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朱元璋还在批改着奏章,被他批改过的奏章已经堆叠成山,而没有批改的,还有一大摞。
批改完一份之后,朱元璋擦了擦额头的汗,活动了一下筋骨。
原本还有朱标帮着他,但现在朱标正在病刚刚好,他也没允许朱标来帮他。
现在一个人处理这些奏章,他也感觉很是辛苦,看着后面还没处理的奏章,他就觉得有些头疼。
“看来得快点推行王超说的那些了,早推行,咱也能早点解脱。”
……
转眼间,又是一天过去。
“小姐,王公子又被叫去上早朝了,你说他一个医生,上早朝干嘛。”丫鬟边说边帮着徐妙锦梳头。
“我也不知,或许他还有别的才能吧。”
奉天殿上,朱元璋再次向群臣们发问。
“陛下,臣认为应该恢复丞相席位,让丞相为陛下分担。”
“陛下,臣也认为应该恢复丞相席位,历朝历代大多有丞相,自有其道理。”
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这些大臣都是属于文官集团的人,如今文官集团与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权贵们分庭抗礼。
而丞相一职如果能够恢复,对于文官集团的人来说,大有益处,因为丞相一般都是由文官来担任的。
一位位文官站了出来,提议恢复丞相,显然是他们商量好的。
一时之间,除了淮西集团的人,基本上都跪了下来。
“陛下,臣反对恢复丞相一职,自古以来,丞相的权力都过大,一旦丞相起了歹心,后果不堪设想,陛下废除丞相的决定是英明的,不应该再恢复。”
淮西集团的一位大臣站出来。
淮西集团的大多是武将,而他们显然是不愿意看到文官集团出一位丞相的。
“都起来吧,既然朕废除了丞相,自然是不会再恢复的,还有别的办法吗?”
朱元璋的话说完,文官集团的人都偃旗息鼓,退作一旁,沉默不语。
“陛下,臣认为,应该设立军机长一职,由军机长直接负责处理军务,省得陛下还需操劳军事。”淮西集团的大臣建议道。
“陛下,万万不可,军务十分重要,不能让军机长单独决断啊。”
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大臣反对。
朱元璋看了一眼蓝玉,明显这个位置就是蓝玉想要的。
“不行,军机长只能解决军事,还有其他的国事得不到解决。”
“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朱元璋再次提问,然而现场却陷入了沉默。
朱标也在冥思苦想,他想了数个办法,可是又被他抛弃了,因为他知道,那些办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能获得朱元璋的支持的。
“王超,你来说吧。”
眼见自己的这些大臣说不出个好的办法来,朱元璋就越是失望,难道他科举选出来的人才,真就都是一些书呆子?
他现在开始怀念起了刘伯温,至少有他在的时候,还能提自己出出主意。
而现在这么多大臣,却一个有用的都没有,都头来,自己还得依靠一个辞官了的草民。
“他居然有办法?他能有什么看法。”这是除了朱元璋意外,所有人的心声,他们的目光都看向队伍末尾的王超。
而朱标则是做好了准备,他要仔细的聆听王超的话,待王超说完之后,再用儒家的经典,一一进行辩驳。
王超站了出来,被这么多人围观着,他还是有些紧张的,这感觉就好像回到了当初论文答辩的时候。
“我认为,要解决国事繁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两步。”
“第一步,设立内阁,挑选治国能臣进入内阁,处理国事,陛下可对一些重要的国事进行决断。”
“而为了防止内阁权力过大,就需有第二步,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官员负责对内阁进行监督,当发现内阁出现处理国事不当,或欺上瞒下时,可向陛下举报,军机处的官员品级不需要太高,八九品即可,陛下可直接决定军机处官员的去留。”
“通过以上两步,相信陛下不会再有国事繁杂的困扰了。”
“诸位爱卿有何意见吗?”朱元璋问道。
在场的官员都在苦苦思索,想要找出这个办法的不妥之处,然而纵使他们抓破了脑袋,也没想到有何不妥的地方。
“太子,可有何想法?”朱元璋看向朱标。
此时的朱标,恍若呆滞,他的脑子一片空白,那些儒家的经典,根本就用不上来。
朱元璋见朱标不理会自己,眉头一紧,声音大了几分:“太子!”
“在。”朱标回过神来。
“有何看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