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正在房间里洗澡呢,这时候门外有侍卫禀报道:“启禀王爷昨日所查城内重弩一事有消息了。”
武王对着玄牝道:“乖孙子爷爷有事,先去办事了,等晚一点爷爷给你弄好吃的。”说完这话武王就出去了。
玄牝这时候也是松了口气,虽然自己看起来只有三岁,可自己的灵魂是成年人啊,自己洗澡这老头就在旁边看着实在是太别扭了。
本想着能清静一会,没想到那个带自己来的账房先生又进来了。玄牝心里一阵叫苦啊,还能不能让人好好洗澡了,要来也来个美女啊,让这个猥琐的账房先生来是什么意思啊。
武王来到门外,侍卫禀报道:“启禀王爷昨日城中重弩具查,是由器械司出来的,有可能是器械司里面,有人故意给这伙刺客提供的武器。只是现在还没查到是里面什么人做的。”
武王道:“确定东西是从器械司出来的就行,集结人马,我倒要去会会他们,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
武王说完话就带着人马一路冲向了器械司,到了器械司就直接冲了进去,器械司里面几个看门的都被打翻在地。
里面管事的赶紧出来询问怎么回事,武王没有理会管事的就要下令让手下搜查。没想到这个时候贤王从里面走了出来。
贤王出来后赶忙过来拦住了武王和一众侍卫,一脸和气地道:“三弟你这是来做什么啊,这里可是军中重地,怎么能随便搜查啊,三弟可有父皇的首令。”
武王道:“二哥你莫要拦我,事出紧急还没来的急去讨要首令,等下搜查完了我再去父皇那里拿来首令交与二哥查看。”
贤王差点被他这话给噎着,什么叫搜查完了再去要搜查令啊,有这么办事的吗?
贤王道:“三弟这样不妥啊,万一父皇怪罪下来可就麻烦大了。你到底有什么急事啊,就不能等你先去要了首令再来搜查吗?”
武王道:“有人举报说今日凌晨,看到一个人抱着一个孩子进了器械司,我怀疑就是我孙儿,所以必须马上搜查,要是去讨要首令这一去一回的得多少时间,要是刺客这时候把我孙儿带走了,你让我哪里去找。”
贤王一听武王这么说,就知道这家伙根本就是来找事的。
于是贤王问道:“三弟啊是什么人看到的啊,什么人抱着孩子,孩子确定是你家孙儿吗?”
武王道:“是我家新招的下人看到的,就是今天凌晨有个人鬼鬼祟祟地抱着孩子从侧门进了器械司。当时天色太暗,没看清进去那人具体容貌,你把人都叫出来我让我那下人,看看身形是哪个人,是谁抱着孩子进去的。”
贤王是越听越气啊,这武王就是胡搅蛮缠啊。器械司管事的加上工匠还有护卫,还有其他人加起来有两千多人,你说你家下人连脸都没看清,就让他去辨认是谁,这是看身形就能看出来的吗?
让他一个一个地辨认,那得认到什么时候啊,几天也未必能找到人啊。况且这武王一看就是在胡说八道呢。哪有什么人抱孩子进来啊。
贤王道:“三弟啊,这里可是军中重地,里面可是有很多重要的兵器设计样板,还有大量的兵器,可不能有一点闪失啊,你等下啊,我让这里的护卫马上搜查。”
武王道:“二哥你莫要骗我,这里哪有什么大量的兵器啊,今天早朝你还说没有呢,怎么现在又有了,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里的兵器是器械司私有的兵器,而并不是朝廷的兵器吗?还有昨日伤了我儿的重弩,据查实乃是器械司所造,可是这个重弩并未有登记造册。你们器械司私造兵器,可是不和规矩吧。”
贤王道:“三弟啊,器械司本来就是给朝廷制造兵器的,多造一些也是有备无患嘛,以往一直都是这样的。二哥我今日也是来查这个重弩一事的,都怪二哥管理不严啊,这帮手下里居然有人敢倒卖兵器。”
武王道:“二哥,这怎么能说是下人倒卖兵器呢,哪个下人有那么大胆子,我怎么听说你家下人把赚来的银子都给你家老二送去了呢?”
贤王道:“三弟这可不能乱说啊,绝无此事啊。”
武王道:“别说这些小事儿了,浪费时间,还是赶紧找我孙儿要紧,二哥我们亲近亲近。”
武王说完这话就上去一把,把拦在前面的贤王抱住了,然后回头喊了句“搜”。武王府的这些侍卫就一股脑的从贤王身边冲了进去。
贤王气的直跺脚,就是挣脱不开,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武王府的护卫把一大堆兵器都堆在了一片空地上,其中还有几个重弩,居然还有个侍卫抱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过来。
贤王看着一地的兵器气得头晕目眩,特别是怎么会有个小孩子呢。
侍卫把孩子抱过来禀报道:“王爷找到个小孩,他说他是今天早上来的。还有这些兵器都是没有登记造册的。”
武王道:“这是谁家孩子,军中重地怎么会有小孩子,放了吧,可能是我家下人不认识我孙儿认错了。这些兵器既然没有登记,等下就带走吧。”
这时候一个工匠模样的人,急急忙忙跑过来跪下向贤王磕头道:“王爷小的该死啊,小人今日实在是因家中有事,无人看管孩子这才带在身边的,请王爷恕罪啊。”
贤王本来是想要看武王搜不到人,等下去皇上那里参这家伙一本的,没想到出了这事,没抓到武王的把柄,自己反而被抓了把柄。气得他真想杀了这个工匠。本来带个孩子上工,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以前也有发生过,可今天却是坏了他的大事。
武王看贤王没说话接着道:“二哥,你说的这倒卖兵器一事可要严查啊,特别是重型兵器,大型的兵器可不是一些小小的工匠就能随便倒卖的,这个你可要查清楚了啊。”
贤王先是和器械司护卫说道:先把这个工匠拉下去打二十板子。然后又对着武王道:“三弟啊,这些兵器你可不能拿啊,这些不是没造册,是还没来得及造册登记。”
武王刚要再说,这时候有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过来,太监边跑边说二位王爷,皇上召见,请二位王爷进宫议事。
武王问道:“召见我干嘛啊,我还要回家闭门思过呢。你个小太监怎么知道本王在这。”
太监回道:“奴才不知道啊,只知道皇上召见,二位王爷,您二位可让奴才好找啊,这个时辰其他大臣应该都到宫里了,就差您二位了。”
武王看了看一地的兵器很是心疼的样子,对手下说了句“走”。众人撤走,武王与贤王也向皇宫赶去。
等武王和贤王赶到朝堂的时候,朝中主要的大臣都已经到了,又等了一会皇帝才来到朝堂上。一阵的三呼万岁之后才步入正题。
又是哪个太监说道,刚刚得到消息,安乐王所辖的天罡城,被东面大海附近的五位城主和其他的一些小势力组成的联军围攻了,联军共有一百余万人马,安乐王请求朝廷马上派兵增援。
皇帝问道:“诸位爱卿来说说对此事都如何看法啊?”
兵部尚书道:“启禀皇上,边关之地不可有失,应该马上调兵前去增援。”
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出列道:“皇上臣认为边关之地的几个小城主,竟敢主动进犯我堂堂天朝帝国,实在是活腻了,臣愿请令带兵救援,然后一鼓作气灭了几个小小的城主,为帝国开疆拓土。”
这时候有个大学士出来反对道:“皇上,军队出征而且路途遥远,必将损耗大量的钱粮,实在是不易开战啊,臣认为派出使节前去劝退这几个城主便可。”
又有一位文官出列道:“皇上,臣也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妄动刀兵,不过是几个城主而已,只要皇上许下些许好处,这几个小城主必然退兵。这样才能彰显我天国礼仪之邦。”
皇帝此时面色阴沉,本来叫这帮大臣来是要和他们研究如何去打仗的问题的,仗还没打呢,就有人跳出来要先给敌人好处了,敌人饿了你给送吃的,等敌人吃饱了再来打你是不。
皇帝冲着下面的一个一脸横肉的将军使了个眼色。
这个将军走过去就给了说话的这个文臣一巴掌,这个文臣大怒道,“程将军你怎么打人啊。”
程将军道:“最近手头有点紧想和大人借点小钱花花。”
这个大臣大怒,要借钱是你这个借法吗?大臣道:“皇上,这个程将军太蛮不讲理了,居然敢在朝堂上打人,请皇上为下官做主。”
皇帝道:“李大人,不必生气,你可是知书达理之人,你和那程猛夫一般见识做什么,他要钱你给他一些便是了。”
没想到这个书呆子还真去怀里掏了一块银子丢给了那个程将军。
这个程将军拿着银子说道,就这么点银子,看来是打得轻了,再来一下啊,这回你可得多拿点银子才行。
这个文官又对着皇帝道:“陛下,这个程猛夫居然还要打我,请皇上给臣做主。”
皇帝道:“些许小事情,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他要是再来打你再给他一些钱财就可以了嘛。”
这时刚才说话的那个将军也挥了挥拳头道:“李大人,这个程猛夫借钱你都借给他了,我手头也不宽裕,你也借我点钱花花吧。”说完话作势就要往这个李大人那里走。
这时候太子出来道:“行了都别闹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还有李大人,有人打你你还给他钱,下次没钱了他还要打你和你要钱,别人看到了他打你也会跟着学,到时候所有人都去打你和你要钱你怎么办?”
这个李大人显得有些冥顽不灵地道:“朝廷自有律法,无故打人可是要关大牢的要被律法制裁的,抢劫更是重罪,请皇上为臣做主。”
兵部尚书看这个李大人这个样子说也是头疼,太子都这样提醒他了这个老顽固还是没明白。
于是兵部尚书道:“李大人,别人打你了你知道找皇上找朝廷给你做主,要是有人打朝廷,打我们帝国,你说应该找谁给我们帝国做主啊,谁又能去制裁打人者呢?真要像你说的给钱,求人家别来攻打我们了吗?”
这个李大人这时候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似的,赶忙跪倒道:“启禀皇上,下官愚钝刚才所言甚是不妥,想我堂堂天朝大国,岂能让几个小小的城主给欺负了。敢来挑衅必须将其灭之,已显我大国国威。”
皇帝这时候才道:“李爱卿所言甚是有理,不知众位大人意下如何啊?”众位大臣连忙一口同声地道:“皇上圣明,敢来挑衅者,必灭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