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红楼:贾府长孙,公主一心求嫁 > 第九回:召见贾兰入宫
换源:


       贾兰将整首诗写完,有人将它拿给坐在主位上的齐衡。

齐衡念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念到这里,齐衡也是忍不住抬头看了贾兰一眼。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好啊!好啊!真是好诗啊!”众人又是一阵赞叹之声。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一首读完,齐衡倒是在其中品味出一种清醒少年意欲突破世俗,追求自由的感觉。

且其中还有些嘲讽他们这些人都是凡夫俗子,不能理解他的志向。

还是说这位兰少爷曾抑郁不得志?

如果能用一个字形容整首诗,那就是:“狂!”

可是这个狂却不让人反感,反到让人敬佩。

这首诗自然也写进了那些有才华,却没有获得功名的才子心中。

他们满腹经纶,却抑郁不得志。

将自己比喻大鹏鸟,若有一日乘风而起,必能站在众人之上。

不过这其中倒是有些告诫的意味,即使有一天风停了下来,有实力的人依然能够像大鹏一样掀动江湖的波澜。

今日来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想要结交达官贵人,想要有人助力向上爬。

却不如相信自己,有一日能够像大鹏一样,即使没有这些助力,依然能够在这个时代造成非凡的影响!

年轻人就是要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量,男儿真正本色。

...

因为贾兰的一首诗,将诗会直接推向「高」潮。

众人看着那首诗是读了一遍又一遍,贾菌和贾宝玉想了半日都不愿意写了。

他们想的诗在贾兰面前根本就拿不出手!

其他人也是如此,只是对着贾兰的诗赞叹不已。

这时,门外有小厮过来传报,小厮趴在齐衡的耳边说道:“十三爷来了!”

齐衡愣了一下,十三爷怎么会来?

齐衡赶紧出门迎接,只见十三爷已经进入院内,身上穿着便服,身后也只跟了一个小厮。

齐衡忙上前跪拜,十三爷道:“今日我是一位来参加诗会的文人,齐衡,你可不要说漏嘴了。”

齐衡点头称是,侧身让十三爷先走。

众人见十三爷进来具是一愣,忙上前跪拜。

很多平凡人家的子弟没想到今日能见到皇上的第十三子,一时竟然腿软。

十三爷笑着坐下,让众人起身。

他一进门就看见了贾兰,坐下时还冲他微微点头。

贾兰也没想到十三爷到访,不知他今日意欲何为,莫不是想从中挑选几个有才华的,日后留为所用?

日后四爷登基后,那些朝廷上跟随八爷的人自然要被撤换,如果十三爷真是带着这样的目的。

那他只能佩服四爷的城府之深。

“今日可做了什么好诗没有?”十三爷道。

齐衡将刚刚贾兰做的一首诗呈上去。

十三爷看了前两句眼睛慢慢放大,不住的点头称赞。

“这是何人所作?”十三爷问道。

齐衡看向贾兰,说道:“是贾家的公子,贾兰。”

十三爷一听乐了。

“贾兰,没想到你还有如此高的抱负!”

贾兰的功夫他是见识过了,不曾想文采也如此出众。

他见到贾兰也不过两次,但两次都让他惊喜万分。

贾兰站起身向前作揖,说道:“十三爷过奖了。”

贾兰谦虚,但他的才学和抱负确实让十三爷一惊。

不管是对于朝堂的论断,还是文章,都显示贾兰绝非池中物,若是这样的人不能为四哥所用,未来必会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

现在八哥幽闭,但父皇对他并未死心,废太子又有复宠之意。

贾珍有意投靠八哥,贾兰即使有意帮助四哥,也不可能公然违背长辈。

如果贾兰帮助八哥,他和四哥都没有把握能够控制住贾兰。

更何况贾兰那日的身手他也见识过了,这样的人必须为他们所用。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百年难得一见啊!

......

“其他人可有做出什么好诗来?”十三爷问道。

其他人支支吾吾的半天不敢开口。

十三爷哈哈大笑。

“你们怕不是觉得贾兰的诗写的太好,自己的诗写出来难登大雅之堂?”

座下人具是一声冷汗,这十三爷还真是心直口快。

他们好歹也是有脸面的人,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羞辱。

随后众人都做了一首诗。

不一会,十三爷手中就多了一打厚厚的宣纸。

十三爷翻了一张又一张,边看一首边摇头叹息。

座下的人都不敢抬头直视。

“你们的这些诗词,确实不如贾兰,没想到贾家一个功勋世家居然将你们这些文臣子弟给比了下去。”

十三爷又忍不住吐槽一句。

随后将剩下未看完的交给了齐衡,手中只留了一份贾兰的诗。

“行了,我也来了好一会了,我在这里你们也不能玩的尽兴,走了。”十三爷说着起身朝外面走去。

齐衡将十三爷送出府门。

诗会继续进行,但是没人再能写出一句好诗。

贾兰和宝玉觉得甚是无趣,便向齐衡告了辞,回到贾府。

谁知不出半日。

贾兰的那首诗居然被宫中的元妃娘娘知晓了。

元妃向来关心家里子弟读书的情况,一看到贾兰的这首诗自然是惊喜万分。

“从前不曾注意兰哥儿,现如今他倒是比很多文学大家还要强出许多。”

元妃看着那首诗不住的称赞。

又命人准备了好些东西,说要赏赐给贾兰。

贾府安静了半日,因为这事儿,晚间反而热闹了起来。

贾兰的诗在众姐妹之中也是争相传看。

一首诗让众人闹了半夜,正当贾兰准备休息时,一个宫中的太监来到贾府。

贾府的小厮赶紧进去通报,贾母和贾政等人具是一惊。

纷纷猜测是不是元妃在宫中出了事。

贾府众人全都来到大厅,跪迎圣旨。

公公站在众人跟前,宣读了皇上口谕,让贾兰明日入宫。

众人回头看向贾兰,贾兰只是摇头。

“我可没犯什么事儿,值得皇上亲自召我入宫。”贾兰在心里暗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