:“北地习俗,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亲五毒,克父母,家中祸害,只是我从不如此认为,难道哪天出生能由自己决定?怎么就将全家命运套在一个人的身上了。”

陈世忘笑了笑,微微颔首。

陈世忘为什么会有此问,李阳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生人,陈世忘之前为他过生日时,李阳先是十分开心,然后迅速黯淡下去,轻轻说道:“他们都说五月初五出生不好,会让家里人倒霉。”

陈世忘当时就说道:“没有的事,我们的小李阳,是最好的孩子了,看你娘亲多高兴啊。”

李阳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母亲满脸笑容。

只是当她找借口出去后再也抑制不住眼泪,儿子因为这个日子从来没过过生日,今天终于如愿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好的孩子又是我儿子呢?”

又是几个月过去,青泉镇也迎来了又一个春节。

陈世忘本没有什么打算,多少年了,自己已经根本不在乎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只是张源和周研一早就准备好了福字和对联,以及一些松枝竹枝。而杜三娘也早已想到了居住在镇子头上的老人陈世忘。

所以到最后十分尴尬的是陈世忘住处所有过年需要的东西都有两份。

张源一家与杜三娘母子二人早已熟识,当六人齐聚在陈世忘家中,看着满院子的桃竹松树枝,都哈哈大笑。

而陈世忘也是在断去修行路后头一次如此开心,好像满院子的人,有老有小,都是一家人。

陈世忘被安排就那么抱着陈江坐在院中,看着三个大人一个孩子忙忙碌碌,收拾收拾那里,打扫打扫这里,李阳就端着一盆浆糊贴春联。

陈江在陈世忘怀中咿咿呀呀,兴奋异常。

心中所想现眼前,不惧酷寒不惧冬。

等到陈世忘家中一切都打理好后,几个人一商量便去到了张源家中,毕竟他家已经算是最大的一个了。

周研与杜三娘两位妇人去到厨房开始准备年夜饭,张源陪着李阳聊些学塾里的事,陈世忘带着陈江出去闲逛了,顺便打点酒回来,大过年的,怎么能不喝点酒呢?!

陈世忘走在小镇里,看着路两旁的店铺与人家,已经有不少店铺都关门了,回家拾掇拾掇,大年夜就不让自己那么劳累了嘛,百姓的门上都贴上了新的门神,桃符,春联一个不落。

陈世忘笑着点了点头,小镇里的人生活最起码还是过得去的。过年家里能换得上新的门神与春联,那就说明家里多少还有些余钱,能过一个不算太冷清的年。

陈世忘走到酒铺,酒铺老板是一个中年的雄壮汉子,面容和善,笑着和陈世忘打招呼:“陈老头,终于打算买点酒了?你一个老头子整天不喝酒不吸烟,还能去喝花酒是怎么着。”

“去你娘的蛋。”陈老头气笑道。

这个卖酒汉子是整个小镇唯一一个对陈世忘直接喊陈老头的人,甚至都可能是天下所有人当中为数不多敢这么喊陈世忘的人之一。

原因是之前陈世忘闲逛小镇逛到了这里,便将铺里所有的酒水都尝了一遍,到最后没给钱却是给铺子写了一幅字,是那“喝得此处酒,如沐艳阳天”,当时便给卖酒汉子气笑了,这老头,赖账就算了,反正不值几个钱,写这幅字是怎么个意思。

从那以后,陈世忘偶尔便会来这里坐坐,也不买酒,也不喝酒,就只是聊聊天,那汉子也就不拘束了,便以陈老头相称,陈世忘也不在乎。

“来两斤高粱酒,再来半斤米酒。”陈世忘说道。

“这米酒就当我送您了,大过年的总得有点添头。”那个汉子说道。

陈世忘点了点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