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正午,阳光从窗外射入房间里,沐浴在阳光里的李浩轩顿觉浑身温暖,不由得伸了一个懒腰,坐在了床榻上。回想起大师兄玄胤道人所教修仙之法,李浩轩不由得心里产生了一些疑惑:大师兄和先生两人传授的运转灵力技巧完全不同,这是儒家功法和道家功法之间的差异吗?我应该两门功法一起修炼吗?一起修炼会不会产生冲突导致走火入魔?一时间,李浩轩想起此事便觉头疼不已,脸露纠结之色。一会儿后,李浩轩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李浩轩你怎么了?先生都说了你可以两门功法一起修炼,你难道不信先生?先生会害你不成?”想通此事后,李浩轩就不再纠结,开始在脑海中回想起先生当初教授他的两门功法的细节。
说来也奇怪,先生当初将两本功法内容化作金色文字引入李浩轩的脑海之中。即使几天过去了,李浩轩仍然牢记如初,没有半个字的纰漏,不得不让人感叹仙家法术的精妙。在体悟《太玄入道经》的练气期相关内容时,李浩轩发现此功法竟是由数万年前的古文字写成的。不仅如此,其内容也是晦涩难懂,字字珠玑,对修行者的悟性要求也是极高的。在体悟此功法的过程中,李浩轩头冒细汗,脸色阴晴不定,或喜或悲,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便过去了。
两个时辰后,李浩轩脸上露出侥幸的神色,心想:“还好当初在学堂时先生曾经教过我古文字,虽不能尽数识得,但大多数古文字我还是掌握了的。正好《太玄入道经》中的文字全属于我认识的那些古文字。”念及此,李浩轩不禁心中一紧,警告自己道:“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了!这次能识得古文字实属幸运,万一下次遇到未知的知识怎么办?以后得加紧学习,恶补修仙知识,万不能再存侥幸之念!”
不过,想到《太玄入道经》和《浩然正气决》中记载的种种神妙之处,李浩轩又不由得面露狂喜之色。原来,作为太玄皇道宗的天阶功法,即使是在练气期这种打基础的初级阶段,《太玄入道经》也表现出了远超其他功法的神妙之处。其可以使修炼者的灵力比同阶修仙者深厚许多。在练气初期,修炼《太玄入道经》的修仙者的灵力便能比同阶修仙者高出三成。在练气中期,便能高出五成。在练气后期,更是能高出七成。至于练气大圆满,便能高出九成,达到接近一倍于同阶修士的灵力。更逆天的是,在突破筑基期瓶颈时,修炼《太玄入道经》的修仙者还可以增加三成的突破概率。要知道一颗令无数修仙者趋之若鹜的一阶极品丹药筑基丹才只能增加两成的突破概率!由此观之,《太玄入道经》不愧为天下第一道门太玄皇道宗的天阶功法,真可谓逆天之极!
而作为全能型功法,其不仅对修炼者在灵力积累和突破瓶颈的概率上大有裨益,在斗法威能上的增益也颇为可观。其不仅附带了诸如火球术、金剑术、土盾术等一般功法都有的初级五行法术,还附带了《太玄寻灵决》中才有的太玄剑盾术、太玄控物术、太玄灵遁术三种特殊的秘术。更夸张的是,《太玄入道经》在练气期部分还附带了一个名为小五行术的小神通。
其实,法术、秘术、神通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首先是最常见的法术。在属性上,法术分为金、木、水、火、土、风、雷、冰、暗等九种属性。每一种属性都各有擅长之处,比如金系法术锐不可当,火系法术声势磅礴,土系法术不动如山等。在品阶上,法术分为初级法术、中级法术、高级法术,分别对应修士的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各品阶法术间的威力差距巨大,不可同日而语。在掌握程度上,法术可以分为咒语级、沉默级、大圆满级等三种级别。修士刚刚掌握法术时需要念动咒语才能激发法术威能。而当修士长期练习法术,提高熟练度后便能心中默念咒语而激发法术威能。而当修士彻底掌握该法术后,便能瞬间激发法术而不用念动咒语。
而在法术之外,还有秘术的存在。所谓秘术,就是指各修仙功法中附带的特殊法术。由于其威力远胜一般的法术,故被广大修仙者当作看家本领,绝不外传。同时,由于功法创造者是基于功法创造秘术的,故一般情况下如果不修炼该功法是没办法掌握该秘术的。至于神通,则是比秘术还特殊的存在。在修仙界的功法中,只要是品阶在玄阶以上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带的有秘术。而神通是只有少数的极品地阶功法及在其之上的天阶功法才附带的逆天法术。如果说秘术还只涉及天地灵气的层面,神通已经摸到了天地法则的门槛了。故金丹期真人能拥有一门神通都是极为难得的。哪怕是元婴期老祖都有不少对神通趋之若鹜。而小神通则是神通的简化版本,虽然威力相较于神通大大降低,但其门槛也从金丹期降低到筑基期甚至练气期,故仍然珍贵之极!
而相较于《太玄入道经》注重打好修炼基础,另一本天阶功法《浩然正气决》则注重培养一种名为浩然正气的势。《太玄入道经》通过特殊技巧引导天地灵气拓宽经脉,夯实丹田,使修炼者的灵力比一般的修士深厚得多。而《浩然正气决》恰恰相反,将灵气循环中多余的天地灵气散入修炼者的血肉之中,再以特殊技巧将这些灵力凝聚为无形的势。何谓势?其实用一句话概括便是一种特殊的无形的灵气表现形式。在世俗中,人们常说王侯将相不怒而自威,便是王侯将相由于常年手握大权,对普通人的生杀在其一念之间。故他们便产生了一种不怒而自威的势,使众黎庶黔首畏惧不已,难生抵抗之意。而儒道修仙门派由于与世俗非常亲近,故更能体会势之神妙之处。因此,上古有儒家圣人据此创出了以浩然正气作为势的天阶功法《浩然正气决》。
不同于《太玄入道经》在练气期的内容附带了诸多法术、秘术以及小神通,《浩然正气决》在练气期的内容非常简练,只提供了修炼者如何修炼浩然正气以及“迫”字决。而“迫”字决正是浩然正气最初级、最直接的运用方法。但令人咋舌的是,“迫”字决的用处神妙不已,竟然是以浩然正气为势从心理压迫敌人,使敌人未战便已心怯,作战起来畏手畏脚,实力凭空弱小不少。据《浩然正气决》中所言,在练气初期时便能使敌人实力弱小半成。后来每精进一个小境界便提高半成,到练气大圆满时便能使敌人实力弱小两成。在生死相斗时,哪怕是使敌人实力弱小半成都可能成为决出胜负的关键点,更别提两成了!《浩然正气决》不愧是儒门天阶功法,可谓逆天之极!
在了解这两门功法的厉害之处后,李浩轩更急不可耐地想立即修炼它们了。然而,在准备着手修炼之前,李浩轩心里又出现了一个疑问:大师兄嘱咐我每天在两个时辰的修炼时间里每个时辰尝试完成灵力循环一次,每天两次就可以了,不要急功近利。可是以前在村子里时,我便发现我每天都能修炼四个时辰,而承志却只能修炼两个时辰,大师兄似乎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问过先生这个问题,先生没有回答我反而打发我回家去了。按照大师兄的安排,我应该可以每天尝试进行四次灵力循环?那岂不是我的修炼效率会是普通五灵根修士的两倍?
李浩轩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答案。或许是身上藏着太多的秘密,李浩轩也不敢去询问师长这些问题,只能一咬牙下了决定,立刻着手开始修炼这两门功法。
很快,四个时辰过去了,只见李浩轩盘膝于床上,双手掐诀,脸露疲惫和痛苦之色,周身灵气则环绕其身边。突然,周身灵气四散,李浩轩双目一睁,苦笑一声,叹了口气道:“果然没那么简单!这还多亏先生在村子里时已经教导并且让我练习过很多次引气和灵气循环了,引气入体和灵气循环的前半段已经彻底没问题了。但是在灵气循环的后半段还是感觉步步为艰,难以彻底完成一轮完整的灵气循环。”不过,些许是想到些什么,李浩轩很快又自嘲道:“大师兄当初都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一轮灵力循环,就你这五灵根的资质,你还想半个月就完成灵力循环?能每天进行灵力循环四次并且在开始修炼前便积累不少经验已是幸事,哪还敢奢求更多?”
于是,李浩轩便沉下心来,仔细反思刚才灵气循环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再结合大师兄传授的经验加以理解和解决,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便过去了。在反思过程结束后,李浩轩颇感受益匪浅,便决定接下来的每天都会坚持对当天和昨天的问题进行反思,每隔半个星期还会进行一次大的总结。不知不觉间,倒也是养成一个好的修炼习惯。在下定决心后,李浩轩突感一阵巨大的困意涌来,便知今日由于接待大师兄以及领悟和修炼功法颇耗精神,身体和头脑已经疲惫不堪,便赶紧洗漱上床和被而眠。
次日清晨,李浩轩在起床洗漱完毕后便按照昨日之计划展开修炼。在修炼之余,李浩轩倒是颇费了一番功夫把住所好好洒扫了一番。一时间,庭院虽不至于一尘不染,干净整洁倒也是算的上了。接下来几天,都是如此。不知不觉间,两周的时间便过去了。
两周后,李浩轩盘膝于床上,虽眼神中透露出疲惫,表情却欣喜无比,两手更是手舞足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疯了。李浩轩自己也没想到,竟然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灵气循环,正式进入了练气一层。其实,这并不是他走了狗屎运,而是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首先,他早在山下时便在先生的引导下练习引气入体和灵气循环一段时间了。其次,相比于其他修士每天只能练习灵气循环两次,他每天都练习了四次,并且在练习完后还能总结错误和教训,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最后,大师兄当初不仅亲自给他展示过一次完整的灵气循环过程,还传授了不少经验给他。综上所述,他才能够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便能完成灵气循环,进入练气一层。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只花了一个星期便进入了练气一层,只是由于他同时修炼两门功法,耗费的时间增加了一倍,所以才花了半个月。不过这对他并不一定是啥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同时修炼两门功法会耗去两倍的时间,这对他这种本来修炼速度就慢的五灵根修士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不过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同时修炼两门功法,那便没有回头之路可言,因此李浩轩也只能更加努力的修炼下去。
因此,在稍微巩固下修为后,李浩轩便再次进入每日苦修的状态,直到半个月后大师兄的再次到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