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盗墓:从老金沟开始 > 第三章 老朱消息,前往关东
换源:


       “当家的,老朱家的人来了!”

谭永庆听后连忙往门外走去,只见朱传文穿着新郎官的衣服立在门外,打扮得干净利落,心中不由升起几分欢喜。

“见过岳父!”

“好好,好孩子,快起来吧。”

谭永庆刚将他扶起来,就见一个陌生青年跟着过来。

“亲家好,我是传文的二叔朱一坤,聘礼给您带来了。”

朱一坤让朱传武将小米背过来。

谭永庆一看,脸上喜色更浓。

“人来了就好,快里面请,里面请。”

朱一坤来到谭家院内,见到有扇房门紧闭,想来应该是鲜儿在里面。

也不多看,直接跟着谭永庆进了内堂。

寒暄一阵,朱一坤见这里人多眼杂,对他道:“能不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

谭永庆想也没想带他来到里屋,“他二叔,没想到还麻烦你跑这么一趟。”

“我大哥不在家,嫂子也不好出面,所以就我来了。”

趁着四下无人,朱一坤从怀里掏出个钱袋子塞到他手里。

“老哥哥有心了,我大哥不在的这些年,您还记得这桩婚事,这是一点心意,还请您别嫌弃。”

唐永庆一掂量就知道里面装的是大洋,连忙送回去。

“他二叔你这是做什么?这……”

不等他说完,朱一坤又推回去:“您就是收着吧,一石小米做彩礼,真的是委屈了你们谭家,再者这点钱也不多,您儿子也到了结婚的年级!正好能用得到。”

这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谭永庆张了张嘴没在拒绝,还是将钱收了起来。

“那多谢他二叔了。”

“您客气,现在外面都是客人,咱们还是赶紧出去招呼着吧。”

朱一坤也没有想到会从土匪身上搜刮出钱财,正好当个顺水人情送给谭家博个好感,省的日后有人抓住这点说朱家的不是。

……

“文他娘,快出来呀!传文他把媳妇娶回来了。”

朱魏氏听到动静急忙出来查看,只见那小毛驴上驮着一位身穿红袄,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子。

朱传文满脸欢喜地迎上来,“娘,我把鲜儿娶回来了。”

“好好,娘盼这一天好久了。”

朱魏氏一想起这么多年的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文他娘,高兴的时候就别哭了,赶紧让孩子们拜天地吧。”

“好好,拜天地。”

朱一坤总算是见识古代结婚的繁琐,从天亮一直忙到晚上。

等送走宾客,天都已经黑透了。

“嗨,这穷的时候还挺好,桌上一粒粮食没剩,真好打扫。”

朱一坤和传杰,传武帮忙将盘子收集起来,只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了。

盘子上面的油花被抹得干净,一想到后世人们结婚的铺张浪费,感叹还是古代淳朴啊!

“请问朱开山家吗?”

一个胳膊里夹着口麻袋的糙面汉子走进门内,传武看到他后惊道:“春山叔,你回来了!”

“是传武啊!你小子都长这么大了,你娘人呢!”

“我娘在屋里,你快跟我来。”

看着吴春山的背影,朱一坤突然想起剧中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也是他带来朱开山在关外的消息。

“传杰,你进屋去看看,这里由我收拾就行了。”

传杰最喜欢凑热闹,想都没想就跟了进去。

不一会儿,传杰又出来叫他,“二叔,娘让你进来。”

朱一坤撂下盘子进入屋内,一进去就看到朱魏氏眼眶泛红,显然是哭过。

“嫂子,是出什么事了吗?”

“你大哥他来信了,你自己看吧。”

朱一坤拿着书信看了一遍,佯装吃惊道:“原来大哥是在关外,那正好我们一起过去得了。”

朱魏氏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传文他刚结婚,鲜儿她……”

“唉,这事简单,带着他们一起过去不就行了,要是你怕侄媳妇不愿意,我去跟她说。”

从朱一坤进屋,吴春山就一直在打量着他。

“这位兄弟,我怎么从来没听老朱大哥说过他有你这么个兄弟啊!”

“我是山东掖县人,和开山大哥算是表亲,家里遭了灾,所以就过来投奔他的。”

朱一坤解释过后,又从怀里摸出几块银圆塞到他手里,“有劳大哥跑一趟,一点茶水钱,还请你收下。”

“不就是捎个口信嘛!你给啥钱啊!”

吴春山作势不要,朱一坤又道:“大哥别这么说,现在外面这么乱,您跋山涉水地把信送到,区区一点钱表达不了我们的谢意,就是个跑腿钱,你就收着吧。”

朱魏氏也道:“春山兄弟,他二叔给的,你就收着吧。”

“你看这事儿闹的,好像我是故意来要钱似的。”

吴春山嘴上不乐意,但收钱的动作却不慢。

“嫂子,如今朱大哥交代的东西已送到,我也该走了,你们就别出来了,告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朱传文被传杰从婚房里叫出来老大不乐意,此时一听说要去关东,就更加不乐意了。

“娘,关东那地方咱们也没去过,我怕鲜儿去了不适应。”

知子莫若母,朱魏氏那还能不知道他那点花花肠子,呵斥道:“我看你是心疼你媳妇,现在你爹在关东等着咱们过去一家团聚,你想撂挑子分家不成?”

“俺没那个意思,不如这样,俺把鲜儿叫过来问问,看看她怎么说?”

很快朱传文领着一个怯生生的女孩进来。

只见她长得明眸皓齿,圆脸杏眼,一身粗布红袄,头上盘着发髻,一朵大红花镶在发间,看上去媚而不俗,怪不得把朱传文迷得神魂颠倒。

朱魏氏简单地把事情跟她说一下,鲜儿直接拉着朱传文的手臂道:“传文哥去哪,俺就去哪。”

朱传文也拉着她的手回应道:“对,鲜儿在哪,俺也在哪。”

朱一坤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穿越到异世界也会被人喂狗粮。

“你们小两口甜甜蜜蜜的挺好,但是想去关东不是一句两句话的事情,眼下老毛子和小日子正在打仗,宜早不宜迟,我建议咱们后天一早就动身,而你们两个晚上得分开睡,同房但不入身。”

这话自然引起朱传文的反对,可在朱魏氏看来朱一坤是对的。

“就听你们二叔的,要是敢乱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传文没办法,只得答应下来。

朱一坤不是有意要拆散她们,而是这个世界的女孩发育较好。

鲜儿今年才十五岁就嫁了过来,他实在不忍等明年看到一个未成年的女孩为人母的样子。

……

诸事已毕,朱一坤也跟着帮忙收拾东西。

朱魏氏把家里的几亩薄田给卖了,全当赚点路费。

临走的时候,朱魏氏又让几个孩子给村子磕了个头,算是拜别家乡。

朱一坤身上背着小包袱,里面装着几件不值钱的衣服,多余的都放在储物空间里。

就连朱魏氏他们的行李也跟着放进去,再他们看来自家二叔有着神仙的手段。

朱一坤也不多做解释,只吩咐他们不得对外乱说。

山东东口港距离这里有几百里地,靠着两条腿不知道要走多久。

朱一坤很大方地租了辆驴车,虽然速度不快,但比那些走路逃荒的难民强多了。

一连三天过去,路上遇到逃荒的人多不胜数,看到行动特别困难的就让他们到车上坐坐,出门在外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不过让朱一坤难受的是每天签到给的东西不一样。

有时候奖励半袋小米,半袋白面,或者一袋馒头,几张煎饼。

最离谱的是还有瓶装的腐乳和臭豆腐。

日子富足的时候这些自然不算什么,但这是在逃荒的路上,粮食比金子还贵,每次朱一坤都悄悄地拿些给几人分着吃。

又走了两天终于到达东港口。

此时这里人满为患,几十条船停在岸边就是不动。

细问之下才知道老毛子和小日子在前面打仗,若是冒然出海,很可能会被当作敌船击沉。

传文见状有些气馁,“娘,这么多人,咱们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安心等着吧,船家一定会开船的。”

朱魏氏说的是安慰话,实际上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船。

朱一坤也不着急,就这么坐在沙滩上等着。

剧情中朱家人登上最后一波赶往旅顺的船,但因为鲜儿没有跟上,传文不得不跳海回来陪同鲜儿走旱路,两人在路上吃尽苦头。

朱一坤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一直跟在她们身边。

翌日一早,船家先是祭海。

祭海完毕,官家宣布这是最后一波船,能不能上去就看天意了。

狗屁天意,还不是让人们去抢。

朱一坤拉过几人小声道:“嫂子,传文传武,一会我在前面开路,要想上船就得拼命挤,要是上不去,只能走旱路,那日子可老长了。”

朱魏氏知道现在不是心软的时候,“他二叔,你就放心吧,俺们一定能挤上去。”

“那好,一会跟紧我。”

随着一声登船,本来死气沉沉的众人立刻爆发活力,拼命地朝着码头挤去。

朱一坤拉着几人艰难地往前走,可是人太多,时不时地有人被挤下码头。

还有的刚上船,还没站稳就被后面的人挤了下去。

“传文哥……你们别挤我……”

鲜儿和传文被人群冲散,而此时的朱一坤已经带着朱魏氏和传武传杰来到船上。

传文见鲜儿离自己越来越远,急地喊道:“二叔,鲜儿在后面没有上来?”

“传文哥……”

鲜儿话音未落便被汹涌的人流推入海中。

“蜻蜓点水。”

眼看鲜儿落水,朱一坤想都没想纵身跳下船去。

双臂展开,脚步在海面上轻点,翩若惊鸿般来到鲜儿身边,抓起她的衣领将她揪出海面。

不等她反应过来,朱一坤一把将她夹在胳膊下,接着周身翻转之力,再度回到船上。

一来一去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轻功造诣。

朱一坤回到船上就出了一身汗,一来是体力消耗太大,二是因为吓得。

他没想到自己会头脑一热去救人,也没想过自己可能会掉入水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