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虽然醒了,但不宜过度操劳,诸位臣公若是没有重要的事便散了吧!”柔嘉对诸位大臣说道。
这时,从后面跑来一个满脸喜悦的大臣,此人是兵部右侍郎——黄元之。
“黄大人,这是发生了什么喜事?”李钊问道。
“真是大喜事!边关来报,上杭城危机已解。今早龙岩国国君司马文光退兵,将上杭城内布置的重兵调去了鄞州一带。”黄元之高兴地说道。
听罢这消息,李钊激动不已,“没想到上杭城危机这么快就解决了,陛下真是神机妙算。”
“鄞州一带?”叶子朝眉头一皱,“那里是摄政王司马仲宫的封地,司马文光调兵过去,肯定会有大动作。龙岩国国内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了。”
“叶大人所言极是。听探子来报,司马文光已经解除了摄政王司马仲宫军权,派重兵驻扎在摄政王封地外围,因此无暇顾及上杭城,将驻兵调了过去。加之我国昨日射箭大会上表现突出,大放异彩,威慑各国,司马文光见此情况,不想内忧未平,再添强敌,于是全面退兵,撤出了上杭城。”黄元之继续补充道。
叶子朝捋了捋胡须,说道:“司马文光虽然没有帝王之才,但是擅长内斗,心狠手辣,目光短浅,不得人心,他一直非常忌惮摄政王。这次陛下釜底抽薪,大肆传扬司马仲宫有治国之才,又给他送礼,司马文光必然寝食难安,生怕司马仲宫与我国联手,到时就不只是损失土地这么简单了。说到底,司马文光疑心太重,若是司马仲宫要谋反,又怎会让他坐稳帝位后动手?司马仲宫在龙岩国内一呼百应,众望所归,若是想取而代之,易如反掌,但他的目光不会像司马文光那般短浅,一旦挑起内战,其他国家很容易趁虚而入,因此他一退再退。”
“叶大人分析的很对!司马文光如今虽然包围了鄞州,但是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司马仲宫手握重兵,又得人心,纵使被解除了军权,可是其在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不是一道诏令就能摘除的,司马文光也怕司马仲宫会反扑,因此才在外围驻兵,以警示摄政王。”李钊继续说道,“不过,龙岩国一旦内乱,对我国也是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姑且坐山观虎斗。”
“此事事关重大,陛下已醒,黄大人应将此事禀告陛下,也好让陛下高兴高兴!”叶子朝说道。
“好!”黄元之闻言,立刻进入了执明寝宫。
柔嘉刚想叫住黄元之叮嘱几句,可黄元之已经三步并作两步,高高兴兴进去了。
执明睁开眼,周围宫女、侍从纷纷端来茶水和美味佳肴,执明摇了摇头,他什么也吃不下,他眼前依旧浮现着子星悲伤而决绝的眼神,想到此,他的心就痛得难以自已。
这时,黄元之一脸喜悦地走了进来。
“陛下,大喜啊!”黄元之行礼后,说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