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奉天殿内。

一张红毯自殿门处直达宝座台下方。

这红毯就如同楚河汉界一般,将文武百官泾渭分明的划分左右。

武将这边,自然是以正牌大明战神,魏国公徐达为首。

而文官队列,则是以淮西文官集团之首,右丞相胡惟庸为尊。

等到百官站定。

王景奸细而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便就响彻了大殿。

“陛下驾到!”

话音落下。

身着明黄龙袍的朱元璋,一脸肃穆的走入金銮殿。

当看到行于朱元璋身后额楚轩时,满朝文武皆是愣了一愣。

心道这陌生的年轻人究竟又是谁?

竟然能随朱元璋一同前来奉天殿上朝?

而且,看他身上穿着的衣服,似乎,既不是太监,也不是锦衣卫。

就在百官疑惑之时,此前已经跟楚轩打过照面的徐达和蓝玉、冯胜三人,盯着楚轩看了一会儿,便就认出了楚轩。

三人互视一眼,纷是察觉到了一抹不同寻常的气息。

当朱元璋走上宝座台,在那张象征无上皇权的龙椅之上正襟危坐。

群臣齐齐回到外地,山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朱元璋目光如炬,沉声吐出四字。

楚轩站在宝座台下方,目光落在了文官队列前面的那几人的身上。

“也不知道,哪个是胡惟庸?”

“这个年纪大点的,应该是han国公李善长才对。”

“现在是洪武八年六月,青田先生刘伯温已经死了……”

虽然大明的影视剧他没少看,可眼下见到真人,楚轩自然是一个都不认识。

“啪”的一声。

王景一甩静鞭,开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这八字道出,一场例行朝会正式拉开序幕。

话音刚落,一道浑厚的声音便就响了起来。

“臣户部尚书赵好德,有事启奏。”

一看出列的户部尚书。

朱元璋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皱。

要知道。

户部掌管着大明的钱袋子,户部尚书开了口。

那么八成就跟银子脱不了关系。

现在大明刚从蒙元手中接过这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可谓是百废待兴,朝廷也缺银子缺得紧。

朱元璋又哪里开心的起来。

“讲。”

“回禀陛下,青州府遭受大旱,知府李牧恳请朝廷拨款五万两白银赈灾。”

闻言。

朱元璋没有迟疑,缓缓点了点头。

虽然得往外掏银子,但赈灾之事却是半点都马虎不得。

吃不起饭,老百姓活不下去,那就得逃难。

一逃难,当地人口就会大量流失。

而人口大量流失以后,地没人种,事没人做,对于地方经济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

更重要的是。

如果不妥善处置灾民问题,看不到活路的灾民揭竿而起,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准奏!”

朱元璋两字吐出。

户部尚书赵好德即刻就恭敬行了一礼,“陛下心系百姓,实乃大明百姓之福。”

拍完马屁,赵好德便就回到了队列之中。

今天的事情并不多。

毕竟每日都早朝,相隔一天,也没那么多事要讲。

等到其他几个衙门汇报完毕,朱元璋沉声开口道:“朕决定,挥师讨伐建州女真!”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皆是愣了一愣。

一个个面面相觑,纷是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建州女真不但只有数万人口,每年更是按时纳贡,从来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怎么好端端的,就要讨伐建州女真?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话音落下。

站在文官之首的那名中年男子躬身拱手一礼,便就来在了大殿正中。

朱元璋瞳孔微缩,淡淡道:“不知胡相以为,有何不妥?”

哦,这就是胡惟庸啊。

看着出列的胡惟庸,楚轩打量了片刻,便就饶有兴致看着这场即将展开的皇权与相权的交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