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好圣孙,带咱一起去现代! > 009 以工代赈,疯狂的朱允炆
换源:


       大殿上。

一道声音传来。

百官陷入愕然。

他们集体看向了那个挺身站出的少年郎。

三皇孙殿下,朱允熥。

老爷子也瞪大了眼睛。

心中激动,脸色通红。

极为期待的看着朱允熥。

难不成熥儿想到办法了?

老爷子眼睛一亮,正要发问。

朱允熥身影走出,朗朗道,“皇爷爷,各位大人,你们还记得以工代赈吗。”

以工代赈??

百官们瞬间沉思。

朱元璋也开始琢磨起这一简单的话。

潜意识里他担心着什么。

他思考着这个办法的可行度。

这时。

茹瑺最先问道,神色激动。

“三殿下的意思说,让我朝效仿宋朝苏轼那般,把灾民组织起来修建河道大坝等工程?”

“是,也不是。”

朱允熥微微笑着回应。

而朱元璋也很快反应过来。

他沉默了下,眼神中带着忧色反问。

“熥儿,这法子倒是个好法子,可是万一实行下去,地方反而大肆奴役百姓…”

老爷子总算知道。

他本能中在害怕什么了。

害怕地方官欺负百姓。

利用以工代赈这一途径,白白凭空了百姓的徭役。

百姓们到时候会被折腾的苦不堪言,叫苦喊冤。

然而。

他却不知。

朱允熥既然选择当着朝廷所有官员,站出回答这一困难。

他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

抬头看了看发愁的老爷子,朱允熥安慰道。

“皇爷爷,不要急,听孙儿说完。”

“孙儿所提的以工代赈,和刚才茹大人所说的前朝例子,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孙儿说是也不是。”

哦?

朱元璋和官员们瞬间好奇。

三殿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元璋顿时也装作不满的训斥着嫡孙儿。

“熥儿,别卖关子了,快些给咱讲来。”

朱允熥也不再继续往下兜弯子,开口说着。

“其实在昨日和皇爷爷在宫外时,孙儿就在思考着这个办法,与其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允熥轻飘飘的一笔带过。

口中叙述着他的想法。

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那对流落到城门附近的“乞丐”给了熥儿灵感。

他立马给了朱允熥一个“咱懂了”的眼神。

百官们却更加好奇,一脸不解。

昨日陛下和三殿下一同出宫了?

他们并不知道此事。

不过。

想了想,又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当爷爷的带孙子出去玩不也正常吗。

但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陛下好像有什么在瞒着我们。

朱允炆也跟着神情大变。

什么?

皇爷爷昨日一天都在陪着老三。

凭什么?!

他心里越发郁闷了。

然而,可惜。

此时场上所有人的关注点,都不在他身上。

都在竖着耳朵听。

三皇孙后面补充的话。

殿上。

朱允熥侃侃而谈。

“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其实碰到的灾情也不算罕见,特别是昨夜孙儿一夜未睡,查阅了宫中许多旧载,发现……”

说到这。

他语气缓停了下,看了眼聆听着的百官们。

再次叹息着开口:“发现自洪武十九年起,朝廷仅治理黄河的次数就多达三四次,还是大规模的次数。”

“花费的白银数量也高达快两三百万,所征用的民夫更加是无法计算详细数值。”

“所以,皇爷爷,孙儿就在想,既然民夫是人,灾民也是人。为何不用灾民取代民夫呢?还可双管齐下,既解决了灾情,也帮助了地方工程。”

“特别是像这次的湖广水患,就是由当地的主流河道堵塞所引起的。”

听着朱允熥的发言。

所有人都默契的点头着。

对啊,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与其让民夫服徭役修工程。

不如让户部一次性到位,慢慢征用灾民去修建。

而灾民呢,他们所需甚少。

只需填饱肚子,有个安身之所就行。

还大大减少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三殿下…这个法子太妥当,太稳重了。

朱元璋听完,也是相当的满意。

尤其是当朱允熥说着自己一夜未睡,只为查阅资料时。

他心里触动了。

恍惚间。

朱元璋好像看到了这一幕。

有一个子孙后代,慢慢长大成人。

并且敢于站出来,为他排忧解难的画面。

在太子朱标夢后。

他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朱元璋眼眶不禁湿润。

但还是稳定情绪,沉声问道。

“赵勉,熥儿刚刚所说的数据,可曾属实?”

老爷子不是信不过孙儿。

只是事情重大。

他必须走一遍流程。

赵勉也快速想了下,回答道。

“回陛下,微臣如果没记错,三殿下方才所言,户部过去几年关于修建地方工程支出数目,应当是没错的。”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好,此次湖广水患灾民,就以熥儿的法子办吧。”

随后。

他就下旨让六部和地方官员相继配合赈灾。

安妥完这一大事情。

朱元璋一拍脑袋,像是回想到了什么。

下一刻。

他对着身旁站着的太监陈洪淡淡说道。

“拿出来,念。”

陈洪恭敬的走出,怀中掏出一张空白圣旨,抑扬顿挫道。

“陛下口谕:皇孙儿朱允熥,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仁孝皆备,很有咱标儿的风范,咱十分满意,特赐圣旨一张。”

“赏赐皇孙儿朱允熥便宜行事,享专事专办特权一次,以及京城府邸一套!”

宣布完毕。

陈洪再次回到原位站着。

朱元璋却不顾百官瞪大的眼睛,慢慢起身,迈下台阶。

走向同样表情也懵了的朱允熥面前。

把圣旨一卷,交给了朱允熥,缓缓说道。

“熥儿,咱说话算数,昨天说好给你一次便宜行事,就给你一次。”

“咱这次可是把皇帝的生杀大权都暂时交给你了。”

“这道旨意你想用来干什么,就干什么。”

“哪怕你想造反拿那个位置,咱也认了,今儿咱心情特别高兴,哈哈哈!”

说完,他就扬长大笑转身离开了大殿。

奉天殿内。

朱元璋走后。

所有人宛如水刚烧开一般,大肆沸腾!

全场瞠目结舌!

无比震撼。

朱允炆更是羡慕嫉妒的,全身不自觉抖动着,牙齿绷紧,用力喘着粗气。

嘴里不停小声嘟囔着。

“凭什么,凭什么?!”

“凭什么你这么偏心!!!”

“难道他是你亲孙子,我就不是吗?!!”

“为什么这么对我啊!!你都能允许他去造反!为什么就不能多看我几眼!!”

面目狰狞的朱允炆,此时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儒雅形象。

他甚至情不自禁的去较真一个问题。

老爷子你都能允许他造反。

怎么就不能多看看我呢,他朱允熥会的我也会啊!

本来朱允炆只是内心感觉到不公。

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但所谓。

说者可能无意,听者却有心。

就像站在他身后的两位老师齐泰,黄子澄。

听到这些话。

脸色猛然大变,纷纷上去劝阻道。

“二殿下,噤声!注意言语!”

“陛下今日只是宣布了一道特殊的旨意,还没有把皇太孙位置给他呢,三殿下莫要为此而癔症了。”

朱允炆情绪这才平定下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