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哪个混账走路不长眼,撞到了老子。”
“信不信我砍了你!”
一个粗狂的骂音响起,瞪着大眼睛看向张肃。
但是当看见张肃那十分不悦的面孔之后,马上换了一副嘴脸。
笑嘻嘻的凑了上来。
“哎呀呀,原来是我儿永平啊。”
“你头疾好些了吗?”
没错,来人正是十八路诸侯之一的上党太守张杨。
也是张肃的父亲。
半月之前,十八路诸侯已经于酸枣会盟结束,并且在商讨完进军路线之后,各自领兵前往进攻洛阳的关隘要地驻扎。
此时的河内郡,就驻扎着渤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和上党太守张杨三支兵马。
其中袁绍率军十五万,王匡率军两万,张杨率军一万,共计十八万大军。
准备沿着河内郡南下,进军洛阳。
“已经不碍事了。”
听见张杨担心的话语,张肃被撞的怒气消了许多,点点头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
“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真不知道回去该如何向你母亲交代了。”
上下打量了一下张肃,见他身穿几十斤的盔甲腰挎长剑,身姿依旧挺拔脸色如常。
张杨总算是放下了几日以来一直悬着的心。
他发迹于行伍之间,是个粗人,自知才疏学浅,难成大业。
所以张杨将一切希望都放在了自己这个儿子身上,把张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既然张肃身体已经恢复,闲来无事,张杨所幸便领着他在大营内闲逛,增进一下父子之间的感情。
“袁绍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闲聊了一些家常之后,张肃突然问道。
“他能有什么安排,无非就是老样子。”
“老子率军当先锋,他率领本部兵马坐镇中军。”
“河内郡是王匡的大本营,所以袁本初让他负责调度粮草和军械。”
“不过你老子我也不是吃素的,他袁本初想让我的人先去送死,那怎么成?”
“我以兵马不足为由,又找他要了两万大军过来,归咱们指挥。”
“这两天应该就快到了。”
张杨说完得意洋洋的看着他,一副算无遗策的模样,想要看见自己儿子那佩服的眼神。
谁知换来的却是张肃的一记白眼。
“袁绍才没那么好心,小心他给你使绊子。”
张肃这句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他总感觉自己好像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事没有想起来。
袁绍派来的兵马来的比张杨预计的还要快。
在第二天的下午,两万大军就已经轻装简从来到了漳水大营。
只不过袁绍派来的并不是他的本部人马,而是两万匈奴步兵,首领是於夫罗单于。
袁绍麾下虽然有十五万大军,但是却并不完全是他的人。
其中就有不少像是匈奴这样的北方游牧民族组成的军队。
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就是於夫罗率领的两万步兵。
由于这些匈奴人是迫于袁绍的威势,迫不得已才加入到他的麾下。
所以即便是袁绍也很难指挥的动,只能采取分化的手段,重金拉拢一部分,避免匈奴人抱团。
而於夫罗虽然麾下匈奴人最多,不过都是步兵,所以并不受袁绍重视。
此番派过来,就是和张杨麾下的一万人马一起当炮灰先锋的。
“原来是这样啊!”
“袁绍啊袁绍,不愧是你,老糊涂蛋了。”
站在营门外面,张肃看着於夫罗的两万匈奴兵,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总算是想起来自己忘记的是什么事了。
於夫罗此人,可不像其他匈奴人那样有勇无谋。
他心机深沉,很早就看出来了十八路诸侯之间各有心思,难成大事。
所以一直在找机会退出诸侯联军。
在历史中,於夫罗就是在这漳水大营,趁机绑架了张杨,然后领着三万大军一起朝着邺城的方向逃跑。
不过后来此事被袁绍得知,派大将鞠义在邺城南部追赶上了於夫罗。
两万匈奴兵连带着张杨麾下的一万上党军,直接被鞠义一块给收拾了个干净。
结果导致损兵折将的张杨在这一战之后就被迫退出了诸侯联军,还和袁绍之间结下了不小的梁子。
十八路诸侯联军,在碰到董卓之前,就被袁绍自己灭掉了一路。
诸侯联军自此沦为了西凉军的笑柄。
可以说,袁绍这一步保存实力的昏招,间接使得诸侯联军在一开始就失去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张杨和於夫罗。
“哈哈哈哈哈。”
“於夫罗单于,以后你我之间就要多多照应了啊!”
张肃的便宜老爹张杨此时兴奋的红光满面,站在漳水大营门口,热情的迎接着於夫罗。
他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和於夫罗搞好关系。
如果能得到於夫罗这两万匈奴兵马的支持,他就能一跃成为和孙坚、曹操、公孙瓒那样的大诸侯。
等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并州都会成为他的地盘。
而非现在的上党一郡之地。
殊不知,於夫罗此时的心中也打着和张杨一样的想法。
如果能生擒张杨,凭借着张杨以前在丁原麾下积累的威望,他於夫罗率领族人入主并州,从而谋取中原。
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太守,久仰久仰!”
“小弟以后还要仰仗您多多照应啊。”
於夫罗学着汉族官员的样子,对着张杨恭敬的深深施了一礼。
受宠若惊的张杨连忙上前扶起他,笑的整个人脸都红了。
“瞧你那副不值钱的样子。”
张肃站在父亲身边,无奈的扶着额头。
同时也在暗自思索接下来该如何破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