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让老朱帮我打副本 > 第九章 永乐大帝
换源:


       朱棣接着往下读去

【尊太祖遗诏,太子次子朱允炆继位大统,年号建文!】

“父皇终究还是没有选我吗??”

朱棣一瞬间真的很失望,不过马上朱棣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而马皇后听到这,只是稍微疑惑片刻,便明白了未来朱元璋的想法。

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尚且能压制住诸位藩王,可标儿后来死了。

这些藩王保不齐就会蠢蠢欲动,这个时候,无论改立谁当太子,都会让其余藩王不服。

索性就把朱允炆推了上来。

听到这个消息,站在马皇后旁边,身为太子侧妃的吕氏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自己费尽心思总算没有白费,自己的孩子终究还是成功当上了皇上,心里已经在幻想以后当太后的生活了。

老朱冷眼旁观的看着吕氏,站在旁边的陆阳,看到老朱这个样子,瞬间明白,吕氏恐怕是上了老朱的黑名单咯。看着吕氏得意的样子,陆阳心想,希望待会你还能笑的出来。

而此时,朱棣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想着,或许允炆侄儿有不凡之处,才让父皇刮目相看吧。便继续看了下去。

【建文帝登基后,对诸位藩王忌惮异常。】

【太祖生前,燕王朱棣曾与建文帝宫中相遇,直言:“不意儿乃有如此。”】

读到这,朱棣瞬间心中一慌,生怕老朱瞎想,瞬间就表明自己的态度“父皇,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我……”

一时间,朱棣也不知道说啥好,而这时,吕氏便站出来作妖了,一副打圆场的模样对着朱棣说道:“允炆被自己的叔叔说两句,不碍事的,不碍事的,毕竟允炆还小,刚当上皇帝,肯定有不足之地,身为叔叔教训了两句,无妨的!”

看上去好像是在为朱棣开脱,但当皇帝却要朱棣来教,怎么,你是皇帝吗?可谓是杀人诛心,专往老朱的最厌恶的地方提,哪是来救他,分明想杀他。

朱棣听完,差点气得破口大骂,他能想象到未来的那个画面。

自己拍着朱允炆的肩膀,笑嘻嘻道:“没想到啊,你这个废物也有今天啊。”

这老爹心里没疙瘩,鬼都不信。

而这时朱橚、朱柏,朱樉这些皇子都在看戏,求情是不可能求情的,也不敢啊,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啊。

朱棣心虚的看了一眼老朱,虽然这些现在肯定不会发生了,但这终究就是一个定时砸蛋啊。

好在老朱并没有说啥,只是示意他接着读下去。

【建文元年,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怂恿之下,建文帝开始削藩!】

【周王朱橚次子,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建文帝派遣李景隆突袭逮捕朱橚,将其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

【同年,湘王朱柏被建文帝逼迫,痛哭流涕,随即放火焚其宫室妃妾,并穿戴好亲王衣冠,手执弓箭骑白马跃入火中自尽。】

【因湘王无子,封地被撤除,谥号‘戾’!】

“我可去你娘的吧!”

朱棣刚读完,朱橚、朱柏两人便异口同声的说出这话,两人默契般的同时看向朱允炆,眼神凶狠的盯着,似乎想看看朱允炆的心到底有多黑。

而这时,年长的朱橚撸起了袖子,向朱允炆走去。朱允炆一看这架势,害怕的连忙跑到自己母亲后面躲起来了。

吕氏眼看不妙,连忙给自己孩子推脱道:“小叔,孩子还小,肯定是被那些大臣忽悠了,绝非是孩子自己的本意啊,你别跟孩子计较啊。”

吕氏本以为自己孩子后期会展现出雄才伟略,没想到登基之后啥也不干,先玩了一出削藩。

把自己的叔叔活生生逼死,还安了个戾的谥号。

这叫什么事啊!

“好了,都给咱安静下来”

朱元璋大喝道:“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都好好听,还没念完呢。”

“接着念。”

这最后一声倒是把朱棣吓了一哆嗦。

【见此,燕王朱棣不肯坐以待毙,在麾下黑衣丞相姚广孝的提议下,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由,举兵出征!】

【同时上书朝廷,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佞,必举兵伐之,以清君侧。’】

【联合其余藩王历时四年,贡献应天府,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踪。】

【同年,改国号为永乐,登基称帝!】

读到这里,朱棣其实也猜到了,就他这种削法,这没法不反啊。可现在当众念出来简直社死啊。

“这个姚广孝是什么人?”朱元璋对于朱棣篡位并没啥意见,再说自己也已经看过一遍了,也就没多大的火了。

只是对这个所谓的黑衣丞相感兴趣,他能清楚的感受到,这是一个大才,迫切的想知道他是谁,更想知道他哪来的胆子,敢称丞相。

自己早就想废除了丞相制度,更是在史书上看到了内阁这种制度,废除宰相制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

现在居然在朱棣的身旁出现了一个黑衣宰相?

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还能是什么?

朱由检见状赶忙回道:“回太祖,这人以前是个和尚,名为道衍。”

“据说见面的时候,道衍曾说要送给成祖也就是燕王一顶白帽子。”

道衍?

朱元璋看向朱棣,朱棣也懵了,这人不正是前些天自己刚收下的人吗?因为看到有些才华,这才收入府中的,谁能想到这家伙居然这么胆大,白帽子加王,那不就是皇么?

朱元璋看着朱棣,呵呵一笑:“老四啊,你那府中可有一人名为姚广孝?”

“此人原本是一和尚,等到答题结束之后,孩儿便将他送到皇宫来。”

朱棣连忙回道。

“也好,就让咱看看这黑衣宰相到底是何人。”

朱元璋微微点头。

见状,朱棣总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不是抢了大哥的位子,但也是抢了自己侄子的位置。

现在看着自家老爹不提这个,看来自己这一关算是终于过去了!

至于那个号称要送自己白帽子的道衍?

我可去你娘亲的吧!

父皇都得仙人垂青了,还想窥伺上位?

我朱棣是有一点野心,但不代表我朱棣是傻子!

还是为你道衍戴一顶白帽子送葬,比较划算。

本来吕氏想借此机会好好离间一下,可看到老朱那不善的眼神,终究是开不了口。

朱棣也注意到了吕氏的表情,默默的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继续向下读去。

【永乐帝登基之后,继续施行削藩政策。】

【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委派郑和数下西洋,宣扬大明天威与海外诸国。】

【疏通大运河,迁都奉天(北平),修建紫禁城。】

【下令编撰《永乐大典》,可称为古今第一奇书!】

【在位二十二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乖乖!”

“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能干。”

朱棣看的双眼放光,原本因为篡位带来的郁闷一洗而空。

永乐盛世四个字,深深的震撼了朱棣那颗纯洁的内心。

盛世啊!

“亲征蒙古、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我得都记下来。”

朱棣默默嘀咕道,这样的壮举自己肯定要把它搞出来,哪怕没有当上皇帝。

心情大好的朱棣,美滋滋的向后读了下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