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太阳氦闪爆发,我选择可控核聚变 > 10.实验一下就能得出结果
换源:


       伊诚的话,不仅让马建国瞪大了眼睛。

甚至连杨老的脸上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个奇怪的表情。

疯子。

简直就是疯子。

杨老觉得自己已经够激进了。

没想到伊诚比他还要狂!

虽然伊诚的确是解决了可控核聚变过程中,仿星器模型里新古典输运水平过高的问题。

但这才哪跟哪?

可控核聚变道路上的问题可不止这一个。

中子辐照损伤的问题。

常温超导材料的问题。

聚变三重积的问题。

等等。

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成为可控核聚变上的拦路虎,而这几个问题的技术,已经有很多的科研团队,研究了许多年都没有突破了。

而伊诚,居然想要在短短一年之内,将这些问题全都突破。

这简直是有些天方夜谭。

“这……”马建国尴尬地笑了两声说道:“其实也不用那么着急。只要能在五年内……不,甚至是十年内做出来,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了。”

杨老也拍了拍伊诚的肩膀说道:“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是科研工作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不是搞大跃进。”

听了两人的话,伊诚摇了摇头说道:“我说的一年,可不是在忽悠你们。我是真的有把握在一年之内搞出来!”

听到伊诚的话,杨老乐了,说道。

“我说你两句你还来劲了。我就问你,你怎么解决中子辐照的问题。怎么解决常温超导材料的问题。”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伊诚绝对是一个人才,甚至可以说是天才。

但就是为人的性格有点太偏激了,这样的人,需要磨一磨才堪大用。

但没想到,他的话刚说完,伊诚就开口说道。

“这两个问题,我早就已经解决了。只差在实验中验证我的猜想了。”

“你知道问题困难就……你说什么?你解决了?!”杨老正想要继续说两句,谁知道伊诚开口就是一道雷击,直接把杨老给镇住了。

他眼神严肃地看着伊诚说道:“伊诚,你说话可是要负责的。科研大事,可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如果你只是为了要经费就说出这种话的话,我希望你现在收回去。”

虽然杨老也很想要经费,但他并没有想过用欺骗的手段获取经费。

他为人正直,实际情况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他不会进行任何的添油加醋。

哪怕现在,他们要推到重来,从托卡马克转向仿星器。

他也老老实实地对马建国说明了现在的情况,并没有为了经费而撒谎。

但伊诚却说道:“用液态金属锂,高速旋转产生一层锂膜,这一层锂膜构成的液态金属可以作为核聚变过程中的第一壁。”

听到伊诚的话,杨老陷入了沉思。

马建国则是在一旁看好戏似的看着这一幕,他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居然到这个地步,于是也耐着性子看看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老一脸迷茫地看着伊诚,问道:“你怎么证明?”

“很简答,只需要实验一下就可以了。核工业基地的托卡马克装置应该能用吧。基地应该也有液态金属锂吧,东西都是现成的,只需要20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听完伊诚的话,杨老面色如铁。

他从兜里摸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

“通知一下,让所有的人到试验中心集合,半小时后我们进行点火试验……没错,很急,马上让所有人做好准备。”

打完电话后,杨老看着伊诚说道:“你现在跟我过来!”

杨老之所以这么着急,因为伊诚提供的方案是解决可控核聚变中最为困难的两个难点之一。

中子辐照,也就是第一壁的问题。

因为在核聚变的过程中,氘和氚的反应,会释放出中子。

而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它不会受到磁场的约束。在一亿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这些中子会在整个管壁内以极高的速度乱撞。

而这些中子最终会嵌入到管道的材料内,使得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

想象一下,铁原子有30个中子,假设因为中子的高速撞击后突然间嵌入了两个中子,变成了32个中子的铁。

那么由这个铁原子所制成的材料,自然是会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比如辐照肿胀、辐照蠕变、辐照疲劳、氢脆、核嬗变等等。

为了防止中子辐照的影响,科学界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材料作为第一壁。

目前杨老的团队用的是钨金装甲作为第一壁,但是依旧没办法抵抗中子辐照,氢脆的问题依然很严重。

聚变装置点火一次的成本高达数十万,成本相当的高昂。

但若是能验证伊诚的说法是正确的,那这几十万钱的价值,比过去花费的几十亿都要值钱。

杨老带着伊诚来到了聚变装置面前的控制室内。

在杨老的命令下,整个试验基地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其中有个看上去年纪比较轻的实验人员认出了伊诚,兴奋地开口说道:“伊神,你是伊神吧。你那篇论文我看了,真的是太牛掰了,你是怎么想到用微分流形的方法去解决偏微分方程的。伊神能给我签个名不?”

说着他还掀起一副的衣角,拿出一支笔让伊诚签名。

伊诚没有想到居然能在实验中心遇到自己的迷弟,也没有拒绝,当场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杨老则是对伊诚的小迷弟翻了个白眼说道:“赵余空,赶紧给我去记录实验数据。”

在杨老的指挥下,很快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检查一下托卡马克装置各个组件的工作情况,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马上准备通电,进行点火试验。”

随着杨老的声音落下。

实验室的各个研究员在工作岗位上开始对装置进行排查。

“偏滤器系统正常!”(主动冷却装置)

“HCD加热系统正常!”

“磁场线圈状态良好!”

“……”

随着一声声汇报的声音传来,杨老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等到最后的检查工作完成,杨老用坚定不移的语气说道:“开始通电!”

一旁的研究人员拉下电闸,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响了起来,电流通过了缠绕在托卡马克身上的磁体线圈,开始在反应炉周围形成磁场。

“现在,加入液态锂,启动磁场高速旋转生成锂膜。”杨老开口说道

聚变装置内是有旋转装置的,很快在加速旋转下,一层锂膜在反应炉表面形成。

“磁场强度?”杨老问道。

负责监控磁场强度的研究人员大声回答道:“6T!”

杨老点了点头,他开口说道:“通入氘和氚,启动加热系统!”

他看着眼前的聚变装置,眼神逐渐迷离。

这一刻,他非常希望伊诚的方案是正确的。

那意味着他们朝着可控核聚变的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