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是无奈之下才发动的,基本上李世民也没有多少选择了。
从当时的情形来说,李二已处于非常危急的境地。
老李、李大不久都将对他采取行动了。
老李把太白经秦地的密奏给小李看,实际上已经是在警告小李了,再发展下去,老李必将采取措施了。
李二上奏李大、李四**后宫,暂时转移了老李的注意力。
但老李要求当面对质,这对李二也是一个危险。
因为李二并没有多少证据。
无论是否真有此事,这种事情除非老李亲眼所见,否则很难有什么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那时又没有录像,不大可能找到什么物证。
单纯的人证,老李肯定不会相信,所以这件事发展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李二因诬告获罪。
而李大和李四密谋计划,打算直接做掉李二。
李二的情形已经非常危急,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
那采用何种手段?
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即争取李渊,获得储君之位已经行不通。
老李始终是站在李大那边的,杨文干事件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相信从这之后,李二对和平手段已不抱太大信心了。
而且老李已经开始有所行动,逐步在剪除李二党羽,将房杜程等调离秦府,还打算把任用齐王统兵出战。
明着跟李大PK?
如果在长安,天策府只有800人,而东宫加齐王府有数千人。
更别说打起来,老李肯定是战在李大那边的,即使老李不插手,李二也明显不是对手。
逃出长安,逃到东面组织军队另立山头来对抗长安?
如果老李还活着的话,那他面对的就是老李而不是李大了。
老李是父、是君。
明着跟老李对抗,在道义上李二已明显处于下风,天下人没有多少会支持他的,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在老李刚死而李大还没做稳位置时,可以借口李大害死老李(当然这是诬陷,李大同样会诬陷李二害死老李,总之双方互相抹黑然后火拼)或许有的一拼。
但问题在于李二会等到那天吗(老李在贞观时还活了好几年)?
他有命等到那天吗?
老李和李大会让他有这个机会吗?
老李在向李大交班的时候,为了顺利的让李大接手江山,肯定会对李二有所行动。
比如说收回他的那些天策**的特权,让李二当回普通的亲王。
到那个时候,李二拿什么来对抗李大?
而一个皇帝要弄死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帝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所以说要想获得胜利,对李二来说,类似玄武门之变的兵变似乎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那么如果李二自己退出储君之争,只想当个普通秦王可不可以?
有些事情一旦参与进来了,想退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姑且不论李二自己不甘心,他的那些手下不甘心,就是他们都自愿放弃,但李大也不会放过他的。
李二的身份(嫡子且排行第二,有竞争储君的资格)、才能、功劳、名望、还有那么多能干的手下。
哪项不是李大所忌讳的,无论哪一项都够理由让李大对他产生猜忌。
而一个受到皇帝猜忌的(假如李大当了皇帝),功劳很大的、才能很突出的、名望很高的,但无权无势的普通亲王,就如同砧板上的一块肉,任人宰割。
李二肯定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
苏泽的一番长篇大论重视让历史百晓生哑口无言。
一连支支了好几声,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直播间网友开始带起来节奏。
“呵呵,历史百晓生,你这也叫懂历史?你去翻一翻李建成的资料吧。”
“他的所作所为绝对称不上什么好人。”
“你就喜欢这样标新立异来博人眼球,然后吸引粉丝,你的把戏我们都懂,但是你的这个观点可实在错的有些离谱了。”
“再说了,对于皇帝来说,好人坏人从来不是判断标准。能不能当一个好皇帝才是最重要的方面。”
“你是百晓生,你快别丢人了吧,你看我们泽哥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你在那吱吱呜呜,哑口无言,你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历史百晓生,你昨天那股牛逼劲儿呢?今天怎么一点都看不到了?”
历史百晓生此时有点难受。
他没想到苏泽竟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说出了这么多,需要查资料才能确定的历史事实。
这样的脑力实在有点太恐怖了。
不过就这么败下阵来,历史百晓生很明显有点不甘心。
“不行,今天必须找回场子,挽回面子。”
“否则我这主播也没法做了。”
“若是被苏泽今天这么堂而皇之的说服击败,我怎么对得起我这300多万粉丝。”
“如果今天挽回不了局面,今晚我这粉丝不知道得掉多少。”
历史百晓生越想越怕,额头冷汗已经层层的开始落下。
他现在绞尽脑汁的想着话题,必须想一个震撼的话题。
而且必须想一个冷门的,让苏泽这个家伙听都没有听过。
而自己却了解的比较清楚,这样才能拿捏苏泽,找回场子。
“该说些什么呢?”
历史百晓生在脑海里飞速的搜索着,一个一个话题,一闪而过。
忽然他一拍脑袋,灵机一动。
“对了,这不正好吗?”
“就说这个,绝对没问题,拿捏了。”
在今天开始直播前。
历史百晓生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而且,之前他也看过苏泽的一些底细。
竟然通过他神通广大的粉丝,找到了苏泽从前在朋友圈发的一些文章。
而在文章里,竟然有谈到了隋炀帝杨广。
并且苏泽竟然还转发了一篇文章。
说隋炀帝如何如何暴虐。
他一下子就发现了盲点,觉得这是个突破口。
“苏泽,我问你个问题。”
“你对于隋炀帝杨广怎么看?”
“他到底是个好皇帝还是个坏皇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