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刘备逃亡
“且慢!”
夏侯惇刚刚追出几步,就被诸葛济给挡住了去路。
“先生,这是为何?”
夏侯惇一脸费解,还以为诸葛济顾念兄弟之情,故意让诸葛亮逃脱。
只是当着诸葛济的面,不便明言。
“家兄诸葛亮有神鬼莫测之谋,我军夺取樊城不过是险胜。家兄此次来取樊城,却不见关羽和张飞,必有谋略,我若追击,必中埋伏。且先回城,再作商议。”
诸葛济绘声绘色地解释道。
此时此刻,恐怕也只有他能知道刘备和自己自家二哥的处境了。
若是真全力追击的话,刘备和自家二哥必败无疑,甚至有可能真被活捉。
这可不是诸葛济想要的结果。
而已经领教过诸葛亮神算的夏侯惇,闻言之后也不敢怀疑,只得命兵马回城。
“叮!支线任务完成,奖励1000功德!”
就在此时,系统提示音在诸葛济脑海响起。
“这也有奖励么?”
面对意外得来的奖励,诸葛济莫名高兴起来。
委实出乎预料。
诸葛济思索了片刻后,没有再提升定位范围。
毕竟现在他能够看到方圆十二公里内的一花一草,可以说已经不需要探子了。
而自主世界现在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他决定把这方世界利用起来。
“系统,兑换红薯种子!”
“叮!兑换成功。宿主兑换到10斤红薯,是否选择种植?”
红薯乃是舶来品,于十六世纪中期方传入华夏。
汉末尚无番薯。
诸葛济之所以选择兑换番薯,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番薯的成活率、适应性,以及产量都非常高。
假如可以产一千斤稻谷的面积,种植番薯的话,则可以产一万斤。
而【自主世界】里的产量是外面世界的十倍。
也就是说,自主世界可以产番薯十万斤。
只不过,诸葛济现在拥有的自主世界面积太小,也就一个小卧室那么大,可以种植的东西非常有限。
只有获取更多的功德点,才能将面积扩大。
不出意外的话,10斤红薯的产量能有一千斤左右。
不多,但足够一个人吃一年了。
“种植!”
诸葛济不假思索道。
当然了,种庄稼这种事情,自然不需要诸葛济动手,系统自己会解决。
要不然的话,这种系统就太拉垮了。
……
樊城,十里外。
看着诸葛亮和赵云大军鸟兽散一般逃了回来,刘备不由得大惊失色。
虽然夏侯惇没有追击,但赵子龙败下阵来,手下的兵卒怎能不慌。
“军师和子龙不是去取樊城,怎会如此狼狈?”
刘备一脸狐疑,有点不太相信诸葛亮和赵子龙会被人打败。
“哎!是亮失算了,樊城以被夏侯惇占领!”诸葛亮如实说道。
“樊城已被夏侯惇占领?”
刘备像个复读机一样,茫然失措,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诸葛亮和赵云。
夏侯惇大局不是在新野吗?怎么会在樊城?
而且樊城有重兵把守,夏侯惇又是如何取得樊城?
刘备的脑海里涌出无数个疑问。
诸葛亮也是唏嘘不已,叹气道:“亮和主公说过,伏麟神龙见首不见尾,神鬼难测,是亮粗心大意,中了四弟的诡计,误了主公。”
“胜败乃兵家常事,军师无需自责!”
虽然被算计,但刘备并没有责备诸葛亮之意,反而安慰起来。
没办法,他现在一穷二白,根本没有资格责备诸葛亮。
诸葛亮也是他唯一可以倚仗的人。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愿意相信诸葛亮。
就在这时,赵云忽然插口道:“主公,诸葛济不但智谋过人,便是武艺也出神入化,云与之交战一百回合,他都未曾有过疏漏。
反而是末将,几次险些丧命他手,诸葛济之武艺,当世恐怕莫可匹敌……”
原本就气馁的刘备,听到赵云对诸葛济如此赞誉之后,心里更是如同刀搅。
如此人才,偏偏不为我所用,反而投奔了曹操,当真是天绝炎汉也!
赵云还想说下去,还是眼尖的诸葛亮,看出了主公的悔恨和懊恼,赶忙给赵云使了个眼色。
赵云这才闭嘴。
“军师,樊城已被夏侯惇占领,新野小县又不能久居,如之奈何?”
伤心了一阵后的刘备,目光看向了孔明,询问接下来该投奔哪里。
“荆襄已被蔡瑁所控制,不可再往,为今之计,唯有投奔江夏刘琦处暂避。”
诸葛亮对刘琦有救命之恩。
当初刘表病重,蔡氏和蔡瑁控制了荆襄军政大权,想要废除刘琦,立刘琮为荆州之主。
察觉到危机的刘琦于是向刘备求救。
最后,诸葛亮以申生重耳的故事,让刘琦向刘表请命去江夏屯兵,防守东吴。
刘琦这才幸免于难。
诸葛亮之所以有此谋划,也是未雨绸缪,给刘备留一条后路。
只是想不到,会来得这么快。
听到刘琦的名字,刘备顿时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喜道:
“备怎么就没想到,军师对刘琦有救命之恩,此番我穷困去投,刘琦贤侄料无拒绝之理!”
诸葛亮道:“主公,即便投江夏,也当轻装简行,带领百姓日行不过十余里,恐误了大事……”
听到这里,刘备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已经疲惫不堪的妇孺老弱,心中不忍,道:
“百姓从新野便一路跟随,若半途而弃之,是不仁也!”
“倘若夏侯惇率领大军追赶……”诸葛亮一脸无奈。
方才取樊城失利,夏侯惇大军没有及时追赶,对诸葛亮来说已经是侥幸,无非敌军怕中埋伏之故。
若是夏侯惇探明情况,如何不来追赶?
到那时,纵有通天遁地之术,也悔之晚矣。
刘备却只言片语也听不进去,道:“古今成大事者,无不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备宁死也不愿舍弃百姓。若败……”
说到这里,抬头看向天空,悠悠长叹,“若败,乃天命也!”
一席话,说得诸葛亮心里热血沸腾,感动不已,“主公真仁义之主也!”
嘴上这么说,心情却是复杂无比。
因为他深深明白,乱世之中,仁义固然能笼络人心。
若在治世之下,自家主公必定能成为一个中兴之主,名留青史!
可惜,乱世之下,当凭仁义是行不通的。
没有果断而狠辣的政治手腕,如何于北方的曹操一决雌雄?
一时间,诸葛亮不禁怀疑起当初的选择,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默默叹了口气后,只得命赵云断后,拦截追兵。
糜竺依旧护送将官家眷先行。
他亲自和刘备领着新野百姓缓行,去白河与博陵渡口会合关羽和张飞,往江夏投刘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