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
燕王朱棣坐在王位上。
台下立着宁王朱权,世子朱高炽、战将张玉、朱能、郑和,还有黑衣僧人姚广孝等人。
他们眼前,是一个穿着古怪的俘虏,还有站在一旁志得意满的朱高煦。
“启禀父王!这些鞑子自称辽人,人数不少,装备也还马马虎虎,比蒙元那些连铠甲都凑不出几套的鞑子强许多!但是战力就不怎么样了!孩儿只用五百人就把他们击溃了!杀了上千,俘了几百!这家伙算是他们的头头,被我带过来见您了!”
朱高煦正得意地报着功。
却丝毫没有注意到朱棣的眼神和表情变化!
此时。
朱棣的心中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穿越了!
真的
又特么穿越了!
说起来。
这已经是第二次穿越了。
朱棣身体里的灵魂,并不是朱棣本人。
只是一个来自后世的大学生而已。
刚刚穿越成为朱棣的时候,他都要疯了!
无系统,无金手指,也不会修仙!
身边带着十万大军,城外则是五十万李景隆的大军!
要知道,就算是当年的朱棣本体,战神天赋点满,谋略无双,也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
甚至最终的极限翻盘,也堪称传奇。
赢的简直匪夷所思。
自己呢?
哪有朱棣那样的本事!
如果带兵出战,怕是十死无生的下场!
正发愁着。
忽然听到了一阵提示音。
提示的大概意思就是。
又要穿越了!
而且这次玩的更大!
要带着整座北平城一起穿越!
穿越的时间点是近三百年前北宋末年!
提示完毕。
朱棣和整座北平城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中,所有人都昏睡了过去。
再清醒过来,众人都是一头雾水。
城外,李景隆的连绵营帐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丛生!
北平城里一切如常,众人甚至只是觉得自己睡了一觉。
只有朱棣意识到,可能那段提示音不是自己脑中的臆想!
现在,随着眼前的这个辽军俘虏出现,朱棣确认,这回真的又穿越了!
而且是整座北平城都一起跟着穿过来了!
包括十万精锐大军,数百位燕军战将,还有满城数十万百姓!
北宋末年可真是一个纷繁混乱到了极点的时代!
女真人在十年间光速从一个落后的小部落崛起成了东北亚的最强帝国。
原本带甲百万的辽国土崩瓦解,苟延残喘。
大宋朝廷前脚还在歌舞升平,庆祝自己从金人的手里买回了燕云十六州,也算名义上收复了这片原本属于汉人的土地。
后脚就莫名其妙被金人打崩了,甚至宋徽宗、宋钦宗,包括一众宋朝宗室与公主妃子都被金人掳走了!
随后就是传奇将军岳飞崛起,南宋朝廷勉强苟安。
还有西夏、大理、蒙古等等势力偶尔露个脸...
见朱棣的思路不知飞到了哪里。
眼前的朱高煦忍不住轻咳一声。
老头子搞什么鬼?
我用500人干掉2000人的骑兵,还抓回了这么多俘虏,他却满眼飘忽,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分了吧?
你不夸我,我这么漂亮的仗不是白打了吗?
事实上,此时的朱棣并不老,还不到40岁,不过在19岁的朱高煦眼里,确实算是老头子了...
朱棣听到朱高煦的轻咳声。
陡然回神。
随后看到了朱高煦满脸“求表扬”的表情,心中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己这个傻儿子,除了长的身材高大,打仗勇猛之外,情商几乎就是个负数。
还不如比他小三岁的老三朱高燧聪明。
知道自己在想事情,还特么敢打断老子?
把屋子里这么多人就显你了是不是?
朱棣淡淡“嗯”了一声,道:“老二这次打的不错,看来500人带多了,下次让你带50人去就够了吧?”
朱高煦目瞪口呆。
老爹整句话里,除了“老二这次打的不错”算是夸自己,其他可是充满着阴阳怪气啊...
带50人去打仗?
那是自杀吧?
何况,人家立功都是带的手下越来越多,自己怎么反倒少了?
在场的其他人摇摇头。
朱高煦为人嚣张跋扈,经常被朱棣训斥。
这次敢打断朱棣的思路,只是被朱棣贬损两句,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朱棣见朱高煦满脸呆滞的表情,瞪了他一眼,道:“下次再敢打断老子想事情,饶不了你!500人打败2000算什么?老子当初几匹马就带回了大宁府八万人!你也试试?”
朱高煦不敢说话。
站在台下的宁王脸色瞬间通红。
朱棣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那时候,朱棣带了几十人跑去大宁府跟自己东拉西扯,最后竟然偷偷拉拢了朵颜三卫的骑兵。
随后控制了自己,逼迫着整个宁王府跟着他老兄造反。
在此之前,大明朝一直流传着“宁王善谋,燕王善战”的传言。
经此一事,宁王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
什么宁王善谋,自己分明是特娘的善上当!
现在朱棣当着自己面说这事,那不是当着姚广孝的面骂秃驴吗?
不过,现在燕王大权在握,本来也不怎么在意宁王的想法。
宁王现在交出了兵权,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是龙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
忍气吞声是家常便饭,朱棣不管怎么揭伤疤他都得忍着!
四周人见到宁王吃瘪,只是心中暗暗好笑,还有点同情这位“善谋”的宁王
姚广孝忽然一声轻笑,道:“高阳郡王,你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遇到的那2000人是个什么路数?”
朱棣默不作声。
他心中九成九肯定,这些人肯定是辽国的军队!
自己现在已经穿越到北宋末年了。
不过,他是不会去主动说出来的。
这件事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匪夷所思,何况一群古人了!
还是让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好。
朱高煦听到姚广孝的问话,顿时来了精神。
不管怎么样,该吹的牛皮还是要吹起来的才好。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气势的回答。
朱高煦得意洋洋道:“敌军见到我们,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活该全军覆没!可惜他们的头头跑了!我听俘虏说,好像叫什么...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这怎么回事?先有这么多辽军俘虏,现在还冒出来一个耶律大石!难道...我们现在已经不在大明了?”
姚广孝惊呼出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