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三伏酷暑,当女人走近袁永定的时候,他却感到彻骨的寒冷。
袁永定是《每日新闻报》娱乐版记者。
二十世纪最后的十年,传统新闻媒介开始察觉到互联网的来势汹汹。
可是“船大难掉头”,报社董事会那帮老古董连互联网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布局互联网新媒体了。
结果,报社里的“中坚派”便自立门户,成立了互联网传媒公司,还把报社里的精英都拉了出去。
很不幸,袁永定不属于精英中的一份子。他只是个无名的小记者,庸庸碌碌,默默无闻。
这天晚上,袁永定正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旁,整理白天拍摄的照片。
桌子上摆满了香港大地产商黄一飞和某个一线女明星幽会的照片。
袁永定跟了这个黄一飞几个月,拍了几百张照片,本来打算做一期专刊,主编却并不满意,
“你看看你拍的这些照片,没有一张清晰的。你说这是黄一飞,我说这是李家成也行。要是把这些照片发出去,人家会把我们报社告死的。”
报社为了节省电费,下班后,报社里的中央空调就会关闭。
接近40度的高温,袁永定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桌子上一个老式的电风扇,拼命地给袁永定吹着炙热的空气。
袁永定的同事大多数都另谋高就了,就算是白天,办公室里也是冷冷清清。更何况,现在是晚上八点半,偌大的房间里,只有袁永定办公桌上的台灯孤零零的亮着。
袁永定解开衬衣的扣子,把胸口转向电风扇,让流动的空气能够把自己身上的汗水吹干一些。
“先生,”
袁永定转过头,看到阴影处一个纤薄的影子站在那里。
袁永定伸手把台灯罩稍微向影子方向扭了一点,现出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身穿一件合体的缎子旗袍,头上烫着时髦的卷发,手里拿着一块手帕。
像是穿越了时空,从民国月份牌上走下来的美人。
袁永定暗中想道。
“小姐,额……太太。你有什么事吗?”
“先生,我想找人。”
“奥,你是想登寻人启事。那你明天到报社广告部,有人会帮你办理的。”
“我想今天就登。”
“今天?报社已经下班了,而且明天的版面已经排好了,现在印刷厂已经在印了。最迟也要后天才能见报。”
“后天,今天几号。”
“三月六号。”
“那后天正好是三月八号。”
“对。”
“那,麻烦先生帮我写一个寻人启事。”
袁永定犹豫了一下,扒开桌子上的照片,拿起盖着的纸和笔,
“你想写什么?”
“十二少,三八一一,老地方见,如花。”
“如花,你的名字?”
女子点点头。
“真是人如其名。歌舞留春春似海,美人颜色正如花。”
“先生好文采。”
袁永定笑了笑。
“一个字二十块,标点符号也算一个字,加上版面费,总共500块。”
“500块,我没想到需要这么多钱。”
“钱不够?那你明天再来吧。”
“以前,人家摸一下我的手都要500块。”
“太太,不早了,如果没什么事,我要下班了。”
女子没有吭声。
袁永定低头整理着桌子上的照片,把所有照片都放进了抽屉里。
等到袁永定抬起头,那名女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袁永定向办公室里看了看,关上了电扇,背起桌子上的单肩包,顺手把台灯也关了。
办公室里顿时黑了下来,只有窗外的广告牌有规律的闪着红光。
袁永定走到办公室门口,习惯性地向后面看了看。一片暗红色闪过,袁永定看到那个女子直直地站在自己的办公桌旁。
袁永定吓了一跳,忙打开办公室里的灯,自己办公桌旁并没有人。
袁永定不禁摇摇头,笑了笑,关上办公室里的灯,锁上了门。
到了电梯门口,袁永定按下电梯按钮,电梯门打开了,袁永定低着头走了进去。等到电梯门关上的时候,袁永定抬起头,不经意间从电梯门上的反射,看到自己身后站着个女子。
袁永定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先生,”
女子轻声说道。
袁永定欠了欠身,
“太太还没回去。”
“我在等你。”
“等我。”
“我忘了请教先生尊姓。”
“奥,我姓袁。”
“袁,是袁克文的袁吗?”
“对,你知道袁克文。”
“我见过他。”
袁永定以为自己听错了,也不想追问,等电梯来到负一楼,电梯门刚一打开,袁永定便快步迈出了电梯。
“袁先生。”
袁永定只能停下来,回身看着女子,
“太太……”
“我能搭你的车吗?”
“你要去哪儿?”
女子沉默着。
“难道你没有家吗?”
“我的家和这里差不多,也是在地下,不过没有灯。”
“那好吧,把你家地址告诉我,我送你回去。”
“我的家,袁先生去不了的。”
“那我送你去坐计程车。”
“我没有钱。”
袁永定拉开单肩包的拉链,从里面取出钱包,拿出一张一百元港币,递给女子。
“一百块够你坐计程车了吧?”
女子摇摇头,
“不够?”
袁永定又拿出一百块。
女子又摇摇头,
“你要多少钱?”
“我不要钱。”
“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让袁先生收留我一晚上。”
“我看我还是报警吧。”
袁永定从单肩包里拿出手提电话。
“袁先生,我今天晚上刚到香港,人生地不熟的,希望袁先生能让我在你家里住一晚上。”
“这,不太方便吧。我帮你定一家酒店,把你身份证给我。”
“我没有。”
“难道你是偷渡来的。”
女子摇摇头。
这时,空旷的地下停车场响起了电话铃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