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在门外的士兵哪里敢迟疑,应了一声后迅速离去。
……
此时。
蒙恬正在府邸中研究兵书。
“将军,公子扶苏传话,请您前往将军府。”
听到士兵传来的声音,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临行之前秦始皇曾吩咐,不论如何都得保证扶苏的安全。
也就是这句话,让蒙恬明白了扶苏在始皇帝心中的分量。
这样一来。
就让他很难办,毕竟,面对将来的接班人,又怎敢放肆。
而一旦畏首畏尾,很多事情都会出现变数。
一炷香后。
蒙恬来到将军府,快步走了进去。
刚走进去,一眼就看到正吊儿郎当坐在那里的扶苏。
只见。
扶苏背靠太师椅,右脚搭着左腿,放在案几上。
乍一眼看过去,哪里像是皇子,更像是街头的痞子。
“蒙恬将军!”
看见蒙恬来到,扶苏眼睛一亮,连忙从板凳上站起。
对于蒙家,他是打心眼里敬佩,毫不夸张的说,大秦的天下,有一半他们打出来的,为大秦的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
“参见公子,不知公子召见臣,可是有何吩咐?”
蒙恬苦笑了一声,眼中的无奈丝毫不加掩饰。
这也就是面前的人是扶苏,要是其他人,他绝对不会多看一眼。
和后世不一样,古代穷文富武,很少有人看得起书生。
更不要说扶苏这种三天两头就与秦始皇唱反调的人。
唉。
希望长公子可以安安稳稳的呆着,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是蒙恬的心里话。
他不祈求扶苏立什么功劳,甚至,将自己的功劳让给扶苏他都能接受,只希望这家伙别捣乱。
俗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扶苏是监军,可以和他平起平坐,有权掉动军队,一旦命令出现失误,鬼知道会死多少人。
这些都是追随他打过天下的兵甲,就算死一个都能让他心疼许久。
“倒没有其他事儿,就只是想问一下,目前我方在边疆拥有多少人,兵力是如何分配的?”
扶苏看见了蒙恬眼中的无奈,但他并没有多说。
毕竟。
之前的扶苏,确实就是一个被腐儒彻底洗脑的傻子。
但凡这家伙有秦始皇的百分之一,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蒙恬听到扶苏的话,直接就懵了
不知为何。
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但彼此的关系摆在那儿,他不敢隐瞒,只能一五一十说出。
“我军在边疆长城,共拥有一百六十万人,其中有六十万常备士兵、一百万后勤农兵。”
扶苏伸手摸着下巴,微微颔首,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倒是和他知道的一般无二,没有什么大差错。
暗暗琢磨着,如果将这一百多万人都拉出去修建长城……
咳咳。
想想就让人激动。
“公子,如今刚刚入秋,正是突厥猖狂之时,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调动人手。”
不知为何,看着准备开口的扶苏,蒙恬心中突然咯噔一下。
刚才那股不好的预感,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剧烈。
他不敢给扶苏开口说话的机会,这才将话给说死。
说出口的话不好收回,但只要话还没说出口,那就有挽回的余地。
“无妨,本公子大恩大德,今年就让百姓们过个肥年,全都安安稳稳,不需继续抵抗匈奴。”
扶苏随便摆了摆手,声音中满是漫不经心。
听见扶苏这么说,蒙恬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甚至。
就连他都没发现,自己呼吸都变得平缓许多。
可扶苏接下来的一句话,却直接让他傻眼。
“来人,传本公子命令,派二十万农兵和十万士兵,全部去修长城。”
卧槽!
特么啥情况?
蒙恬猛地扭头,满脸茫然,不可思议得看向扶苏。
好家伙。
这就是您的大恩大德?
好一个让人去修长城都能说的如此堂而皇之。
“只有修建好长城,才能抵挡住匈奴的步伐。”
“唉,都这种时候了,本公子还为百姓着想,实属忧国忧民。”
“若是能载入史册,定是那当之无愧的第一明君。”
听着扶苏在那里小声嘟囔,蒙恬这次是真的哭了。
死死压制着心中的愤怒,真怕控制不住干掉这小子。
“来人,传本公子命令,即日起调集人手,准备百万吨石料,向广阳郡的方向出发,修建长城!”
扶苏猛的一拍桌子,大手一挥,还真有那么点气势。
殊不知。
随着此话传出,守护在将军府门口的十几名士兵,全都一哆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