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直播探奇案 > 第一章:科举上岸,竟然这样立功
换源:


       大唐开元元年

大殿之上,气氛肃杀,武将摇头,文官皱眉,外加三十位新科进士面面相觑。

龙椅上的新君王扫视众人,焦急的心情却没有流露在脸上。

“陛下,今日早朝原本是钦点秋闱三甲,如今国事紧急,钦点之事是否改日再议?”

“姚大人说的是,这北方蝗灾关系北方万千民生,事态紧急,是一刻也拖不得的。”

“微臣也赞成姚大人和张大人的建议,不过,既然这三十位新科进士都是我大唐的才子,往后也将要成为我国之栋梁,逢此国难之际,岂能置身事外。不如把这蝗灾一事当做这殿试的考题。”

“此等大事,交由新科进士,崔大人是何居心?”

“张大人不必心急,家国大事当然是由圣上决断。下官不过是想两件大事是否可以两全。”

玄宗皇帝干咳一声,大殿之上瞬间雅雀无声,“诸位爱卿忧心国事,朕心里明白,就依崔爱卿所言,今日殿试考题便定为‘北方蝗灾防治要略’”。

考题一出,大臣们瞬间松了一口气。虽说最终的决策不一定是哪一位考生的试卷答案,但是至少多一些时间留给大小官员思考。

可这样一来却苦了这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要是给不出满意的答卷,别提什么三甲人才了,分分钟被人骂成草包。

考场上三十位考生绞尽脑汁,却挤不出一个字来。再说这种天灾,自古就没有什么良策来应对,更别说这些只会之乎者也,纸上谈兵的进士了。

扑通一声,一位考生晕倒在桌案上,口吐白沫。

一位年轻的力士赶紧小步跑上去,用手试了试鼻息,吓得连连后退,“死了,死了……”

“休要胡言,”姚相扣住考生的脉搏,闭眼凝神,作为秋闱主考官,考生如果出现意外,他也难逃干系。

玄宗皇帝耐住性子,初登大宝,一桩桩怪事频发,先是闹了蝗灾,今日又有考生殿试昏厥,要是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刮妖风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一舟迷迷瞪瞪睁开眼,看见一位面容和蔼的老人,眼光锐利地注视着自己。宿主的记忆如潮水一般涌入他的脑海。

“吃个煎饼果子也能嘎了,真他奶奶的点背。”

听到刘一舟嘴里碎碎念念,姚相和皇帝同时松了一口气。

“吓死我也,”力士指着刘一舟,“你既然无恙,还不赶紧答题。”

刘一舟一头雾水,可他前世毕竟是某卢的忠实读者,再加上宿主的记忆,他知道这是穿越了,古代!架空历史!

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刘一舟端正坐姿准备洋洋洒洒写个万言书,解决掉老百姓的灾难,顺便再弄个状元当当。

“系统,系统!”刘一舟在脑海里呼叫系统,可是叫了半天也没见系统回应。心里大呼糟糕,“难道系统宕机了,还是需要什么触发机制?”

眼看着计时的香就要燃尽了,怎么说自己也是从未来穿越来的,没点真本事系统也看不上自己。

只是用毛笔写字,等自己写完,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刘一舟正在思索,却听见力士高声呼喊:“殿试结束,考生离场。”

考生一个个垂头丧气,不情不愿的退到大殿之外。

刘一舟看着眼前的白卷,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呼啸奔腾,难道要放弃成名的大好机会?思前想后,刘一舟把心一横,决定赌一把。“启奏陛下,草民心中已有计策,只是身体突发疾病,不能动笔。”

玄宗皇帝双眼扫视着考生的试卷,面如死灰。这些个国家栋梁哪有什么好的建议。无非都是一些夸夸其谈,什么和众人之力拉密网,建高墙,甚至如何赈灾,迁民都来了。简直就是敷衍了事。心中烦恼,压根听不见刘一舟的话。

“你且退下吧!”姚相心存善念,考虑到刘一舟因病耽误了考试,陛下不会追究,便让他离开。

“陛下,姚相”,刘一舟提高嗓门,坚定的说:“若蝗灾不能治,草民情愿领死!”

这话一出,皇帝和姚相都来了兴致。

“你且说你有何良策?”

刘一舟躬身行礼,“回禀陛下,自古万物相生相克,序天道而轮回,”刘一舟本来想说食物链断裂造成生态失衡的,可这毕竟是古代,这一套说辞一出口估计就要被推出午门斩首了,不得已才靠着宿主的记忆修饰了两句,大说特说了一通。

“趋鸟啄虫!”

“这鸟乃是自由之物,如何能听人驱使?”

看到皇帝,姚相和力士面面相觑,不明就里,刘一舟心里暗爽,不过可不能继续打哑谜,玩火自焚可不是明智之举。

“陛下,野鸟当然是不会听人驱使的,可是家禽却可以,只要集南方家禽于北方之地,蝗灾立时可解。”

“妙,妙,妙”,三个妙字不由得脱口而出,力士佩服的看着刘一舟继续说,“南方的水鸭,土鸡最爱吃蝗虫了,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蝗灾,还顺便养了鸡鸭,南方省下的粮食,还可以填补北方,真是妙不可言啊。”

“好一个刘一舟,这法子比拉网筑墙好上一百倍。”

看到皇帝眉头舒展,姚相心生欣慰,“陛下福祚万年,上苍庇佑!今日蝗灾一事已解,状元之人相信陛下也心有所属了。”

玄宗看了看姚相又看了看刘一舟,“看来姚爱卿和朕所想一致。”

大殿之外,文武百官愁眉不展,二十九位考生的答案他们早就知晓了,毕竟这些考生不是这位朝臣的弟子,就是那位大官的门生。不过考生们的答案都是些陈词滥调,想要解决蝗灾简直就是妄想。

唯独这刘一舟门衰祚薄,高攀不起京官的门户,这会儿又留在了大殿之内。

刘一舟退出大殿之外,并入考生之中,故意不露声色,连连叹息。

看到刘一舟垂头丧气,一边的考生开始酸起来了,“刘公子不必懊恼,我等情愿效法于你,假装晕厥,至少名正言顺的躲过一劫。”

“哈哈哈哈”刘一舟环视众人,大声笑起来。

“你笑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