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表读完。
整个大殿内外寂寂无声。
朱元璋勉强抑制住自己的怒火,对朱植嘿然道:“小子你的意思,你爹的大明,一无是处?你爹身为大明皇帝,也是一无是处?”
“并不是!”
朱植不敢再继续作死了。
最少是现在不敢。
“父皇本布衣,提剑荡平天下,残元苦害天下,父皇拯救亿万生民,驱逐胡虏,复汉家文明,收复燕云故地,功业当传千秋万代。只是各种国策,颇有值得商量,改进之处,儿臣一番苦心,请父皇鉴之。”
说罢,朱植赶紧俯首叩头。
得了,今天涮的分够多了。
见好就收吧!
要是再跳下去,不说自己的脑袋危险。
真把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
自己的罪过也大了。
朱植的话也是出于真心。
原本他也用了一些诡辩术。
各种数值,他是拿列朝强的来打脸大明,有一些大明强的,他有意没有列出来。
比如耕地数字,大明很快也到八亿亩以上。
粮食产量,万历年间的明朝数据力压诸朝,为华夏史上第一。
人均粮食产量,也是明朝第一,清朝的人均产量,加上玉米番薯都不如明朝人均,废物。
其实洪武年间,朱元璋做的是真不错了。
唯一的缺陷就是这一套制度,建立在老朱的绝对权威和执行力上,换一个皇帝就差强人意。更不要说后世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了。
就象朱棣,性格和能力最象老朱了。
但还是得信用太监,成立东厂,复锦衣卫,重用内阁。
不然朱棣也玩不转。
相信老朱雄才大略,能体悟到朱植的苦心……
也许……应该……能吧?
朱元璋的怒气,并没有因为朱植的话而稍减。
老头子现在已经不是气的朱植的不恭。
而是被朱植列出来的数据给气坏了。
老朱成为皇帝前,基本上算半文盲。
从贫民到小和尚,再到乞丐,然后从军,那时候大字不识几个。
是到了军中,逐渐有地位后,请了诸多儒臣教习文字,学史书,兵法,加上自己天资过人,到了洪武开国之后,朱元璋基本上能写能看了,不光字和文章写的不错,还能写诗,诗还很有灵慧,比一般的所谓诗人强的多。
战略兵法,政治智慧,这是天生的。
旧朝的典籍制度,从官制到食货志里的财务运转的细节,朱元璋不太了然。
他的制度,相当一部份是承袭了故元不合理的地方,加上一些自己的创新。
初衷是好的,结果不太好。
故元的政治智慧,又是野蛮的部落文明吸收了一部份汉文明的产物,先天不足,原本就不是什么好制度。
华夏从先秦到两汉是华夏的上古文明,然后南北朝后,隋唐到两宋又是中古文明,到了明清则是秦制皇权集权的末世,基本上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倒退。
这里头有很多原因,主要还是战乱造成的文明断层。
老朱白手起家,建制这一块有缺陷在所难免。
只是此前朱元璋的威严根本没有人敢触犯,况且基本上所有的臣子,包括皇子在内对朱元璋都充满敬服。
洪武年间,军事,政治,经济,民生,都是十足的盛世。
开国帝王做到朱元璋这种地步的,寥寥无几。
朱植,是第一个揭开面纱,直言不足的人。
朱元璋此前的骄傲与自满,瞬间被打击的千疮百孔。
事实上,要不是现在是洪武二十五年了,朱元璋的统治无可动摇,威望深入人心,大明的统治牢不可破,朱植都未必敢当众上这道奏表。
换了二十多年前,哪怕朱植是亲儿子,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和自身威望,怕是也得把这小子给宰了!
感觉到愤怒值还在嗖嗖的涨……
朱植也是很心虚的看向朱爸爸……
老头子看样子是真气着了?
这……
父子二人的视丝,恰好在此时撞上了。
朱元璋的目光中有愤怒,有警惕,有醒悟,也有疑惑。
极为复杂。
朱植就简单了,只有心虚。
“嘿。”
朱元璋冷笑一声,站立起身,拂袖道:“退朝!”
一场庆寿大朝会,就此结束。
看似虎头蛇尾。
其实惊心动魄。
不少在场的诸王,勋贵,群臣,内心都是无比震撼。
皇上您这就走了?
就算亲儿子,好歹打一顿啊?
更多的人,内心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朱植叩拜后起身时,也是感觉到无数道复杂难言的目光投射过来。
今天的朱植,绝对是涮足了关注点。
在此之前,他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在京师准备之国的藩王。
今天之后,怕是要名动天下了。
朱植现在对这些,还真的无所谓……
他的脸色还算镇定,但内心已经乐开了花。
好家伙,这一次涮出来的愤怒值超四万,转化为四万积分,够买多少好东西的?
现在的朱植,就是急着回府,赶紧把系统内能兑换的好东西,全部兑换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